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心理学有真题和真题答案吗?

正如所料,它有着深远的影响。

-09心理学考研真题解析

牛年伊始,心理学考研落下帷幕,辛苦了一年的考生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是这次考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什么启示,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工作?著名的心理学考研老师曹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在刚刚结束的心理学考研统考中,相信大部分考生一定很乐意解决千万后顾之忧。毕竟,其中90%是我们杜文补习班反复强调的重中之重。看07.08.09的考题,今年可以说是最成熟的一年,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考察目标。虽然没有到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感到意外的地步,但也可以说是一份测量指标非常优秀的试卷。从这份珍贵的试卷中我们得到了什么?

心理学1统考永远是基础的关键,能力是取胜的关键。

这可以说是我们教学委员会下设的选题专家组永恒的主题。对于今年的一些考研课程,我们在考前就表达了对这些同学的关注和警示。更有甚者,我们甚至要求考生在考前背诵ACT模型等远程知识点。我们早就说过,这些知识点不是不重要,而是不适合做考研题。需要注意的是,ACT是我们AI的核心理论,研究这样的理论至少十年都是妄想。

考研,尤其是心理学统考,基础会占80-88%左右,对于一个考上非重点院校的考生来说完全够用。就今年而言,如果考生能在我们的指导下吃透这些基础,拿到220分左右绝对不是问题。

基础最重要,思想能力也有体现。

今年的题目可以说是历年来可圈可点的,不仅体现在主线上,也体现在我们所强调的各种能力的考核上。比如《赤子之心》的考核,肯定会聚焦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很多主线都体现在我们的试卷上,也有一些题目是结合我们目前的研究热点的,比如“那种情况的智商最接近”,就是用一个比较新的面貌来包装我们的知识点。如果大家对能力感兴趣,另外,老鼠跳台的实验说明了什么,也是我们班反复提到的。再比如一般心智的大题落在情绪、性格、注意力上,这和我们考前预测完全一致。这些题都是比较基础的,所以可以说这些都是考生要努力打满分的题目。发展也遵循我们比较传统的思路,主要是考察基础理论和实践启示。可以说最后一道大题并不太难,大部分同学都能考80%以上甚至满分。统计与计量调查的相对基础是紧扣要点。备考中,这两门课是大家最头疼的。偏向数学的统计学,让大部分考生都忘了。在这里,我们一直告诫考生,不要一头扎进公式的汪洋大海,而要着重理解掌握统计学的思路和统计学的理论核心。这是取胜之道。今年的两种错误和测量错误是我们两门课的核心和重点。实验设计是调查的重点。今年以实验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综合题目对大家进行调查,即给出一组数据或图表要求被试分析相应的实验设计类型,分析变量,解释结果,或者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3具体真题分析,五个简答和论述中的前两个已经全文或类似情况出现在考研打卡班的讲义中,最后大题的形式和类型在冲刺班和强化班以七个模板的形式反复提及。

普通试题

简述情绪、激情和压力的含义和特征

参考答案要点

根据情绪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外在表现,情绪可以分为情绪、激情和压力三种基本状态:

(1)

1,情绪是指一种相对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以下特征:

(1)情绪弥漫。不是对某件事的具体体验,而是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的体验。

(2)情绪的持续时间差异很大。有些情绪会持续几个小时,而有些可能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分)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炸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它具有以下特征:

(1)激情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2)激情往往伴随着这种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在行为。

(3)人在激情状态下往往会有“狭隘意识”的现象,但人是可以意识到并调节控制的。

(4)激情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冲动一过,就会减弱或消失。

(3分)

3、压力是指人们对意外环境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其特点是:

(1)压力与人面临的情境和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2)压力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反应。

(3分)

评分描述开头第一句要给1,三个概念分别给3分,其中一半给含义,另一半给特点。

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普通心理学》第九章“三种典型情绪状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核心点是回答核心概念的含义和特点,难度较小。主要考的是考生的背诵。根据大部分考生的记忆,这个问题相对容易。

第二,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参考答案要点

奥尔波特在1937中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典型代表。根据这一理论,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两类:身份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包括:

1和* * *相同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具有的相同特征。(2分)

2.另一种是个人特征,指的是个人独有的特征。(2分)

个人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1)初级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普遍的特质,影响着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2分)。

(2)中心特征是构成个体唯一性的几个重要特征,约为5-10 (2分)。

(3)次要性状是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性状,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2分)。

分数表示以上各点及含义各2分,***10分。

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理论之一“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的掌握程度。核心点是回答这个理论的五个核心概念的含义,相对来说比较难,主要考的是考生的背诵。

教育心理学部分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

1.自我效能感(self-efficiency)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开展和完成一项活动,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2分)。

