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德育过程

又到了紧张的考试阶段。大家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我特意收集整理了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德育过程,希望能帮助你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

道德教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的过程。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的过程。具体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影响,以达到预定的德育目的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道德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定社会道德教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人和群体,他们都是道德教育的对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当他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他就是道德教育的对象;当他接受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并对其他道德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时,他就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用来形成受教育者道德的社会思想政治规范和法律纪律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培养和内化的对象。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的教导和说教与受教育者的修养的互动活动的总和。它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的。教育者用一定的德育方法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用一定的德育方法学习、培养、内化德育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的传道授业和受教育者的修身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受教育者道德品质预期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由于这种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社会思想政治规范和法律纪律道德规范不断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了道德教育的内容,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这是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社会化或再社会化的一定过程,是社会思想道德继承与传承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道德认知是人们对行为规范、是非善恶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影响情绪、强化意志、采取行动的基础。道德信仰是道德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只有深刻的道德认知和不可动摇的观念,才能产生道德信仰。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了实现某种道德行为而体现出来的一种执着精神。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觉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一定的道德认知、情感、道德和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发展的内在矛盾和斗争,具有多样性。

道德教育的要求与受教育者当前思想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教育者的德育要求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道德状况提出的,一般高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所以这种要求会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道德状态相冲突。这种内在矛盾运动成为思想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矛盾也是多样的。比如,当家庭、学校、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不同或冲突时,受教育者就会感到困惑和迷茫。此外,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矛盾,即知、情、意、行等各种心理因素之间的矛盾,也是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种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特征。

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交往和活动形成的。与同伴的活动和交流是道德发展的主要环境。成人、教师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活动和思考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学生才能全面深刻地获得道德认知,规范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培养尊重、关爱、合作的品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参与社会生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对社会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自己的情感体验,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体验教育”已成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和亮点。主要是指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教育。

(四)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改进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学生的成长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需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