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文章的情感
江西省靖安县教育委员会教研室的李清露说,“这篇文章不是无情的”。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一部作品的阅读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离不开对作者对生活、对生活以及作品中人、事或物的态度的分析。读一篇文章,人们要能看出作者对所讨论的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褒是贬,是喜是悲,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全力支持还是有所保留。作者的一些情绪是直接表达出来的,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其他的分散在课文的各个部分,需要综合概括。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把握作者感情、态度、价值观的主要题型有:1。理解作者的感受;2.总结情绪变化;3.理解对生活的态度。例1(2005年山东省)阅读下面,完成下列问题。当我来到山上,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鸟叫。鸟儿的歌声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你不懂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明白。在山上,人人都喜欢鸟儿的歌唱,人人都知道,微风知道,白云知道,流动的春天更知道,甚至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知道。鸟儿的语言总是诉说着动人的爱情。⑥来到山上,闭上眼睛,停止浏览风景,倾听鸟鸣!百鸟齐鸣,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之间,流淌在山谷之间。难道你没有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听到大自然的消息和人间的沧桑吗?那么,除了敞开心扉,你还应该做些什么呢?⑦我们还应该做什么?我想成为山里的一只鸟。题目:文章开头说“来到山中,最喜欢的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要做山中的鸟”。试着解释这是如何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解析: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句子和段落也是如此。因此,要想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明确文章的主旨。点击:回答这类问题,要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题,但不能只是笼统地照搬主题内容,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表达。答:反映了作者向往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例2(北京海淀区,2005)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逃离的火焰》(节选)题目:选文给我们讲了一个《原野》中的冬猎故事。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变化。请阅读段落③ ∽⑤,并参考以下关于真空的提示。(1)剧情发展:→狐狸掉下去之前→→→让狐狸跑掉。⑵感情变化:大惊喜→→→同情→分析:人是感情动物,即使是英雄也不例外。“无情未必是真英雄”就是证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人的感情也会发生变化。而“文似见山不平”,所以文章中有情绪起伏。这种情感的起伏,可以是人物思想的转变过程,可以是人物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过程,可以是赞扬或批评某一现象时的情感色彩。甚至对景物的描写也包含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正所谓“一切景物文字都是感伤的文字。”如何把握文中情感的起伏?最重要的是理解文章,抓住主旨。然后找到表达不同感情的不同句子,循着痕迹,梳理出这条情感线索。点击:通过阅读题干,我们可以看到全文的情节在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变化。所以,理清文中的情节,是回答和把握感情起伏的基础。而且要用一般语言填写(四句话)。回答:(1)狗追狐狸,人看狐狸,(2)心中又爱又忧。例3(黑龙江2005年中考)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有一年,我在香港教书。香港人很尊重老师。开学第一周,校长在他家请了桌席,十个教授去吃饭,包括我。这种一周一次的酒席,一定要让校长能够在学期中和每个老师谈得来。作为嘉宾,我在第一个嘉宾名单上。..................................................................................................................................................................................没被拍手称赞的文章,没被赏识的诚意,没被发掘的人才,没人哭的情节,白玩了却没打到家的山河之音。或者,一盘没人愿意尝试的菜...我只是好心地从另一边得到了一份丰厚的礼物。我想生命的盛宴也是一样的吧?每次我欣赏生活的涓涓细流,生活总是立刻给我一万条小溪。每次我专注一个音符,他总是像素锦一样倾泻下全马的音乐。生命的礼物原本只给那些愿意品尝它的人。题目:结合“品味”二字,理解“生命的丰厚礼物,只送给愿意品味的人”这句话,谈谈作者的生活态度。解析:每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或喜欢,或讨厌,或敬仰,或鄙视,或爱或恨...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就是通过写这些来体现的。准确全面地分析和把握文章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1。对作者相关情况的大致了解;2.对文章目的作者的理解;3.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特点;4.读者应具备的语文素养和思想修养。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作者在文章中态度的分析和把握。点击:回答这类问题的方式有:1。看全文,筛选出直接反映作者态度的句子;2.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分析作者的态度;3.从作品的表达来分析作者的态度(那些记叙文、说明文中的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议论文中的中心句或概括句,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答:“品味”就是尝试(付出、肯定、欣赏)。它揭示了作者热爱生活,敢于付出的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