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林一些可以用在高三作文里的事迹【我会给很多分】
===============================================================
精彩评论1
她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她的爷爷是有“台湾省太史公”之称的连横,表姐是连战。在台湾省立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师从文学大师台静农。
她七十岁,以“三笔”红遍台湾省:一笔是学术,研究著作有《程徽记》、《谢灵运及其诗》、《山水经》;一个是文学翻译,介绍《源氏物语》《枕边草》等日本文学作品。再一个是散文创作,三十年来苦心制作了《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遥远》、《午后学习》等抒情作品集。
她擅长烹饪,家里的客厅总是爆满,这吸引了许多学者如台静农、董桥、林、三毛等。
林这个名字,虽然不为大众所知,但早已成为世界各地中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偶像。她的作品被文学评论家与张爱玲相提并论,但一些年轻的粉丝说,她是另一个林银辉,她优雅,与丁白没有联系。
前几天,这位从未在公众面前曝光过自己的知名学者,被其新书《三月揭书》的出版商邀请,下午与学者陈子善教授一起读书。
上海记忆西江湾路
20世纪30年代,林在西江湾路540号度过了人生的前十年,而她家附近因受到店主善待而念念不忘的小书店,据很多学者考证就是著名的内山书店。许多年以后,林模仿《洛阳纸贵》的写法,详细地描写了从家到学校一路上的情景。文章催化了很多文人的“上海情结”。台湾省立大学的一名博士根据地图,重走了林的上海路。“我吓坏了。我的记性其实不好,经常丢东西,但奇怪的是,当我手里有一支笔的时候,我的记忆自然就舒展开来了。”如今,踩着沈城熟悉的土壤,林只在寻根:“就在两个小时前,我的姐妹们还在西江湾路徘徊。幸好我在2003年就回来了,才可以来这里见你。”
日本学校的启蒙教育为《源氏物语》的翻译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吃喝笔记》中的“葱烤鲫鱼”可以追溯到我家阿姨们说的上海话。20世纪40年代,当我们全家搬回台湾省学习普通话和闽南语时,林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既不是纯粹的上海人,也不是纯粹的台湾省人,更多。
论文附录《源氏物语》
作为最早出版的中文译本,林是去年日本千年纪念大会邀请的四位外国人之一,她的译本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之一。在上海的交流中,林透露,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错误:1969-1970年,她到京都大学学习一年,专业是比较文学。她的论文题目是“唐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其中林提出:“没有长恨歌,就没有《源氏物语》。”这部日本最伟大的杰作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故事开头引用了《长恨歌》中的那句话,将通湖皇帝对通湖更衣的宠爱比喻成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
当时,《源氏物语》还没有中文版。为了让读者了解这篇论文,林试着翻译了第一章并附在论文后面。论文没有被关注。这个附录诞生了,引起了出版社的兴趣。希望她继续翻译整部作品:“天啊,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54章!”然而,喜欢“踮起脚做事”的林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在《中外文学月刊》上翻译连载。历时五年半,共1,300多页,1万字。“感觉就像和时间跑马拉松一样。”
其实,在林翻译《源氏物语》之前,丰子恺就已经完成了他的翻译,只是译本是后来才出版的:“我看到冯先生的译本时,已是我自己的译本诞生多年以后了。可惜,如果我能早点看到,我可能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同时她又庆幸,“如果我知道丰子恺先生翻译过,我怎么敢翻译?”而且那样的话,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很依赖冯先生的话,也可能会保留冯先生的不当翻译。"
先是女人,然后是学者。
关于林的话题,很多人都会围绕着“贵族子弟”这个标签,而她却很淡定:“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才三四岁,但我是第三代里唯一一个和他老人家合影的人。我妈是长女,连振东是我爷爷的独子,连战是连战第二传。我和小姑先后进了台大,包括政治系的连战。只有我是中文系的。”得知林考上台大中文系,舅舅曾竖起大拇指说“我爷爷的文学遗产都被这个女人继承了”。“其实我只是一个喜欢做饭的普通家庭主妇。”
名门望族,吃喝笔记堪比美食家眼中袁枚的带园菜单。“袁枚派家里厨师到处学手艺,我自己也试过。台静农先生、许世英先生(鲁迅广大友人之子)、董桥、林、三毛都在饭桌上捧场。同学们笑我做菜像个书生,做了很多笔记——为了避免反复用同样的菜招待同样的客人,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我有一张卡记录每场宴会的日期、菜单和客人姓名。现在再翻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去世了,很多朋友都分开了,更让人叹息,所以我会把过去的饭局记录在这些笔记里。有人把这本书归类到书店的‘食谱’柜台里,我有点难过。”很多人把林视为林文化沙龙的最佳接班人,但她谦虚地说:“文化沙龙的传统真的很好,我们也逐渐养成了每两周周五聚会一次的习惯,而且大多是聊文学现象,聊作品,聊新词。不过说到接班人,林还真是个大方的女主人。当时她是副刊主编,还大力提拔林怀民等青年才俊。”