2.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

(1)个体已有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成功的经历往往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反复失败的经历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2分)

(2)榜样的力量,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所获得的信息,在自我效能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分)

(3)文字表明,他人的建议、忠告、解释和激励也可能改变人的自我效能感。(2分)

(4)情绪唤起,积极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消极情绪则会削弱自我效能。(2分)

得分表示上述含义为2分,影响因素的每个关键点给予2分。仅回答影响因素要点而未作说明的,酌情扣3~4分。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理论第四章自我效能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点是把握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关键是回答定义和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解释影响因素。难度不高,主要是背和理解。

测量统计部分

简述测量误差的含义、分类及其控制方法。

参考答案要点

(1)测量误差是指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影响。(2分)

(2)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随机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且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2分)

2)系统误差是指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量引起的恒定的、有规律的影响。(2分)

(3)控制测量误差最根本的是实现标准化测试,主要包括:(4分)

1)在测量工具方面,科学编制试题,控制题型的抽样、编制、数量和难度。

2)控制考官的误差,规范测量;

3)科目方面,注意选择合适的科目;

4)控制测量情况,处理意外因素;

5)评分和解释应标准化。

评分说明

如果不说明测量误差的类型,考生只能得到1分。回答3个以上的控制方法,可以得满分。

该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错误的含义、类别以及控制错误的方法的掌握程度。核心点是回答错误的含义和类别以及控制错误的方法。难度适中,重点是控制方法。主要考察考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第二,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和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在统计假设检验中有两种类型的错误-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第一类误差,也称α误差,是指原假设本身是正确的,但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检验值落入原假设被拒绝的区域,从而使我们得出原假设被拒绝的结论。(2分)

ⅱ型误差,又称贝塔误差,是指原假设本身不正确,但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检验值落在接受原假设的区域内,使我们得出事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结论。(2分)

(2)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关系(6分)

α+β不一定等于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α和β不能同时减小或增大。

控制显著性水平,降低犯I型错误的概率。

增加样本量可以同时减少两种误差

提高处理效果可以同时减少两种误差。

评分说明

答错三个以上的关系,可以满分。

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掌握程度。核心点是回答两类错误的含义、关系和控制方法。定义不难,但如果平时不整理关系和控制方法,就难了,主要是考察考生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和深刻理解。

综合问题

1简要介绍了注意力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分别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要点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重加工理论属于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它们都更关注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

1.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是由Kahneman提出的,认为:

(1)注意力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关注的是注意力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活动。

1)注意力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分类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3分)

2)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或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当它被完全占据时,新的刺激将不会起作用或被关注;(4分)

3)输入刺激本身不能自动占用资源,但认知系统中有一种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种机制是灵活的,可以通过意识来控制。(3分)

(2)注意力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举例:熟练驾驶员(交通拥堵与一般交通的不同反应)(5分)

2.注意分配的双重加工理论是Shevlim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将人类的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两大类。

(1)自动加工手段:不受认知资源限制,无需注意,自动进行;(3分)

1)自动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触发,这种刺激发生得很快,不影响其他加工过程;(1)

2)自动加工获得或形成后,其加工过程难以改变;(1)

(2)意识控制的加工是指:由于认知资源的限制而需要注意的参与;(3分)

1)精心控制的加工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1)

2)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的练习,可能会转化为自动加工。(1)

(3)注意分配双重加工理论的一个例子:日常生活中同时做几件事的体验,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5分)

评分显示,上述理论各有15分,其中生活中的例子有5分,理论假设和观点有10分。如果只回答要点而不做说明,酌情扣8 ~ 10分。

2试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皮亚杰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皮亚杰的发展观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根据这个理论,

(1)认知发展的本质和原因是主题通过行动适应客体,他强调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心理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的量变和质变;(2分)

(2)适应主要以两种形式实现,其中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身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强化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适应是指改变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2分)

(3)图式是指主体行动的结构或组织,主体对同一刺激会因为图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2分)

(4)机体通过同化适应不断实现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2分)

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四个连续阶段的特征,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会表现出与前一阶段的本质区别。所有的孩子都会按照这个固定的顺序发展,不能跳过任何一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2分)

(1)感觉操作阶段(0-2)

这个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新生婴儿只有一系列的一般反射。他最初的感官动作很模糊,缺乏准确性和协调性,分不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之后的发展就是组织自己的感觉和行动来应对环境中的刺激。在这个阶段的后期,感情和行动逐渐分化,有了调整的表现,开始意识到主客体的区别。有了对象恒常性的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2分)

(2)操作前阶段(2-7)

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越来越多地使用意象符号来代替外部事物,但他们的文字或其他符号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他们的思维仍然被具体的直观表征所束缚,难以从感知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是一维的,不可逆的,推理往往不合逻辑。(2分)

