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学好语文?
泛读
广泛阅读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Klassen)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学生有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要比机械的写作训练大得多。
几乎所有语文成绩好的孩子都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文字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等。
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写作上有突出的思想和神奇的文字,在阅读理解上有突出的见解,在说话上有超越他人的见识。总之,他们见多识广,汉语基础扎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我们推荐他们读一些民间故事、童话、寓言等。中高年级推荐儿童文学、杂文、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书籍阅读,去除各种人为限制,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而学习到所需的营养。
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不像记忆能力那么容易形成,需要耐心和长期积累。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看一些优美的、有抱负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全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品质很有帮助。
广泛阅读不仅是儿童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儿童成才的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增长知识、来源智慧的途径之一。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作品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比如在小学阶段,孩子可以看名著改编的漫画书,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可以看一些专门给孩子看的名著简化版。
进入初中,就要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至少要读500本课外书,最好至少读1000本。
包含超过100本各行各业人物传记,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同时,不仅要注意阅读,还要注意写读书笔记或书评。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好句子也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如果中学毕业的孩子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40篇精美的文言文(每篇300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至1000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那么,他的中文知识应该不错。如果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记忆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如果不能在孩子读书背诵的“童功”时节,引导孩子走向阅读的浩瀚无垠,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从而为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厚重的基础,孩子将来很难成为高尚、文明、有创造力的现代人。
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律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磨练孩子的意志力,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出了教育者的想象。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刚开始可以写短一点的句子,一天一两句,一天三五行,慢慢提高成长。
内容也是不拘一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从天文到地理,从国家大事到琐事,等等。你必须记住你听到的一切,你做的一切,你看到的一切,你感受到的一切。
但绝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是一两句话也要写,很荒唐,很不落俗套,但一定是为了养成习惯而写的。如果终止,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超越课堂,进入社会生活
让孩子知道:教室很小,世界很大。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不是单靠课堂就能学会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也要引导孩子睁开惊讶的眼睛面对世界,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在广阔的世界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访谈,做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工人分配,西部开发,腐败,低俗文化...
让孩子知道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奇妙的大自然和多变的信息社会,感受世界上的爱与恨,美与丑。
写一篇好作文
写作需要灵性,需要创造力,需要独立思考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比如在美国,写作是孩子从小学到博士毕业的必修课。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能说就写。
我的嘴表达我的心,我用手写我的嘴,可以打消孩子的距离感和对书写的恐惧。说出来就是“字”,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看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看法,不同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每个人写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2.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作。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太多约束和限制,不要给太多标准,不要把成年人认为更“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于自己的内心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我们应该多使用短句,多使用白话,多使用具体的例子,少使用笼统的句子,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做一个直人,写一首歌。
3.模仿创新
人类可以通过模仿快速学习。尤其是孩子,非常善于通过模仿来学习。如果不允许模仿,他们肯定会纠结。
一开始所谓的临摹,可以建立在记住别人结构的基础上,就像偷几招一样。当然,抄“结构”就是学招式,偷初级技能。抄“立意”“角度”,学公式,偷中级功法。
抄袭别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学精华,偷高级技能。模仿中要有创新,要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能诚实地表达、欣赏、领悟、分析生活,尤其是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生活。
让孩子学会组织和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看,想,写,往复,螺旋,上升。久而久之,就会既有生命,又有思想,而思想可以驱动生命的构思和表达。
4.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洪虎是北京一家报纸的编辑。他向他的邻居,大二学生吴菲要了一份手稿。没想到吴菲的“作文在班里很差”,却因为书稿不足,说服吴菲写了三天稿子。经过他的“润色”,文章发表了,同时计算稿费。1600字的文章* * *拿到了25元的稿费。他觉得不管吴菲写的怎么样,毕竟花了三天时间,25元的稿费实在太少了,就自己贴了15元,以40元的整数寄给了吴菲。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努力写作,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作家,还在2002年高考中以总分674分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不是因为写得不好,而是教育者缺乏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发现优秀的心,一颗鼓励和欣赏的心!他们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作文,而忽略写作文的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者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也就是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出版”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公开阅读,《制作优秀作文集》《内部出版》都是出版物。
“发表”——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是最强的动力。只要作文发表过一次,就会从此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持续不断的创作热情和灵感,很大程度上是靠“出版”操作的。
5.多练习,多改变
巴金说:“只有写作,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经过修改的。”修改是写作文的最后一步,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复活》一书改了六次。
6、物质积累
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方式,引导和督促孩子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让孩子体验生活。写作成功的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具体的事,让你感动的事,你喜欢的事,你经历过并努力实践过的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言,多欣赏名篇来积累,这才是根本。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a观察,b阅读,c体验。
7.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做万件事。综上所述,要写好作文,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A.一边玩一边丰富自己的生活,已经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成功。科学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和玩有关。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玩了一辈子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至于那些作家和大诗人,似乎都是旅行家,四处游历,写下精美的散文和游记。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玩。玩的有声有色自然比呆在室内强多了。
b、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与白玉并肩而立,取长补短。没有爱读书的坏孩子。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个秘诀——多读书。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深度和广度相结合,把别人知道的变成自己知道的,丰富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思考激发创作灵感。鲁迅先生曾说:“读书盲目成了书柜。”这就是孔子告诫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体验和阅读后深入思考,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让自己充满想法。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个秘诀——思考。
d、写出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好脑子不如烂笔。清代的唐彪写过“多做文章才能使人精于”,其中沉稳地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书是靠人的努力,多做事是靠自己的苦求,其利远远不够。”可见,只有多写,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锻炼自己良好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