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1500化学题
1.习惯术语
(1)分子组成中有多少碳原子就叫烷烃:组成中有四个碳原子的烷烃叫丁烷;含有十八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十八烷。
(2)在烷烃之前添加正常的、不同的和新的有区别的异构体。不分枝的叫“正”;第二个碳原子上的甲基分支称为“杂环”;在第二个碳上有两个甲基分支称为“新”。例:戊烷有三种: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CH3-CH2-CH2-CH2-CH3
这三种戊烷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在分子式相同的烷烃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2.系统命名法
(1)选择主链,确定矩阵。
即碳原子数最多的链为主链,有几个碳原子的主链称为一种烷烃。
在分子结构中,两条主链的碳原子数相同,但不同的主链会有不同的支链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选择主链的原则上增加了一个补充原则。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多的为主链。
(2)选择起点,固定支撑位置;
即选择主链靠近分支的一端作为起点,按照1,2,3进行编号...以确定分支的位置。
(3)基数相同,应合并;基地不同,简第一:
示例1。命名为:2,2,3,4-四甲基戊烷。
例2。命名为:4-甲基-3-乙基庚烷。
注意:
1.阿拉伯数字用逗号分隔,汉字用短线分隔。
2.支链与主链两端距离相等时,要求以取代基个数和小端为起点。例如,例1的名称不是2,3,4,4-四甲基戊烷。
3.应该正确应用系统命名方法。在1位没有发现甲基(-CH3),在2位没有发现乙基(-CH2-CH3) 3,在3位没有发现丙基(-CH2-CH2-CH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规律是(以烷烃为例):
1,选择主链,调用一个烷烃(注意最长原则和最分枝原则)
2.选择起点(最近原则:离分支最近),数(最小原则:次于分支,最小),确定分支(最简单原则:分支最简单)。
3.书写规则:分支名前,主名和分支名相同。如果分支名称不同,首先简化它们。
这里最左边和最上面的应该算是一个链,1中最长的原理。
另一个链接在左下角第四个碳上。
名称:4-甲基十二烷4-甲基十二烷
选择最长的链作为主链。如果有其他组,选择有它的组。最近分支的C开始编号。分支中有多少个C是碱基?下一个是
5,6-甲基,癸烷烷烃是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状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达到最大,其通式为CnH2n+2。分子中的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的。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在烷烃中,每个碳原子都是四价的,并且采用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四个碳原子或氢原子形成牢固的σ键。具有1、2、3和4个碳的碳原子分别称为伯碳、仲碳、叔碳和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
为了使键的排斥力最小化,连接在同一个碳上的四个原子形成一个四面体。甲烷是标准的正四面体,键角为109° 28′(精确值:arccos(-1/3))。
理论上,所有的烷烃都可以稳定存在,因为它们的结构稳定。但自然界中的烷烃最多不超过50个碳,甲烷是最丰富的烷烃。
因为烷烃中的碳原子可以按照规律任意排列,所以烷烃的结构可以写成无数种方式。直链烷烃是最基本的结构,理论上这个链可以无限延伸。有可能在直链上产生支链,这无疑增加了烷烃的种类。所以从四个碳的烷烃出发,同一个烷烃的分子式可以表示多个结构,这叫异构。随着碳数的增加,异构体的数量会迅速增加。
烷烃也可能经历光学异构化。当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的四个基团不同时,这个碳就叫做手性碳,这种物质具有旋光性。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下的部分称为烷基,一般用R-表示。所以烷烃也可以用通式RH来表示。
烷烃最初是用习惯的命名法命名的。然而,这种命名法很难用于含更多碳和异构体的烷烃。于是有人提出衍生物命名法,把所有烷烃都看成甲烷的衍生物。例如,异丁烷被称为2-二甲基丙烷。
目前的命名方法采用IUPAC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如下:
找出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根据其碳数给主链命名。前十个碳链由天杆(A,B,C...),而当碳数大于十时,则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数:1,2,3...(取代基位置数越小越好)。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和中文数字之间用-。
当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目最小和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所有取代基按甲基、乙基和丙基的顺序列出。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加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取代基前用位置分开并列。
异辛烷的结构式(2,2,4-三甲基戊烷)。异辛烷是汽油抗爆性的一个标准,辛烷值定为100。对于一些简单或常用的烷烃,常用俗名。比如,习惯上在直链烷烃的名称前加“正”字,但系统名称中没有这个字。在主链的2位上有一个甲基的称为“杂”,在2位上有两个甲基的称为“新”。虽然这只适用于同分异构体很少的丁烷和戊烷,但出于习惯一直保存着,甚至连不应该叫“异”的2,2,4-三甲基戊烷也被冠以“异辛烷”的名称。
物理性质
烷烃的密度比水大吗?2你怎么了?这药怎么了?你抗跌到1吗?国际?∮?%(甲烷到丁烷)是气态,5-17(戊烷到十七烷)是液态,18以上的碳(十八烷)是固态。
化学性质
烷烃的性质非常稳定,因为C-H键和C-C双键相对稳定,不易断裂。除了以下三个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
氧化反应
R + O2 → CO2 + H2O
所有烷烃都能燃烧,反应放出大量热量。烷烃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H2O。如果O2量不足,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
以甲烷为例:
CH4 + 2 O2 → CO2 + 2 H2O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
CH4 + 3/2 O2 → CO + 2 H2O
CH4 + O2 → C + 2 H2O
高分子量的烷烃往往不能完全燃烧。它们燃烧时会产生黑烟,也就是炭黑。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如此。
卤化
R + X2 → RX + HX
因为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都无法进行。烷烃的卤化是自由基取代反应,初始反应需要光能产生自由基。
以下是甲烷卤化的步骤。这种高放热反应会导致爆炸。
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自由基。
Cl2 → Cl* / *Cl
链增长阶段:从甲烷中分离出一个H原子;CH3Cl开始形成。
CH4+Cl* → CH3++HCl(慢)
CH3+ + Cl2 → CH3Cl + Cl*
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组。
Cl*和Cl*,或
R*和Cl*或
CH3*和CH3*。
裂化反应
裂解反应是在高温、高压或催化剂存在下,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裂解反应属于消除反应,所以烷烃裂解总会产生烯烃。例如十六烷(C16H34)可以裂解得到辛烷和辛烯(C8H18)。
因为每个键所处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概率也不同。让我们以丁烷的裂解为例来讨论这一点:
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
在此过程中,CH3-CH2键断裂,概率为48%。
CH3-CH2-CH2-CH3→CH3-CH3+CH2 = CH2
在此过程中CH2-CH2键断裂的可能性为38%。
CH3-CH2-CH2-CH3→CH2 = CH-CH2-CH3+H2
过程中C-H键断裂的可能性为14%。
在裂解反应中,不同的条件可以触发不同的机理,但反应过程是相似的。热分解时产生碳自由基,催化裂解时产生碳阳离子和氢阴离子。这些极不稳定的中间体通过重排、断键和氢转移形成稳定的小分子碳氢化合物。
在工业上,深度裂解叫裂解,裂解的产物都是气体,叫裂解气。
由于烷烃的制备成本高(通常烯烃用于催化加氢),工业上不制备烷烃,而是直接从石油中提取?s发消息了?追灰[5]?从γ-怨念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意义?哎?小马?瘦?
