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答题的思考

首先,审题。

审题准确是答对的前提。尽管有许多类型的主题

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审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三步:

首先,分析一下试题的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主语、答语、提语四个部分。

指示性语言和限制性语言。比如:“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在这个问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语,“历史作用”是答案,“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词,“评论”是提示。

主语也叫“中枢语”。一般位于试题中间,由专门的历史名词组成(材料题的主要语言通常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它告诉考生试题针对的是哪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这是问题的主题,也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他所有组成部分都围绕着它。只有正确理解头语的内涵,才能把握考试的大方向。否则无法准确审题。找到主要的单词应该是考试的起点。

答题语言是要回答的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末尾。它指定了应该回答什么。这是考试的最终目的。找到正确的答案,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重点,收集材料,整理答案就有了目标。检查答案是考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往往出现在试题的前面(在个别试题的提示组合在一起的答题语言中)。指定如何回答,即如何解决问题。常用的词有:“陈述”、“评论”、“理论”、“比较”、“解释”等。这些词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并提示我们去处理。抓住准确的提示,就能确定答案的基本结构和试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限定词是对主体语言、回答语言和提示语言的范围、程度和角度的限制。回答的范围基本在主语言、回答语言、提示语言前面(个别问题的限定词整合到主语言中)。如“简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问题中带项目符号的单词是限定词。其中,“简短”是提示语在程度上的限制,“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主语在时间范围上的限制,“主政”是答语在程度和角度上的限制。准确理解限定词可以省去很多无用功,从而保证非常宝贵的考试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可以减轻阅卷老师的工作量,避免惹恼老师。

当然,近几年高考的提问方式普遍没那么直白了。有的是问题。有些人虽然只问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比如1998年高考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胜利后,英属北美13殖民地建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次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题目中的主词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胜利后,英属北美的13殖民地建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答案是“为什么”,提示是“解释”,限定词是“从两次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虽然这些成分的分布并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只要稍微深入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如果你问的问题比较多,就需要把它们的主要词汇、答案、提示、限定词一一找出来。把一个问题想成几个需要分别回答的问题。

第二,推敲关键词。

了解试题的结构,找出试题的四个组成部分,只是为准确审题创造了便利条件。理解了以上四个部分的内涵,也算是明确了题目的要求。主干、回答、提示、限定词都是由几个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否正确理解以上成分,取决于我们对这些词的理解,尤其是关键词。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是考试的基础,而推敲关键词就成了考试过程中决定性的一步。

审题最容易出错的是限定词。对构成限定词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了考生能否按照命题人所界定的范围来答题。如果问题“小”,就会导致回答不完整。考试“大”的话,会做很多无用功,浪费很多宝贵的考试时间,还会冲淡题的主题,影响考试的分数。因此,我们应该在考试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

在一个有多个问题的问题中,考察每个问题的主要词汇并不容易。每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主要词汇多为代词,如“气”、“这个”等。这些代词的意义是由前面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决定的,有些句子往往相当复杂。在审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无法正确理解这些代词的含义。这样难免答非所问,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分数。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

要想真正准确地解决问题,按照试题要求回答问题和答案,仅仅通过明确题型结构、把握关键词含义和字面理解试题是不可能完全符合要求的。只有认清命题人的意图,才能真正做到审题“到位”。考生搞清楚了,命题人要考察哪些能力、基础知识和政治思想认识。可以根据命题人的意图和命题人的思路来回答问题。这样,考生对问题的回答就会尽可能接近试题的“参考答案”。

第二,找到所有的材料

“审题”之后,考生的思维要立即转向答题所需材料的收集。找到所有的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找到所有的材料,才能保证答题时不漏掉要点。换句话说,不是漏分。由此得出结论,答题所需材料是否齐全,将决定该题的最终得分。

“材料”包括两部分,一是与题目相关的基本史实,二是回答问题所需的基本历史理论和认识。“收藏”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银行”里搜索。

素材的收集要“全面”,与题目相关的都不要遗漏。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时间紧和内容多的矛盾,做到“简洁”,找材料只能是勾勒和框架。