同时从事学术、翻译和文章的林,却不失烟火味。多年前,她直言“我真的不佩服那些只知道写论文,从来不敢进厨房的女教授。人生不就是苦乐参半吗?一个女教师和家庭主妇有起有落,真的很合适。”现在,她选择了一种更委婉的说法,“我想我首先必须是一个人,然后是一个女人,然后是一个学者、作家或翻译家。”
===============================================================
精彩评论二
林,1933生于上海日租界,台湾省立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生毕业。
曾任台湾省立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捷克查理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我是一名研究者,一名文学创作者,一名翻译家,在这三个领域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1946从上海回到台湾生活,开始学习中文。1952进入台大中文系,影响了她的一生,贡献了她的一生。在此期间,林不仅结识了影响她很深的老师台静农,而且开始在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由于她独特的见解和优美的文笔,她很受欢迎。
林对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专长主要集中在六朝和唐代,从曹氏父子、山水、仕风、田园诗、游仙等诗歌题材,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成为台湾六朝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1957与画家郭雨伦结婚,同年研究生毕业,继续留在母校。1969受国科会资助,去京都大学人文学院“见习”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林开始了她独特的散文创作。1970《京都一年》的出版,是她日本之行的大丰收,也是她文学创作之旅的美好起点。除了文学创作,她还是中国大陆与台湾省比较文学研究的最早开拓者,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1972年开始翻译日本中外文学经典《源氏物语》,历时五年半完成。后来经过林的多次修改,终于成为《源氏物语》最好的中译本。柯庆明教授认为,林翻译《源氏物语》的成功之处在于:“林教授以其丰富的知识、细腻的女性和优雅的文笔,对村崎吾步的叙事进行了生动的汉译,并作了详细的注释和解释,以便读者深入理解。对于书中的795首和歌,还独创了三句楚骚体的特殊诗体,巧妙的逐一翻译,为译文增添了韵味。初版和修订版的封面都是他们的先生郭雨伦先生根据内容用台静农先生的题字精心设计的,也是文学故事。”1993台大中文系退休。除了被聘为台湾省立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外,还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继续学术奉献。
除了学术和翻译方面的专长,林的散文创作以取代台湾腔的女性散文,结合中国古典文学六朝的壮美和日本文学的色彩,开创了一种别样的风格。他的散文华丽却不丰富,像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难以忘怀。
根据何继鹏的研究,林早期的散文侧重于哲理分析,后来转向抒情感性,但他的作品仍然是形式主义的散文风格:“几乎可以描述林先生作品的整体审美风范。林先生虽然突破了现代散文的风格,但仍是正统散文,是近年来逐渐少见的‘纯散文’。”近期创作以追忆故人为主,这种体裁在林的作品中有较新的写法。以2003年的《吃喝杂记》为例,它不仅是林散文创作的又一个转折点,也是一种饮食文学的潮流,成为现代生活散文的典范:写实抒情,温婉感人。最近的作品《人物速写》更进一步,用散文的力量来描写人。抒情和叙事在本文中同样重要,而结构散文的高超技巧更是显而易见。
==========================================
林访谈录
问:你的文字给读者的感觉是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文学的色彩,比如谢灵运和他的诗,山水和经典等。能谈谈古典文学对你的影响吗?
答:我六年级才正式学习中国语文,考上了台大中文系。后来,我当了老师,也从事学术、翻译和写作。其实这三份工作都和写作有关。当然,我也画画。当我回到台湾省时,我想学习绘画。后来学了语文,接触了古代文学,对古典文学艺术很感兴趣,反正学习和工作都把我和古典主义、艺术联系在一起,要说古典,当然和我的研究领域有关,“近墨者黑”。国内学者应该知道,我非常关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六朝和唐代。我对曹氏父子、谢涛、山水、官体、田园诗、游仙等诗歌类型都有所评论,六朝文学的研究对我影响很大。1957年和画家郭雨伦结婚,同年研究生毕业继续留在母校,所以古典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情结。
问:你翻译了日本经典名著《源氏物语》。听说你最近参加了该书诞生1000周年纪念活动。你能谈谈这本名著吗?