烷烃的主要功能是制造燃料。天然气和沼气(主要是甲烷)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通过石油分馏获得的各种馏分适用于各种发动机:
c 1 ~ C4(40℃以下馏分)为液化石油气,可用作燃料;
C5 ~ c 11(40 ~ 200℃馏分)为汽油,可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C9 ~ c 18(150 ~ 250℃馏分)为煤油,可用作燃料;
c 14 ~ C20(200 ~ 350℃馏分)为柴油,可用作燃料;
C20以上的馏分为重油,减压蒸馏后可得到润滑油、沥青等物质。
此外,近年来烷烃裂解制烯烃反应已成为生产乙烯的重要方法。
pbwfvwgkx 2009-12-12 01:19:46123.15.232。*
绞股蓝
葫芦科
中文名红芪,又名红芪,被称为南人参,在日本被称为“甘满茶”、“福音草”,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被称为“美神”、“百病克星”。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100%甜味纯叶绞股蓝原料品质优越,有效成分高,经济实惠,适合需要大剂量饮用的消费者。
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世界上已鉴定的有13种,中国有11种。野外生长的绞股蓝和青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态上非常相似。鲜绞股蓝为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茎细长,1-3m,横截面为五角形或多边形,卷须生于叶腋,叶深绿色,复叶,5-7片椭圆形小叶,带叶柄,叶皱缩,易折断,边缘锯齿状,圆锥花序,长8-20厘米,果实状小花,直径5-20厘米。在民间,绞股蓝用于治疗咳嗽、咳痰气喘、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等疾病。自1974以来,日本学者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出50多种皂苷,其中4种与人参皂苷结构相同,11种相似。我国从65438年至0984年开始调查和开发绞股蓝的分布和资源。国内外研究一致表明,绞股蓝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疲劳、保肝、抗胃溃疡、调节脂质代谢等药理作用。采收期为每年5月至8月。将茎叶一起切下后,如有泥土,要洗净晾干,再用铡草机切成5厘米的段,按烘绿茶的方法加工,经固定、揉捻、解块、干燥或炒制成为绞股蓝茶的初级产品,精制成型,包装成袋泡茶。有些揉捻的蓝茶,掺入20%左右的茉莉花茶,使其香味更加和谐柔和。其茎叶中可能不含多酚氧化酶,所以发酵后不易制成红茶型的绞股蓝茶。绿茶型绞股蓝茶清香扑鼻,味淡而苦,回味甘甜,汤色淡黄清亮。素有“南人参”之称,故有产品取名“南人参茶”。据相关资料显示,绞股蓝确实具有滋补安神的作用,对一些慢性疾病有辅助作用。无副作用,经常服用不会上瘾,是一款值得推荐的健康饮品。
又名红芪、小苦药、宫罗锅底。
它来自绞股蓝。)Makino,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根茎入药。秋季采收,清洗,干燥,粉碎。
性味苦而寒。
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炎和胃肠炎。
用法用量:0.75 ~ 1g(粉末)。
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绞股蓝(拇指。)牧野。为葫芦科植物,全草入药,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慢性气管炎。含有类似人参皂苷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癌、保健等多种功效。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陕西南部,为工业原料药。南方、陕西、山东、北京也有种植。此外,它还属于几种皂甙含量较高的植物,如绞股蓝。绞股蓝、广西绞股蓝和压缩绞股蓝
植物特征:
绞股蓝为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长100 ~ 150 cm。根状茎细长,横向,长50 ~ 100厘米,直径1厘米。它们分支或不分支,节上有须根。茎纤细,节上有稀疏的毛。叶互生,通常5叶形成鸟趾状复叶,稀疏3或7叶。小叶卵圆形或卵圆形,有叶柄,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下脉有短毛,两侧小叶成对,着生于同一叶柄上。夏季花黄绿色,腋生圆锥花序,松散,长9 ~ 1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萼小,花冠裂片披针形,先端尾状,长约2毫米。浆果圆形,深绿色,种子椭圆形,有皱纹。
成长特征:
野生绞股蓝生长在山林,沟渠旁,山谷潮湿处。喜阴处环境,上层覆盖度约50%-80%,通风透光,沙地、沙壤土或碎石中富含腐殖质壤土。中性微酸性土壤或微碱性土壤均可生长。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芽出土,4-8月生长旺盛,7-9月开花。10月下旬至10月下旬,10 ~ 165438+2月上旬,受霜后枯萎,地下部分保持休眠状态。
以种子和根茎繁殖的绞股蓝,前期生长缓慢,干物质积累少,秋季湿润凉爽,生长旺盛。秋末冬初一次性采收,茎叶每公顷3750公斤左右。砧木在田间越冬,第二年生长迅速。6月初收获地上茎,每公顷收获干茎叶65,438+0,500公斤以上。秋季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绞股蓝快速生长,初冬收获干茎叶30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