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决这道作文题?“汉语是民族之根”之我见

长期以来,语文课被认为是一门简单的工具课。汉语变得冰冷机械化,没有了生活和人民的感情。文言文教学分为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活用,却忽略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教材中生硬地追求与专题的结合,忽略了很多经典的美文,所以选择了《天论》这篇文章,无论如何也不美。文言文本该是学生与中国古典文化的交流,却成了学生最头疼的工具,不亚于外语。那些推理严谨的议论文,那些生动精彩的人物传记,那些优美的风景速写,都成了待肢解的冰冷尸体。怎么能指望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呢?

学生读一首诗,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修辞手法、思想感情;学生读一篇古文,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当学生阅读一篇优美的文章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这样的中国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这无疑割裂了汉语与文化的关系,也割裂了学生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学生都是相亲相爱的,但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多是口头上的。一部日本漫画让中国很多孩子都知道了《山海经》,这是多么讽刺啊!高中毕业后,一名学生为了在科学课上放松自己,整天阅读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他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更进一步去读《论语》原文。他越读越觉得有趣。他不禁感叹:为什么高中的语文课没有那么精彩?我在想,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感,不正是中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吗?而我们中国教育做了什么?

“民族语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情感的载体,表现了民族的个性和灵魂。”一个简单的汉字,一个朴实的成语,背后是我们深厚的民族文化。

比如“武”字里,武是战争,往往与暴力、杀戮有关。在汉字中,“止战”就是“武”——止战才是真正的“武”,这种爱好和平、胸怀宽广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再比如“九五至尊”这个成语,来源于《易经》中的干卦。六爻之五是“九五”,口号是“飞龙在天”,最高的是“康龙有悔”,因为过犹不及,必有悔。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语文的文化本体。比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将语文教学视为实现民族文化的过程。

比如《鲁兹曾Xi然西华有公仆》这篇文章就出自《论语》,里面包含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解读这段文字时,要注意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孔子最后同意了曾的观点——“春末之人,已取春衣,五六人加冕,童子六七人,浴于释,舞于风,唱于归。”并不是孔子喜欢闲适,而是在曾看来有一种闲适的气度和谦谦君子的风范。而且他的观点其实讲的是修身,是自觉的,是愉悦的,这和孔子提倡的先修身,再理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由此学生会意识到,在高喊“为他人牺牲自己,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口号之前,首先要从自身修养做起。这样的课文说多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越来越有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维护。

学生读一首唐诗,可以读出唐人的精神,感受到优美的音韵;学生读一篇古文,可以读到生动的思想,感受到朴实中的博大;当学生读到一篇优美的文章,读到灵动的内涵,进入审美的世界……这就是语文课,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