答:有很多人为《源氏物语》做翻译工作。我的优势可能在于我的母语是日语,以及我对古典主义的情结。前几天去日本参加《源氏物语》诞生1000周年纪念活动,深有感触。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和联系。也许很多中国人不知道,这部日本最伟大的代表作,是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故事开头与《长恨歌》相呼应。也许没有《长恨歌》就没有伟大的《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引用了《长恨歌》和《长恨歌传》中的说法,将唐玄宗喜欢换衣服比作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但实际上,童虎和杨贵妃的性格,在宫中的地位,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长恨歌》、《长恨歌传》和《源氏物语》之间的影响关系一直是《源氏物语》研究的重点。但时至今日,除了在出版方面的成就,似乎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证明引用杨贵妃故事的必然性。
问:在很多文章中,你提到了你祖父连横的才华。你的祖父对你的写作和学习有很大影响吗?
答:大家都关心我和连横、连振东、连战的血缘关系。连横是我爷爷,我妈是我大女儿,连振东是我爷爷唯一的儿子。连战是连战的第二本传记。虽然连横是我爷爷,但他去世的时候我才三岁。我曾经专门为我的祖父写了一本连先生的传记。在林的《文选》中,有不少关于气节的文字,尤其是他的曾祖父和他的祖父连。包括政治系的连战在内的四个人,我和我嫂子先后进入NTU。只有我是中文系,师从前辈,比如台静农。我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在银行工作。我舅舅连振东是学经济的。当他得知我被台大中文系录取时,竖起大拇指说“我爷爷的文学遗产被这个女人继承了”。其实我的家庭和我的写作影响不大。
问:你的《饮食札记》在中国大陆很受欢迎。生活中你喜欢做饭吗?
答:和所有家庭主妇一样,我喜欢自己做饭,当然主要是上海菜,因为我习惯了上海菜的味道。《吃喝札记》只是我尝试烹饪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我现在住在美国,很少回中国。我最后一次回中国是几年前去我出生的上海。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喜欢做饭做菜。
=========================================
堪称台大传奇
尽管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美貌,林进入台大中文系后开始了充实的生活。大学期间,她从日本儿童读物中翻译了一系列世界名著和伟人传记,包括《圣女贞德》、《居里夫人》、《茶花女》等。除《源氏物语》外,林还翻译了许多日本名著,如《枕草》、《川崎部日记》、《伊势的故事》等。,并以她丰富的知识,精致优雅的女性写作风格,形成了独特的翻译风格。
林散文的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经不起波澜的从容气度。散文集《京都一年》、《吃喝笔记》被认为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京都的一年》中,林以一个游客的眼光看待20世纪70年代初的日本生活,“写得细致而自由”。之后,她出版了几本散文集。1999年出版散文集《吃喝笔记》。台湾省立大学台湾省文学研究所原所长何继鹏教授评价说,这是“林散文创作的又一个转折点,也开启了一股饮食文学之风,成为现代生活散文的典范:以物记人,真情流露,温柔而感人至深”。教授在《吃喝札记》大陆版序言中写道:林“生于富贵之家,对人间疾苦的认识不够深刻,难以成为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的小说家;”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写的是关于‘食物’的散文,它不仅是一个障碍,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文如其人。林的同事和学生都认为,她之所以永远是个美人,就在于她懂得与现实的名利保持距离。从就读台大中文系到1993退休当教授,林在书房里待了40年,不问政治,真正实现了她爷爷诗里的梦想:“他日移住湖上,青山绿史千年。”对此,林说:“我家有人继承政治就够了,我从小就对写字画画感兴趣,这大概是我的运气吧。”
我喜欢为家人做饭。
林的丈夫郭毓伦是著名画家,台湾五月书画协会的创始人之一。郭玉伦是林大嫂的弟弟。早在高中时,他们就认识了。
林的父母阻止了他们的爱情。后来见到郭雨伦后,连振东劝林的母亲:“姐姐,我觉得这个小伙子人还不错,就是有点穷。既然他们相爱,你就成全了他们。”因此,他们能够顺利结婚。
林在25岁之前从未有过烹饪经验,甚至很少进厨房。结婚后,她认为“作为一个女人,为家人做好三餐应该是她的职责”,她开始学习烹饪。在她看来,“厨房里的东西和学习没什么区别。做一道丰盛的菜,和写一部好作品一样有成就感。”渐渐地,她开始在家里举办沙龙式的聚会,用好厨艺招待朋友。后来她写了《吃喝笔记》,讲解家宴每道菜的流程,把做菜当成一门艺术。
