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2015
(1)社会因素: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被破坏,皇族衰落,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社会巨变。(回答两分可以得4分)
(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壮大;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公民文化”与西方公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意答三分可以得3分)
(3)内容:欧洲自然科学(或欧洲现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分)
功能: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相互启蒙)。(2分)
(4)新变化:译书范围广,数量多;翻译书籍是为救亡图存服务的;从自然科学到西方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的翻译。(回答两分可以得4分)
试题分析:(1)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出现的原因,答案类似于“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2)“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相当薄弱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阻碍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教材内容可以直接回答;(3)从材料2中的文字看,“向中国介绍天文学、数学、地理、水利等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向欧洲介绍《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内容可以概括;(4)结合材料二、三发现西学翻译有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译著范围广、数量多;翻译书籍是为救亡图存服务的;从自然科学到西方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的翻译。
点评:高考很难从各种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差异;(2)“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各学派所代表的阶级立场;③儒学的发展;④百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表现。同时,比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巨大差异,从而找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也是本课题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