第三,理清思路

思路清晰是规范答题的必要条件。

1.明确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

完成以上两步后,考生的主要精力应立即转向答案的整体策划。我应该先回答什么?后面回答什么?到什么程度?相关点怎么结合?等一下。在此基础上,再次仔细推敲试题要求,然后从之前选取的材料中选取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部分,形成答题要点。

2.研究试题分数分布,确定答题重点。一般情况下,分数较高的问题当然是回答的重点。

3.明确没有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题的答案,突破难点。这些问题虽然很难把握,但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经验”等等。我们来讨论一下回答这类问题的大致思路。

(1)“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都要搞清楚历史的承担者——题目中提到的历史现象所涉及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逐一分析他们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他们的政治经济要求,他们与题目所涉及的事物的关系。由此,不难发现它们在题目中所提到的历史现象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它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2“评价”。总的来说,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

消极的一面,要从“害”、“限”、“不足”等角度去思考。

积极的方面,往往被称为“意义”。往往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来回答:一、用简洁的语言(通常是一句话)概括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其次,指出所考察的历史现象的直接的、近期的、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被考察的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3)“体验”(灵感、启迪、反映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这类题目,考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很多同学在考试中,干脆放弃这些题目。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题目中现象所反映的规律性和本质结论。二、题目中现象所反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第三,问题中提到的现象验证了现有政策的正确性或者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们可以从问题中的现象吸取什么教训?第五,学习了相应的经验教训后,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就不难得到“体验”问题的答案了。另外,这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泛。这种“难题”其实可以成为一个容易得分的题目。

4.打破思维定势,严格按照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介绍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改变教科书和社会造成的思维模式,是高考考查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历史,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命题方式。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高考题以能力为基础的特点,往往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同时,都是比较难的,容易让考生丢分。比如1995高考第38题第3、4题问:“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些问题?”"现代西欧和中国对指南针的不同使用说明了什么?"答案是:“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但是,很多考生基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中国勤劳人民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骄傲”的思维定势,无法客观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状况,对封建制度下科技被视为“奇技淫巧”的现象视而不见。这样一来,他们的思维方向与试题的要求截然相反,自然不可能拿高分。

所以,考生在确定解题思路时,一定不要复习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也不要机械地照搬课本上相关内容的表述。要坚定地遵循考试的结果,果断地从教材的相应内容中提取一些与试题相关的信息,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有效排除思维模式的干扰,保证考试的结果能够转化为正确的答题思路。

5.准备提纲。

一般认为,编写大纲是保证答案完整、有序、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考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很多考生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省略这一步。这主要是因为考试时间紧和试卷多的矛盾。综合利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提纲一定要列,但一定要简洁。

大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明确列出了* * * *的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又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几个重点,每个重点用了哪些关键词。第二,设计试卷上答案的布局,安排好每道题、每一关在试卷上的位置,为下一次标准化答案打下基础。

大纲里的单词不容易太多,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第四,规范回答

规范的答案是回答好问题的最终保证。

1.回答格式的规范。答题要严格对应提问方式,采用历史教学常用的格式,做到“段、点、序号”,才能层次分明。这样组织出来的答案可以和历史阅卷老师的总体思路保持一致,为老师顺利阅读和评判试题创造了便利条件。以规范的格式答题,可以有效减轻阅卷老师的负担。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考生创造了更多的得分机会。

2.语言规范。组织回答一定要注意历史语言的运用。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想法。同时也能充分展现考生的历史功底,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写作规范。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体规范和用字规范。答案一般要用楷书写。虽然字体对艺术水平要求不高,但一定要清晰工整。答题卡用字也要注意规范,不能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更不能自己造字。第二,版面规范。答题卡要尽可能按照编大纲时设计的版面来写,容易让考生写出占试卷剩余空间五分之四左右的答案。做到以上两点,考生的答案就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样就可以保证考生所写答案的所有重点不会因为识别不清(或者因为书写混乱,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找不到要求的重点)而转化为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