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竞赛问答

2012初中生物竞赛复赛试卷

小时:100分钟,满分:12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包含三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10页;其中7、8、9、10页为答题卡,考生只交答题卡。

1.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案栏填写第7页的答案代码,每个

小问题1,***30。

1.生活在低纬度和炎热气候的企鹅比生活在高纬度和寒冷地区的企鹅体型小,有利于散热。这个事实的具体例子是什么?

①适应性②应激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以下现象是生物体主要表现出对温度适应性的例子。

陆生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很长。

B.沙漠鼠有冬眠、打洞、昼伏夜出的行为。

C.金鱼藻等沉水植物表皮细胞外无角质层,叶绿体大而多。

D.植根于海底的巨藻通常只能出现在大陆海岸附近。

3.下面的应用实例是错误的,必须采用生物技术。

A.制作酸奶-发酵技术b .培育无病毒植物-无土栽培技术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d .培育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4.北京奥运会后,意大利自行车运动员雷贝林被发现服用了新的兴奋剂CERA,因此被取消比赛资格。这种新型兴奋剂能不断促进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从而大大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服用CERA后,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的携氧能力变化曲线应为

A B C D

5.为了探索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人挑选了几颗绿豆种子,平均分成四组,然后放在同一个环境中。

它们的培养方式如下:①组:常温+湿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壤;③常温+组

干燥的土壤;④组:常温+潮湿土壤+隔绝空气。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①和②可以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②和③可以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②和④可以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6.生物形态结构总是适应生长环境。在某一地区,春季气温低而潮湿,夏季气温高而干燥。

有一种植物,春夏叶型不同,其叶型数据如下。下面的推论是正确的

投影表面积(mm2)和表皮厚度(?m)

一叶292 14

b叶144 24

A.a叶子在春天生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B.b叶在春季生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C.叶子在夏天生长,减少了蒸腾作用。

D.叶子在夏天生长,以增强蒸腾作用。

7.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说法是正确的。

A.温度控制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条件之一。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由酵母完成;d、豆腐煮熟后立即加入菌种。

8.右图是一个科研组在研究一种植物的吸水速率和蒸腾速率。

比率相关时绘制的图形,图形中的两条曲线代表一天。

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

这个过程,请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图中的c点表示蒸腾速率等于a时刻的吸水率。

B.在图中从A到B期间,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时蒸腾速率可能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时蒸腾速率可能低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始终低于蒸腾速率。

9.小明的苹果树枝繁叶茂,但形成芽后就脱落了。根据小明所学的生物知识,

苹果树及时施用适量化肥后,落蕾现象不再出现,很快就开花了。请

问小明化肥是什么?

A.氮肥b .磷肥c .钾肥d .氮肥和钾肥

10.在某一时刻,测定一个器官的动脉血和静脉血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它们的相对值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该器官

A.肺b .脑c .肌肉d .小肠

1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我们应该预防艾滋病。

在我国流行,你认为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A.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 .除四害,注意卫生。

12.有人腰椎受伤,导致右下肢运动障碍,但他感觉到了。病人受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中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受体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13.用A型和B型血清测定18人的血型,发现7人与A型血清有凝集反应。

9个人用B型血清凝集,5个人两种血清都凝集,其余不凝集。

设置,则A型、B型、AB型和O型各为一个。

具体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4.“胼胝”可以在人的皮肤上形成。冻伤和冬天生成的含有黑色素的细胞交替出现。

①表皮②真皮③角质层④粘液层。

A.②③④ B.③④① C.④②③ D.③②④

15.以下说法,与肤色没有直接关系。

一种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从而导致皮肤呈现黄色。

B.真皮毛细血管丰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高,皮肤就会红润。

C.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皮肤中的黑色素增多,使皮肤呈深褐色。

D.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皮肤呈白化病态。

16.下列不属于盆腔的器官是

A.肾脏b .膀胱

C.直肠

D.子宫

17.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人体内的两腔指的是胸腔和腹腔b .上皮组织是人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

C.只有1个小孔穿过隔膜。人体中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红细胞。

18.右图是人体午餐后血糖的变化和血液中两种激素的浓度。

图中的曲线a、b和c分别代表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血糖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19.下列属于器官

