中山大学文科什么专业好?

中山大学的文科主要集中在人文学院,有中文、历史、哲学、人类学四个系。其简介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系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系之一。65438-0924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建校之初,有中国文学系。1926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1928 65438+10月,文史系成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研究学术、发展文化为宗旨,成立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学四个学会。1935年春,文史学院(原语言历史学院)改组为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系和历史系,同年9月开始招收研究生。1939,中文系也叫中国文学系。抗日战争时期,中文系师生转战云南连江、石平、广东梅县,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办学。1946成立语言学系。1953院系调整,中文系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在教学和科研上与语言历史研究所、文学院、语言学系关系密切。1954,语言学系并入北大,本系部分教师转入中文系。1958中文系新增新闻专业,次年该专业并入暨南大学。1981中文系成立汉语培训中心,1992该中心并入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中文系只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文系人才济济,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在此任教。曾在本系任教的著名教授先后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程、顾颉刚、、、罗昌培、卢侃如、冯、王力、岑启祥,最近又有容庚、尚承祚、詹安泰、方小月、董美琪、王琦。这些著名学者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进取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写作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新闻出版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和高级秘书工作。

1994 12、我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2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高等教育司批准,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6月,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经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审,教育厅批准,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系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本科教学。比如,加强基础课教学投入,改革基础课体系;精心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建设一批省、校级重点课程。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学生扎实的中国文化基础;同时,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我系一直坚持倡导三风(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创造性学习),抓三篇(作文、古文、英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系长期实行本科教学“强化写作训练”和“全程导师制”计划,要求一年级学生写100篇作文,二年级学生写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学生写学术论文并参与教学实践,四年级学生写毕业论文。在学习期间,学生的写作和学习活动完全由导师指导。这个计划已经实施了很多年,相当有效。我系教学成果《加强写作训练,注重提高质量》获广东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搞好教学实践,培养综合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等广东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我们系有500多名本科生。近年来,研究生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逐年提高。目前研究生近4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0多人。

我们系有很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8人。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有8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以其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整齐的学术梯队,被公认为研究中国的重要基地中国歌剧史是该学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琦和董梅侃于20世纪50年代奠定,至今已成为民族歌剧研究的中心。近年来,以此为主体的《袁泉歌剧》(12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2001年获国家古籍整理一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学科还出版了一批古代戏曲、小说、诗歌方面的专著,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古诗词和诗词理论也是该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他们在文体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中国文字学学科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相关语言、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和汉语史的研究方向,包括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第三,现代汉语的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明显。本学科出版的著作如《金文编》、《长沙楚帛考据汇编》、《中年著名语言学家文选》、《汤余铭卷》等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致力于突破现当代文学的时间界限、国内外文学的界限、文学与文化的界限,具有创新意义。本学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1903——前夜的涌动》等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文艺学科包括文学理论与批评、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成果。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在方言学、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女性、性别和文化再生产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我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和岭南文学。这一学科在元明清戏剧、小说、诗歌的整理和研究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民俗学学科是与人类学系共建的博士点学科。该学科继承了中山大学民俗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为学科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本学科编撰出版的《中山大学民俗学文集》使国内外学术界重新审视了中国民俗学最早产生时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系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和香港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制度,与高雄中山大学中文系定期开展学术交流。

中山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4,是中山大学最早成立的系之一。傅斯年、顾颉刚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早期曾在该系任教。1952年与岭南大学历史系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历史系。陈寅恪、岑、梁、刘杰等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奠定了中山大学历史系的优良学术传统。

中山大学历史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该系学科门类较为齐全,设有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史教研室和世界近代史教研室,分别开设历史学基础课程。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山大学历史系设立了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史研究中心、敦煌学研究中心、明清经济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亚洲史研究中心、校史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其中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区、中国近代史、宗教文化史、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该系具有历史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设立的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中国社会经济史)、世界史、历史人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中国近代史系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作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历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该系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拥有藏书15万册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和多个学术小会议室。配备了100多台计算机,建成了连接教师、研究生和相关办公室使用的计算机的局域网,有专门的互联网服务器,通过校园网接入互联网。目前,一个数字化的历史研究文献中心正在建立。

我系与国内外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被邀请去讲课或从事研究。我们系的很多老师也被邀请到海外访问交流。来自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学者先后与我校教师开展了多项课题的合作研究。目前受聘为该系客座教授并为该系学生和研究生授课的知名学者包括东京大学的教授、牛津大学的柯大卫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朱红林教授。

中山大学哲学系概况

中山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24,是中山大学建校之初最早培养的院系之一。冯友兰、李达、武康、朱、、罗克庭、马才等著名学者都为她的成长倾注了心血和汗水。1952国家部门调整时取消了建制。1960,中山大学哲学系复课。杨、刘荣、、胡景昭、林明军、先后担任部门负责人。40年来,中山大学哲学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系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哲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可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等学科的博士、硕士,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两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我们部门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系明确提出“培养人类哲学精神的承担者和体现者”的目标;在本科阶段,形成了以“基础哲学”、“特殊哲学”、“领域哲学”、“应用哲学”为框架的新的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层面,实行“硕士、博士连续学习”制度,强调学术传承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我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专门聘请海外学者为本科生开设纯英语专业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巴利文、梵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课程,为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我系充分发挥国家哲学基地的辐射功能。在校外,积极关注中国现代化中的哲学问题,努力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各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点、决策管理的智库;在学校通过“读书-论文-选修-辅修-双学位”的方式,培养学校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哲学素养。10年以来,我系坚持平均每周举办一次哲学学术讲座,在校园内营造了非常浓厚的哲学氛围。几十年来,我系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一批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领军人才,被誉为“思想家、政治家、宣传家、企业家的摇篮”。目前,各系师生正秉承孙中山先生所吩咐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恒心”的校训,以及“敬德、求学”的系风,团结奋进,努力把中山大学哲学系打造成国内外著名的一流大学!

