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这些是定义中的关键点:

1.现代汉语:现代汉族使用的语言。从广义上讲:汉语的各种方言都是民族同一种语言。狭义:现代汉族* * *是同一种语言(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

2.* * *语言:一个国家所有成员的共同语言。

3.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当地人民使用的语言。

4.民族语言:以一种方言为基础的一个民族所有成员的共同语言。

5.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同音异义基础的方言。

6.什么方言是方言的基础:要看这个方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

7.词汇特征:汉语词汇形式简短,包含许多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词占优势;新词的构成使用“词根复合法”

8.汉语的地位: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9.语言标准化:定义某种语言的* * *同音异义词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

10.普及:进一步消除方言壁垒,减少不同方言区人民的交流困难,便于社会交往,有利于民族团结、稳定和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音识别的研究,对普及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减少了语言交流的困难,促进了国际交流。

11.语音: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2.四要素:音高(声音中有声调,不使用音准,主要是因为音高变化不同)声强(语言中的重音绿调是声强不足造成的)音长(有的是用来区分意义的)音色(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不使用发音体;发音方法不同;所以任何声音都是四要素的统一体,发音也不例外。

13.语音的社会属性:同样的意思,比如一本书,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会有不同的语音表示;语音在社会交际中必然代表某种意义,但与它所表达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随着不同的社会而变化,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确立的。

14.音节:由音素组成,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听觉中最容易区分的语音片段。

15.音位:从音色中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6.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气流受阻不同;发音器官的神经状态不同;气流的强度不同;声带振动不一样。

17.音调调整:音高长度的变化形式,即音调的实际发音。

18.声调范畴:声调的范畴是通过对声调值相同的词进行概括而建立起来的范畴。

19.连续发音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

20.书写: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交流工具。

21.汉字:汉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2.笔画:构成汉字字体的最小连笔单位。

23.部件:部首,是由笔画组成的构词单位,具有组合汉字的功能。

24.笔顺:书写汉字时的笔画顺序。

25.词汇:单词是一种语言(或特定范围内)所有单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

26.语素:有声音和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27.词:语言中能独立使用声音和意义的最小单位。

28.短语:由词逐层构成的语言单位。

29.意义:一个词的理性意义的分解。

30.意义的分类:本义(词源学上最初记录的意义)和基本义(某一时期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转义(引申意义、比喻意义)。

31.语境: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语境~情境,社会现实~)

32.基础词汇:词汇最重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的总和。虽然比一般词汇字数少,但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全民都懂。

这包括四章,都是定义的重点,但也有一部分是掌握的重点,只能靠平时,比如音节结构的判断,构词法等等

但你没说更大的。........

即使在出汗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