A.茎的形成层马铃薯块茎草履虫老鼠

20.“十月怀胎,一次分娩”,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铭记母亲的恩情。从母亲身上获得的胎儿

获取营养的方式是

A.脐带→胎盘→母亲→胎儿b .胎盘→脐带→母亲→胎儿

C.母亲→胎盘→脐带→胎儿d .母亲→脐带→胎盘→胎儿

21.已知女性乳腺细胞中DNA的含量为R,那么她的卵细胞和坐骨神经细胞中DNA的含量为R。

数量分别为

A.R/2 R B . R . R . C . R/2 0d . 2r 0

22.同一个草原,兔子吃草长兔肉,马吃草长马肉。根本原因是

A.兔子和马的新陈代谢是不同的。b .兔和马的消化吸收功能明显不同。

C.兔子和马的细胞在大小和形状上是不同的。兔子和马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同的。

23.鸽子和青蛙从25℃移到5℃时,耗氧量会有什么变化?

A.两只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了。b .青蛙耗氧量增加,鸽子耗氧量减少。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而鸽子的耗氧量增加。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了。

24.北京培育优质白菜品种,最大的叶球只有3.5kg,但是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的原因

大,日照时间长,叶球重约7公斤,但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只有3.5公斤。从

从白菜的引种过程可以看出

A.卷心菜是遗传的,但不是可变的。b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C.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 .甘蓝鳞茎的大小只由环境决定。

25.下图是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不符合达尔文的进步。

观点是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抵抗力逐渐增强。

B.杀虫剂使害虫变异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以知道害虫种群中存在抗药性个体。

26.以aa基因组水富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Aa基因组水富桃砧木上。

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变成Aa的概率是

A.25% B.50% C.75% D.100%

27.医生给低血糖患者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A.供给全面的营养b .供给能量c .维持细胞液的浓度d .供给水分

28.下列人类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b .造血干细胞c .胰腺细胞d .肌肉细胞

29.恐龙的灭绝一直是个谜。一些科学家认为是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以下证据表明

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墨西哥发现6500万年前的陨石坑。恐龙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灭绝了。

C.恐龙化石往往比较集中。d .恐龙数量减少的时期,气候寒冷干燥。

30.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A.白鹤跳舞求爱。b .蜜蜂的摇尾巴舞告诉同伴蜜源在哪里。

C.鱿鱼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墨水。昆虫分泌信息素来引诱异性。

2.多项选择题:以下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第7页的答案栏中填写答案代码。少选、多选或选错,都不计分。每题2分***40分。

31.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和生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下变化不会发生。

A.种子的胚根伸长并突破种皮b .种子的温度明显升高。

C.与发芽前相比,呼吸作用明显增强。d .种子中有机质的总质量明显增加。

32.在互利、寄生、竞争和捕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两种互利的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存。

B.寄生虫属于异养生物,其宿主也属于异养生物。

C.竞争是种间斗争的常见形式d .捕食是指动物之间的关系。

33.根据右边的分析,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如果用Y表示有机质含量,则a → b → c可以表示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幼苗长出绿色子叶再到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内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B.如果Y代表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那么a → b → c可以代表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如果Y代表人体内的胰岛素含量,那么a → b → c可以代表健康人吃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

d如果y代表一个粮库中种子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那么b点的种子储存效果比c点好。

34.根据生态学知识,雷鸟的羽毛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从白色(冬天)变成灰褐色(夏天)。

判断,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两种毛色中较细的是白b,雷鸟的羽毛不断交叉,不能作为保护色。

C.导致羽毛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d .羽毛变化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适应。

35.原产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入中国,在中国疯狂生长,占领了国王的土地,成为中国的西南地区。

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中国泛滥的原因如下

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离开原产国后,失去了天敌的控制。

C.离开原产国后,就失去了与之竞争的物种的限制。

D.离开原籍国后,发生了基因突变,变得特别强烈。

36.黄瓜的花是单性的(即一朵花只有雄蕊或雌蕊),所以黄瓜植株上的花大多不会结果。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给它们授粉。

B.黄瓜不是绿色开花植物,不能结果。

C.因为植物的养分供应有限,所以只有少数花结出果实。

d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能结果的是雄花。

37.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准确快速的调整;b、通过体液运输调节器。

C.调节剂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 .监管范围广。

38.在人体内与咽腔直接相连的有

A.食道b .咽鼓管c .口腔d .气管

39.剧烈运动时,运动员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反映在皮肤上有什么功能?

