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2012江苏省高考历史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请告诉我。谢谢你。

1.王国维说:“要想观察《周》,必须从其制度入手。周人的制度和商人们的制度很不一样。最初产生了立子立位制度,产生了宗法制度和丧制,产生了封建子弟制度和王侯制度。”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长子继承制b .礼制丧葬制c .婚姻制d .英雄分封制

2.《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世间万物皆依天下,书以量石。不分昼夜的呈现,不呈现就没有休息。”这段话表明,天皇制的主要特点是

A.朝鲜的统治b .中央集权和独断专行c .世袭继承d .政务繁忙

3.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周必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近日沈存法被人用来调泥铜版抄写,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提到的“沈村钟发”是指

A.造纸b .雕版印刷c .活字印刷d .指南针测向技术

右图为某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拓片。这件文物作为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可以直接说明。

A.秦汉书法与篆刻艺术* * *融合b .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衍生创新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d .宋元草书的放纵

5.“天地虽大,有一念之善,有一良知。凡人虽可为圣贤。”强烈提倡和实践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有

A.程颐b .朱c .李贽d .王阳明

6.自明朝宣德称帝以来,中央各机构间矛盾不断。英宗即位后,慈禧太后任命内阁,让大学士杨士奇起草了一些如何处理这一章的建议,并提交皇帝裁决,使明朝的票稿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

B.最初的内阁是在明英宗时期建立的

C.首相被废除后的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7.在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贸易、建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以下哪一场侵华战争和签订的条约造成了右图所示的城市情况?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8.“乱世佳人,故国满身疥疮,白骨不忍看。三千仁人志士凝肉,磷烟一夜举刀枪。兴绿野求民主,建金陵废帝。义当时如号角,吹散了迷雾,也吹散了现在的朝阳。”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 .辛亥革命c .北伐d .挺进大别山

9.右图创作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中。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这部作品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对五四运动的爆发漠不关心

B.不满袁世凯被任命为临时大总统

C.支持新文化运动

D.对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愤怒

备注:1919刊登的漫画《玩弄手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将军阀段抓在手中,声称“公平对待”,但一只脚已伸入中国山东省,与日军参加一战的借口有关

10.《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Java每月就卖出1000盒左右的飞马。1912赚了4万多元,1913赚了16万元,1914赚了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彻底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产业法,保护商品市场。

C.提倡国货,振兴工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国家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济和贸易总量。

11.1912九月,上海《申报》发表文章说:“西装革履东方人,中国人满身都是,一切都难以形容。”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为主流。b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让中西服饰难以生存。

C.尊孔复古之风盛行,服饰改革之难。d .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装多样化。

12.右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

A.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

B.遵义会议的正确决定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全国* * *结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要使人民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大为改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建立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以下史实直接反映了这一思想。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 .反“围剿”失败后的战略转移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4.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名日本士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俘虏。但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忍。.....7000人的生命突然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不争的事实。1.这个病人最有可能的记忆史是什么?

A.日军攻占上海b .日军进行细菌战。

C.日军杀害南京d .日军占领台儿庄

15.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右翼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拉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布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C.说明国民党军队已经全军覆没。

d标志着全国的彻底解放。

16.周恩来说:“很少甚至很少有人完全生活在一个地方。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大多数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同化,相互影响。”可以看出,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和平等的历史传统b .民族团结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与融合的现实国情d .各民族反对侵略的政治需要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大量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发展历程。以下一套邮票的主题反映了历史事件。

A.三大改造b .第一个五年计划c .人民公社运动d .大跃进运动

18.1956年,观看了著名的昆曲《十五关》两次,并给予了他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某话剧演出发表社论,称赞其“以一剧救一剧”。昆曲在这个时期被“拯救”主要是因为

A.“百花齐放”方针的实施b .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昆曲艺术家

C.“科教兴国”战略d .《论十大关系》的出版

19.经济统计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边的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

B.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促进浦东进一步开放和发展

20.上世纪90年代,台湾省成立了两岸交流基金会,由台湾省当局授权为“唯一处理涉及台湾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机构”。为了便于与其接触和讨论,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最重要的成就是

A.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方针b .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的理解

C.推动两岸全面实现“三通”d .两岸对“一国两制”构想的认同

21.“确立了个人自由的不可侵犯的公民权利,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陪审法院)......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幕可能首先出现在雅典。

A.在雅典城邦建立之初的梭伦改革时期

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22.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以“舶来之王”为题论述了其中一项革命活动。这一历史事件极有可能

A.英国“光荣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议会改革1832 D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23.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西欧的殖民扩张,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右边显示的新路线的直接影响是

A.西班牙通过这条路线发现了美洲。

B.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海岸

C.葡萄牙的殖民据点延伸到亚洲。

D.凭借这条路线,荷兰人成了“海上马车夫”。

24.马丁·路德宣称:“世俗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是为了惩恶扬善。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里毫无障碍地履行职责。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僧侣还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控制他。”对此最全面的理解是

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b .教会有解释《圣经》的权利。

C.消除教皇和世俗之间的隔阂d .国家权力应该高于教会。

25.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决议,为大革命的象征卢梭竖立雕像,授予他“自由的缔造者”称号。卢梭因为他而受到尊重。

(1)主张君主立宪制(2)在人民中宣传主权。

主张天赋人权,主张三权分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65438+2009年的前半个世纪,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革命风起云涌,改革跌宕起伏的时代。欧洲国家在革命或改革成功后,并没有看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感到失望和不满。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的流派如下

①浪漫主义②现实主义③印象主义④现代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十月革命后,苏俄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和分配’,但几年后又觉得‘力所不及’。”为了解决“力所不及”造成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b .采取战时* * *生产政策

C.执行新经济政策d .执行斯大林模式

28.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它的细节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次重大改革中的政策海报。为了执行这项政策,政府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为工作付费的美国”

A.直接发放救灾物资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通过减少耕作和生产来补贴农业。d .建立基本公共工程。

29.当社会处于危机边缘时,改善旧制度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各种危机,于是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主要特点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各种形式的经济区域组织。美国作为成员国参与的经济组织有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欧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判断题

31.中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劳动者创新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A

32.65438+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传播媒体发展迅速。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上海架设,国内第一家电话公司开业。B

3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成就。中美双方一致认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改善关系的基本前提,最终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B

备注:根据教材,这个问题前半部分肯定是对的,后半部分比较难,有争议。很多年前人们教的老教材经典老试题,都有考查角度相似的选择题,如下:

25.1972,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个前提是(D)

A.尼克松访华b .美国接受和平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席位d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所以很多网友认为这个问题正确选择了A,但是根据网上流传的标准答案扫描版,正确答案应该是b。

20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为相对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B

35.俄国的二月革命反对沙皇专制,推翻了罗马诺夫王朝。革命胜利后,两种政权并存。A

三、材料分析(略)

四。问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