林对家庭尽心尽力,郭雨伦也给了她很大的支持。《源氏物语》的初版译本和修订版,以及很多作品的封面都是郭雨伦根据内容精心设计的,林的一些书中的插图也是夫妻二人共同绘制的。郭毓伦知道林潜心研究六朝文学,曾特意买了一尊六朝佛像,悄悄放在书桌上送给她。郭雨伦喜欢收藏,林经常陪他欣赏,听他讲“人生经历”和各种藏品的获得过程。2001,郭雨伦在美国加州因肺癌去世。
林有一双儿女。我儿子毕业于台大机械工程系,后来去了美国读博士。女儿也是淡江大学法语系毕业后去了美国,改学建筑,然后学金工。现在她已经在珠宝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70多岁的林和他的儿子及家人住在三藩市。除了翻译、写作,偶尔参加学术活动,她还经常给家人做好吃的菜。在记者电话采访之前,她已经在忙着过年的年夜饭了。
“我这个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我经常得到责任和工作,后来成为一种享受。做家务打扫卫生,我把它当成锻炼,把家变得可爱,很有成就感。我一直对生活和世界充满好奇,也一直对探索生活和世界充满兴趣。即使很累,我也很开心。可能是我太贪生活了。”
====================================================
经典书评
古人说:传说是因为陌生而流传下来的。事情,怪不得,没有传说。可视为传奇的人,在言行、能力、性格上都异于常人,比如张爱玲。不过正如她所说,在传奇中寻找平凡人,在平凡人中寻找传奇,林是符合她的评价的。
林女士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日租界,与大陆颇有渊源。但她毕竟长期生活在台湾省,所以在大陆名气不大,发表的作品也不多。只有林对的散文集《京都一年》和《吃喝笔记》比较熟悉。但在对岸的浮岛上,她的作品却相当丰富。因为她有“三笔”,一笔是学术论著,写过《程徽记》、《谢灵运及其诗》、《山水经》等著作。一是文学翻译,介绍日本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枕草》、《川崎系日记》、樋口一叶小说等。最后一个是散文创作。三十年来,我苦心制作了《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远方》、《午后学习》、《谈话》、《作品》等抒情作品集。回顾她的创作年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时间中走过的足迹。每一笔都很优秀,每一笔都相当精彩。我忘不了她在《枕草》这本书里翻译的第一句话,“春天是最好的。渐渐变白的山顶开始露出一点亮光,紫色的细云在上面轻盈地飘着。”她的气质使她成为翻译日本古典文学的最佳人选。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们只能从纸堆和街谈巷议中寻找她的传奇。比如她的爷爷连横,就是连战的爷爷。如果我们计算家谱,她来自一个贵族家庭。她在台大中文系读书,据说台大有一群才子对她相当着迷,经常彻夜谈论她。此外,赖明珠、郝玉香等人都曾提到对她的尊重,杨治水先生也曾扬言:“如果我是男人,我一定要追她。”这些轶事虽然都是道听途说,但也从某些方面衬托了她神秘优雅的形象。而且大家都形容她谦虚,沉稳,古典,漂亮,让人更想见到她。然而,林女士现在已经70多岁了,所以很难再与大陆的读者见面了。就算她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只能“得其所好”。
当我得知世纪文景出版了林女士的散文集《三月揭书》时,我非常高兴。我能品味林的散文,唇齿留香。书名来自其中一篇散文《三月的阳光与温暖》。今日无风,曝书宜。”从书香之恋到快乐的岁月,从异国旅行到美食,这本书汇集了很多以前的作品,最好在冬天阳光明媚的午后阅读。在第二篇序言中,何继鹏先生从主题的新变、文体的突破、风格的塑造、风气的先导四个方面评述了林作品在散文史上的意义,极具学术价值。林女士从事散文创作三十余年,也有自己的散文创作经验。她曾说:“散文的经营一定是费力的,作者一定不能忽视这种努力的过程。”但是,无论文章华丽还是平淡,最高境界都是回归自然。如果到处都有雕刻的痕迹,那就不值得称赞了。"
她用心,所以她的散文饱含深情,总想以平常心写下人生的种种。她擅长怀旧,从在台大读书到在京都读书,从台静农郑白音等师友到父母子女的亲友。她作为学生,作为孩子,作为母亲的快乐和悲伤的岁月都在她的散文里。文如其人,用在散文创作上最合适。如果不能手写我的心,又如何产生感人的魅力,打动读者?
即使我从未见过她,我也能在我的散文中一个个追寻她的平凡生活。和她在一起,我会在记忆中的书店和范公园里追忆童年的趣事,感受三月的爱书,午后的学习,在阳光下和一本书里读诗,感受《父亲》、《消失在长廊》、《羞涩书生》和《A》里的爱书,你也会欣喜地看到她的吃喝笔记,知道她是“善饮的林了”。
她就是她,从不强调自己的才华,做一个稳重的人,踏踏实实的生活。借用她的话,她是“一个以教书为职业,喜欢写作和翻译的人”,只想“安安静静地过着简单的有书的生活”。在传奇的外衣下,跳动的心永远是一颗平凡而安静的心。
在这个冬天,喝点酒,吃点宵夜,看着她在三月的暖光下晒书,晒晒她怀旧动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