(3)具体操作阶段(7-12)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具有抽象的概念,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分类,具有思维的传递性和自我中心主义的丧失,因此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就是儿童意识到物体在外观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独有的属性不变。(2分)

(4)正式运营阶段(12-15)

具体操作阶段的儿童虽然可以在具体形象的支持下进行逻辑推理,但不能进行抽象的辩证逻辑推理,即不能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操作。而处于正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推理逻辑。他们不仅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情况,还能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假设情况)。(2分)

3.影响认知发展的四个因素

成熟是指生物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

(2)物理因素是指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的实践和经验。(1)

③社会经验是指社会交往和社会传递,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1)

④平衡过程。平衡是整合上述三个因素的内在机制。(1)

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教学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约着教学,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充分体现这些特征。

比如小学的学科教学要充分体现直觉原则,教学可以很好地结合口头讲解、示范和引导发现体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他已经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概念、抽象和形式逻辑推理,并开始从具体形象的智力运算扩展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使学习以命题形式呈现的概念和规则成为可能。因此,中学教学要适应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的中学生新的认知发展。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我们可以省去具体实践经验的拐杖,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与之前所学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4分)

(2)如何认识孩子

儿童是主动学习者还是被动接受环境刺激的机器,这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应该把孩子视为主动的学习者,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内在因素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来灌输他们。(4分)

分数说明皮亚杰的发展观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本题的重点。如果把“适应、同化、适应、平衡、图式”四个概念、四个发展阶段阐述清楚,可以得18分,影响因素4分,教学建议8分。在阐述理论时,只列出概念但未能说明的酌情扣8~10分,教学建议为其他建议的,理由充分的可酌情加分。

3.三张图表(柱状图),失忆症患者和对照组分别在自由回忆和知觉再认条件下的正确率,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

3)根据三组图表解释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要点

1.本实验的目的是考察健忘症患者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否存在分离趋势。自有记忆测验测量的是外显记忆,而词汇识别对应的是内隐记忆。

与正常人相比,健忘症患者的内隐记忆是否也受到了相应的损害。实验结果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可以分离。(5分)

2.(1)有两个自变量:

一是被试类型,包括遗忘组和对照组两个层次。(4分)

二是测试方法,或者说记忆类型,包括外显测试和内隐测试两个层面。外显测试采用自我回忆的方式,内隐测试采用词汇识别的形式。(4分)

(2)因变量是两次测试的正确率。(4分)

自我回忆测验:正确回忆的比率。

词汇识别测试:正确识别率。

3.ABC三张图分别显示了三种可能的结果:

图A:健忘症患者在两项任务中都明显低于正常人。这说明健忘症患者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损伤,都比正常人更严重。(4分)

b:健忘症患者的外显记忆任务(自我记忆)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内隐记忆任务(词汇再认)无显著差异,即结果存在交互作用。这说明健忘症患者的外显记忆主要受损,而内隐记忆保持完好;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可以分开的。(4分)

图C:记忆任务和受试者的类型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外显记忆任务(自我记忆)中,健忘症患者显著低于正常人;而在内隐记忆任务(词汇识别)中,健忘症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这说明健忘症患者的外显记忆主要受损,而内隐记忆保持完好,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可以分离的。此外,可以看出健忘症患者的内隐记忆比正常对照组要好,这似乎说明健忘症患者的内隐记忆得到了补偿。这进一步说明,我们不能说谁的记忆力更好,而是两组人擅长的记忆类型不同。(5分)

评分说明

问题1需要回答:两种记忆名称,对应的测试方法,失忆患者可能的表现,两种记忆的分离,缺1分扣1分。

第二题,根据自变量、水平、因变量,各给4分,每分2分。

问题3:当ABC的三张图分别显示三种可能的结果时,一方面要说明统计结果,另一方面要说明实验心理学的意义。如有一部分回答不完整,将扣除一半分数。

真题浅析

这道题主要综合考察考生三个方面的知识:

(1)实验设计和分析技能,具体是变量分析和操纵能力。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区别及其实验验证在于掌握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研究方法。

(3)统计结果的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统计图的分析能力,隐含着方差分析交互作用结果的解释能力。

我相信大家都在掌握我们实验的七个模板,这样的题是非常容易解出的。

4考验心理,也考验心理素质。今年选择难,大题易,导致部分考生情绪无法稳定,急躁,可能会对分数产生一些影响。其实我们平时会反复提醒你,考试最后一击是心理素质,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这也给了我们所有考生一个启发。考研就是要坚持,平时复习,考场上尽力答题。这几年的趋势特别明显,招生规模扩大,复试。生死会在一审中淡出,所以尽早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如果你在复试中没有良好的面试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