A.保护b .调节体温c .排泄出来感受外界刺激

40.正常的胰腺静脉血含有下列哪种物质?

A.氧气b .血小板c .胰岛素d .胰岛素

41.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A.A型血输给A型病人B .乙肝病毒疫苗接种给健康人。

C.自体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被移植到烧伤病人脸上的腿部皮肤上。

42.在眼球的结构中,具有折射功能的是

A.角膜b .玻璃体

C.虹膜

D.镜头

从你的生物学知识来看,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

A.如果一个学生在透明纸上写一个“B”,他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的应该是“P”。

B.生产实践中辣椒草的扦插、嫁接、叶片繁殖和豌豆的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

c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D.人体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44.中国科学家钱永健等人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将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被植入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复制后,研究人员可以跟踪和监控肿胀情况。

肿瘤细胞的生长。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老鼠可以在特殊的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的皮肤。

大脑和肺部发出绿色荧光。关于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生物体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b .绿色荧光蛋白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小鼠的细胞内基因数量非常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这项技术

A.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b,可以减少季节的影响,加快繁殖。

母本的一些性状可以有目的地改变。

D.植物组织培养的生殖类型属于无性生殖。

46.下面的说法是符合生物学原理的。

A.白酒酿造过程中使用了霉菌、乳酸菌和酵母等微生物。

b乳酸菌发酵过程中可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c .干法储存食物的原理是降低食物中的水分含量。

D.呼吸抑制是储存新鲜食物的基本原理。

47.2065438+2002年2月,福建归真堂网上爆发“活熊取胆”事件。你认为这种活熊取胆术?

果汁对黑熊的影响是

A.导致黑熊肠肝循环胆汁不足b .导致黑熊内分泌失调。

C.导致黑熊胆囊感染和肝脏感染。引起熊胆汁出口的炎症和溃疡。

48.创造新生物品种的方法是

A.转基因技术b .克隆技术

C.植物组织培养d .杂交育种

49.2009年7月,FINA宣布从2010开始全面禁止“鲨鱼皮泳衣”。鲨鱼皮泳衣的核心

这项技术是模仿鲨鱼的皮肤。鲨鱼皮肤表面粗糙的V型皱纹可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据

开发的泳衣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穿着“鲨鱼皮泳衣”的游泳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体温基本不变。

B.“鲨鱼皮泳衣”是模仿鲨鱼皮结构制成的。

C.“鲨鱼皮泳衣”可以为游泳者提供能量。

D.鲨鱼皮肤表面粗糙的V形皱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C.帮助植物授粉和传播种子d .它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12初中生物竞赛复赛答题卡

考生注意: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二,51525,3545556总经销商,复合经销商。

一、选择题的评分者

问题号1234567891012131415438+05回答问题号161765438。

二、审稿人打分的选择题

问题31323334353637383940回答问题41424344547484950回答问题。

3.简答题:包括6道小题,带***50分。

51.(6分)浮游植物(主要是硅藻等。)在温带的淡水湖中每年都能看到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是浮游植物的密度与全年无机营养盐、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关系。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请分析浮游植物出现两次密度高峰的原因。

(2)为什么秋季的峰值密度比春季低?

(3)如果某年春末夏初湖泊受到氮磷轻度污染,导致湖泊无机营养盐发生变化(如右图),请画出该年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曲线。

52.(8分)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摄入的营养素中,不作为能量来源的是等。

(2)小肠中适合其吸收功能的结构特征是()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②小肠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表面有微绒毛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

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3)三种酶,A、B和C,取自人的消化道。已知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和7.0。在合适的条件下,将三种酶溶液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A所示;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B所示;将三种酶溶液分别与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c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A、B、C三种酶分别为;

②分别分泌A酶和C酶。

53.(12分)某农业研究所为了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温室里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封闭温室(恒温)内空气中CO2(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如图A所示,则:

①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就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

经过一天一夜,温室内的植物有机质含量会降低。(根据图表填写“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

(2)图B中的曲线表示一定光强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则:

①如果光强降低,曲线中的A点将移动到。

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图B中纵坐标的含义改为二氧化碳的吸收率。请在上一页右侧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

54.(8分)蚕结茧时不吃不动。一般它们会结出粗细均匀的茧,但有时也会结出粗细不均的“瘦头茧”,影响蚕茧的出丝量。为了找到“薄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重复进行。实验分三组,三组光处理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瘦头茧”比例统计

分组加工实验记录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有明亮但不均匀的光,而均匀的光是暗而均匀的。实验一(5月)15.48% 7.5% 4.92%实验二(9月)17.17% 8.85% 4.50%总平均发病率为65438+。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发育的阶段,具有这一阶段的昆虫的发育称为变态。

(2)本组的假设是。

(3)本实验中,除了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和实验时间外,其他实验条件应控制一致。请说出其中一个。

(4)根据这个实验,如何降低“瘦头茧”的发生率?。

55.(8分)用水蚤做水温变化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请回答:

实验(1)表明,大多数水蚤的最适温度为。

(2)部分水蚤能生活在200℃的环境中,部分水蚤能生活在280℃的环境中,说明水蚤个体间存在个体差异,从而反映了生物的普遍变异。

(3)在实验中,水蚤能在200℃或280℃的环境中生存,它们都是适应性个体。所以温度的变化对水蚤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有方向性的。

(4)生活在200℃环境中的水蚤如果移入280℃环境中就会死亡;同样,生活在280℃环境中的水蚤,如果被移入200℃环境中也会导致死亡。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缺少生物体,就会被环境淘汰。所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56.(8分)破坏青蛙的大脑,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切开脊柱,剥离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括一个脊神经背根和一个腹根,如下图所示)。电刺激背根和腹根可引起蛙同侧后肢的运动反应。已知背根含有传入神经,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和腹根汇入脊神经。

请根据上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可选)并预测实验结果,以验证背根分别具有传入功能和前根具有传出功能。

实验步骤1:

预期结果:

实验步骤2:

预期结果:

2012初中生物竞赛复赛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选择题:65438+每小题0分,***30分。

问题12345678910113141415回答CBBBAAADBAAABDA问题161765438+

二、选择题:少选、多选或选错都得不到分,每小题2分,* * 40分。

问题31323334353637383940回答BDBDADACDABCCDBDABCBCABD问题414243445447484950回答ABABDCDBCABDCDACDADABDACD。

3.简答题:包括6个小问题,***50分。

51.(每个空格2分,***6分)(1)春秋两季温度和光照适宜,无机营养盐充足,浮游植物产生两个密度高峰。

(2)由于秋季无机养分的积累少于春季

(3)绘制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52.(每格2分,***8分)(1)水、无机盐、维生素。

(2))答

(3)①胃蛋白酶、肠肽酶和唾液淀粉酶

②胃腺和唾液腺

53.(每格2分,***12分)(1)①B、DD2使E点的CO2含量增加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

(2)①左下(回答下来也可以得分)

(2)如右图所示(2分)(曲线的趋势是正确的)

54.(每个空间2点,***8点)(1)蛹

(2)光的亮度和均匀性对“瘦头茧”的发生有影响

(3)温度(湿度、同量食物等。)(4)蚕茧是在黑暗均匀的环境中饲养的。

55.(每个空格2分,***8分)(1)250C

(2)无定向(多向)(3)选择(4)适应环境的变化。

56.(8分)实验步骤1:在背根中央切开(或用麻药阻滞)(1分),分别电刺激背根至中段和外周段(1分,只给出其中一个,不给出),观察蛙后肢是否有运动反应。预期结果:背根向中间移动的青蛙后肢会有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无反应(1),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1)。

实验第二步:在腹根中央(1分)切开(或用麻药阻滞),分别电刺激腹根至中段和外周段(1分,仅其中一段不予分),观察蛙后肢是否有运动反应。预期结果:前根对电刺激至中段无反应(1),但前根外周段蛙的后腿会对电刺激有反应,说明前根具有传出功能(1)。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