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 * 30分)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写代码。错选、多选或不选都不计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流派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现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A.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不完整的
B.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简单的
C.机械的,庸俗的,形而上学的
D.形而上学、主观性和不完全性
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是()
A.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庸俗的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简单唯物主义观点
5.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是()
A.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B.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
C.完全克服保守思想
D.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属于()
A.绝对和相对关系
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D.因果关系
7.从动物心理学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脚分工
B.劳动
C.语言生产
D.社会分工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的特点,一是普遍联系观,二是()
A.永恒发展观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客观性和普遍性
B.绝对和相对
C.身份和战斗性
D.可变性和稳定性
10.“杀贼不杀人”“白马非马”。这两个命题的错误在于事物的分离()。
A.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B.个性和性之间的联系
C.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1.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定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自然决定现象的规律
12.有人提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主张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彻底排除偶然性。从哲学上讲,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
B.主观唯心主义
C.庸俗的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有人说:“当你开始有了一个想法,你就没事了。”。也就是说,想法一产生就是行动。这是一种()
A.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知对象含义的是()。
A.认识的对象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知客体是主体创造的客体。
C.认知对象是外在自然中的一切。
D.认知对象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15.概念、判断和推理是()
A.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B.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知识的三种形式
16.我们应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反映。
B.动态反思是模仿和创造的统一。
C.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1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A.食虫植物
B.食草动物
C.微生物
D.绿色植物
18.在人类所有的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同族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意识形态关系
19.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能量系统
B.生产工具
C.存储设备
D.信息传输系统
20.下列对社会意识的理解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社会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过程。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错误的社会意识纯粹是主观的。
D.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21.根据马克思主义,一个国家的本质是()
A.负责社会事务的机构
B.维护社会稳定的机构
C.调解社会成员之间矛盾的机构
D.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构。
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唯物史观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宿命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一对是()。
A.生产力与产业结构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的矛盾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C.按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来分配。
D.按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
25.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
A.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一种妥协形式
B.完善和创新社会制度
C.从根本上改造和改变社会和经济制度
D.从根本上改造和改变社会和政治制度
2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个人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剥削阶级代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7.本质上,科学不仅是知识的理论体系,而且是()。
A.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活动
B.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
C.获取知识的社会意识活动
D.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
28.衡量历史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提高
C.改善自然环境
D.生产力发展
29.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寻求合适的发展机会
D.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
30.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们不受必然性限制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世界必然性和转化的认识
D.人们的自主活动不受任何限制
二、选择题(本大题* * 10小题,每小题2分,***20分)
每个问题中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题目后的括号内填上代码。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不得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它把()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是统一的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是统一的。
32.下列正确说明社会重要性的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用的。
C.物质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物质关系,没有其他关系。
E.社会物质活动决定社会精神活动。
33.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
A.新事物总是新的
B.新事物有新的形式和特点。
C.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E.新生事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34.下列选项中,有一个哲学道理是隐喻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绳子锯木头,水滴石穿。
C.九层平台,从地基土开始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靠近朱者赤,靠近墨西哥是黑色的。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是()
A.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B.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生动、更具体。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需要发展为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36.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地理环境
B.科学与技术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E.国家机构
37.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的是()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动态的反作用。
38.下列各项属于技术和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古代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E.现代社会
39.下列属于交际的社会角色的有()
A.交往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
B.交流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沟通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改变和改善。
D.传播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E.交流有益于人的自身发展
40.***作为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唯物主义有许多基本特征,包括()
A.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其丰富。
b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实行按劳分配。
C.旧的分工被消除,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d人民* * *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大大提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E.国家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管理机关。
三、简答题(本大题***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26分)
41.简述实践的意义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7分)
42.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7分)
4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6分)
44.简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3小题,请选择2小题作答,所有答案只按前2小题打分。12分每道小题,***24分)
45.试描述内外因素的含义及其关系,说明内外因素原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46.说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7.讨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以及这种反作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