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物理长度单位换算问题
初中物理长度单位换算问题
首先,填写适当的单位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 ()、()和()。
3.乐乐的家离图书馆有3000米远,也就是()公里。
4.这辆车每小时行驶60英里。一支铅笔大约有185()长。
5.一头牛重500()。
6.找出三种长度约为1dm的物体: ()、()和()。
7.10张纸叠放厚度为1mm,100张纸叠放厚度为()mm,即()cm。
8.8公里=()米70厘米=()马克9公斤=()克
3cm=( )mm 4000g=( )kg 8kg=( )g
5cm=( )mm 70cm=( )dm 4m=( )dm
4000公里=()米2公里=()米()米= 50公里
6kg =()g 100cm =()m()cm = 1dm
9.填写○?﹥?、?﹤?、?=?。
70mm○70cm 2kg+4kg○6000kg 1500kg○2kg
3km○2970m 7cm+23cm○3m 2500kg○3kg
6dm○58cm 1m-2dm○8dm 60mm○6cm
990g○1kg 6g○6000kg 4dm○39cm
5公里○4500米300厘米○40厘米2厘米○10毫米
3m○25dm 1k5g○1050g 1m○2d m30 cm
9.算算吧。
87mm-37mm =()mm =()cm 1k g-600g =()g
480克+520克=()克=()公斤
1m-70cm=( )cm=( )dm
70mm+3cm=( )cm=( )dm 3kg+500g=( )g
75厘米+25厘米=()厘米=()分米=()米
4cm的长度是()dm 250g的5倍,重量是()kg。
10,填写相应的单位名称。
床的长度约为2()一袋牛奶重250()一个鸡蛋重约50()
回形针长约3(),鱼重约1(),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90()长,一根跳绳2()长。小华身高130()。
一本小学字典有4()厚。李明体重35()。一只公鸡重3()。
一把小学生用的尺子长2()一栋楼高12()一袋水泥重50()。
一袋奶粉重250(),一辆车载5000(),一个杯子是10()。
二、选择(10分)
1.一个苹果有()重。[a . 1公斤B.1公斤c . 150克]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为()。[高2厘米,宽2厘米,长2厘米]
3.一卡车货物()。[a . 5000克b . 500克c . 5000公斤]
4.一头小象出生时体重100kg,成年后体重5000kg。这头大象从出生到成年体重增加了20公斤.[A.4900 B.5100 C.500]
5.妹子3小时()行程12km。[A .步行b .骑自行车c .开车]
6.一头猪重150()。[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集团]
7.学习到的长度单位是()。[上午、德国马克、毫米、公里、厘米、磅、吨、克、公斤]
8.临海至宁波公路长度为150()。[上午B.km C.dm]
9.测量长距离的单位通常是()。[上午B.km C.dm D.mm]
三、判断(10分)
1.1kg棉花比1kg石头轻。( )
2.一个南瓜大约重3克。( )
3.1公里= 1000米.( )
4.4000克\u 480千克.( )
5.一支铅笔有18m长。
初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
第一:先挑你能做的。
一定要先把看起来一目了然的东西写完,这样你们有的人就可以把它牢牢的握在手里,心态也就不一样了,这样心里就有底了。
先花三分钟扫描整套试卷的难度分布,确认答题策略。先做你会做的,做你可能会做的,最后写你不会做的。
提示:bug,注意不要填错答案。
第二:对于大问题:
先猜后解的策略,就算解不出来也要盖答案。对于电比例问题,因为求R比的问题比例不大,所以你什么都不会给。给出的比值是3: 1.4,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反正你可以先猜再解。如果你猜不到,半分钟就知道你猜不到。用适当的方法解决机械大题也可以这样,但是需要更好的观察。
第三:如果是选择题计算。
如果做不到,也可以用选项来验证题目。因为是多选,所以肯定不止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所以如果B能用B算出结论的正确答案,那一定是在其他选项里。
第四:镜头成像
最好能一眼看到半秒内放大或缩小的图像,快速准确,同时为其他问题赢得时间。
平面镜成像是来回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玻璃板与水平面是否垂直,等等。什么都要背。
第五:电路故障问题正在做,反着做。
可以先看题目再看选项是否符合题目,或者先看选项的失败再看题目中提到的现象会不会出现。
第六:用电测未知电阻的问题
到了后半段,一般来说,直接用欧姆定律不会有一个已知的R,然后会有一个电压表或者电流表。他们的角色是
要算出已知R之前的系数,比如time (U1-U2)/U1,作用是消去单位,只剩下纯系数。
第七:函数关系问题
其实考的是数学观察能力,因为是函数关系。首先考虑是否与所学规律一致。比如可能是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所以你基本知道是成正比和反比的。
如果没有直接规律,就看两个变量的基本关系是大还是小。首先明确基本关系,确定细节。
第八:最后写实验步骤。
关键是两个变量要独立测量,不得用结论验证结论。
第九:如果还剩两分钟。
还没做大题可能会得一分。
第十:先问好,先拿第一个问题。
如果还有点时间画应力分析图,先打个招呼看看。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恒定的。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就一定是恒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距离除以总时间。求某一路段的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度,而只是总距离除以在此路段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括中途停留时间。
3.密度不一定是恒定的。密度是物质的一个性质,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与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随温度变化明显。
4.读天平时,应该看代码的左边。移动代码相当于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寻找重力;寻找联系对象;判断是否存在压力、支撑力、摩擦力、拉力等其他力。在物体和接触之间。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于一个物体,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
7.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必然受到力的作用,但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也包括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不变。
8.惯性与速度无关。惯性只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能做的功越多,而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不能说收到了,只能说有了,因为。
10,物体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者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到不平衡力:如果合力与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就会加速,否则就会减速。
猜你喜欢:
1.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汇总
2.2017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3.2017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4.初中物理知识记忆公式
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测量物理长度和时间教案
6.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运动的速度”试题
7.初二物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