从65438年到0979年,开始筹备成立梁人类学系。他制定了专业计划,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和成立系的论证报告。经过多方努力,1981年春,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设立人类学系,本科开设民族学、考古学,研究生开设文化结构人类学。系主任为梁,副主任为荣冠希、李松生。1981秋季正式招生,各专业16人。1981年,梁被国家授予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从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成为中国唯一一所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层次教育的学校。1985新增文化人类学研究室。梁之后、冯家军、、苏建玲先后担任部门负责人,之后陈云朴担任代理部门负责人。1987教育部批准在原文物博物馆基础上建立“人类学博物馆”,1998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在英德建立“人类学系教学实习基地”。

2000年,周大明教授被任命为人类学系主任。这一阶段,人类学系对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加强了与朋友及相关单位的联系,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我部在对外交往中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在三个层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加强与省内地方部门的联系,如广东民族学研究所、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公安厅、广东药学院、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山大学法医系、深圳博物馆、中山博物馆等。其次是与国内众多科研机构的联系,如加强与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的联系,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保持学术对话。通过这些接触,提升了我系在国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再次,国际联系,我们依托教师个人交流的优势,以我系为实体,鼓励教师出国学习或访问。

人类学系积极组织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术地位。如:1999,19年2月,我系举办“庆祝荣冠魁教授从教50周年暨族群与族群关系学术研讨会”。2000年,我部与国家民委等单位合作,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中期会议。2001 65438年2月,“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暨中国人类学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我系为会议主要承办单位。2002年8月,我系举办了“庆祝黄树平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2004年6月5日至2月,我系召开了“河流与文明”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高校考古与文化科研教学交流会。2004年6月5日至2月,我部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城市考古学术研讨会”。2005年3月至7月,我系与历史系联合举办了“广州文博高级干部研修班”。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系坚持引进人才与在职学习并举。在引进人才时更加注重学校的来源,根据各个学校的学术优势,选择最优秀的有能力有潜力的研究人员。在学科建设方面,学科设置逐步完善。我系现已完成教学科研改革,新设人类学教研室、民族学教研室、考古学教研室、民俗学教研室四个教研室。我系招收人类学、考古学2个本科专业,有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文化人类学、民俗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科研方面,我系制定了“加强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学科发展”的科研战略。积极探索寻求科研项目的渠道,如积极申请国家、教育部和省市的科研项目,广泛争取横向项目。考古方面,积极联系国家文物局和重庆三峡文物办公室,获得研究课题。2005年9月,我部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协议,在广东建设田野考古研究基地。人类学方面,2004年,我系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共建“凌云县教研基地”。2005年9月,我们与贵州各级政府合作,在黔南三都县建立了“水书研究基地”,既解决了学生的野外实习问题,又拓展了教师的研究空间。我部还积极参与了世界银行的咨询工作,获得了一系列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课题。此外,还争取国外合作,如福特基金会、露丝基金会、哈佛燕京学社相关课题。

奖项: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系的老师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学术奖项。如刘文锁副教授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邓启耀教授获2001“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陈华副教授获得2001“中国数字教育高峰论坛”优秀奖;郑副教授2001获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获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周大明教授等人获中山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山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黄树平教授曾获2002年“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中山大学优秀教师奖”和“铜山奖”。刘教授获2002年“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贺国强教授2003年获香港中山大学高级学术研究中心20周年奖;2004年,周大明教授和马国庆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周大明教授等受到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十万工程”培训计划的资助。周大明教授获得2004年香山杰出中青年文科学者奖,200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年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我部已有7人获得“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资格。人类学系获200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奖一等奖(集体奖)。

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方面,2000年,依托人类学系,成立了“中国族群研究中心”和“岭南考古研究中心”。2001我系与中文系合作成立了“民俗学研究中心”和“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2002年,结构人类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我系未来五年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一是引进国内一流人才,加强前沿课题研究,发挥本学科易于与国际直接对话的优势,把握学科发展新趋势,在中国全球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研究、本土知识与现代生态产业研究、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方面产生具有国际融合性的成果;二是建立历史人类学重点学术研究基地,设计跨学科课题,多渠道申请研究经费,依托基地集聚人才,在港澳考古、珠江流域文明起源、近代民族与地方经济、民俗文物、东南亚大通道、民族与宗教问题、边缘人与极端信仰等领域产生一批开创性学术成果。2004年8月,我系、历史系、中文系开始筹建“985工程——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自人类学系重新开放以来(截至2006年4月),共有33名教员。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党政管理人员6名(含流动人员),其中教师1名,兼任行政事务。有3名合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