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和高考,你有哪些辛酸和泪水?

没有大四那一年令人惊讶的转折,没有最后一搏的豪情,也没有值得流传的传奇。但我确实在沉重的压力下一步一步向前,在命运的博弈面前疲惫不堪,放弃了坚持几年的梦想,失去了支撑自己的力量。好在我问心无愧,在磨炼中成长。

经历了高三,心态成熟了很多。我理解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句话:坦然得到,淡然失去,争取,顺其自然。我之前无数次想象过被北大录用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在看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后,在接到招生组的电话后,在收到无数的惊喜和祝福后,在6月22日的夜晚,我至少会声嘶力竭地唱一首《夸张》来纪念我的高三,至少会拿起我写的笔记和日志,加上一句“PKU GETED”的结束语。

但是没有,没有疯狂或幸运。当时真的是凌晨零点,当时我日日夜夜想了几百天。刚刚给我最尊敬的学长打了个电话,听听她接下来几天要注意什么。然后我看着我妈坐在床上强颜欢笑,提醒我爸在阳台抽烟,我姐还在睡觉。然后淡定的回复所有来电,稍作休息后,马上坐车6个小时去母校高中参加大学招生会。开始回应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挑战、邀请;作为班长,考虑如何在不为难任何同学的情况下,立即组织统计工作。

既然这是我用努力和运气换来的荣誉,我就心安理得,没有任何狂喜和惊喜,坦然接受就好,就像三个月前刚学会淡然面对失去一样。

我在一个高考压力特别大的省份读书,却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清北梦。省内每12个月纯高考招收9名左右理科生,清北生源多来自竞赛和有竞赛背景的自招。高一的时候,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资料。我以为凭自己的成绩,连高考都够进全校前五了。最后,我和博雅一起带领梦想,经过一番权衡后决定放弃比赛。

学竞争大概没有什么对错,但单纯从决心上讲,我当初的判断依据和考虑完全是不成熟的,是错误的,我一直很后悔。但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在15的年纪,能有勇气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判断,不让别人推他。即使判决本身很粗糙,我也不后悔。

学习竞争的缺失直接造成了我看着朋友,看着不喜欢的人,看着不认识的人,看着身边的一个人走到清北或者高三开始掉线。压力顿时倍增,但我咬紧牙关没有说出来。同辈压力?是这样用的吗?

以后因为缺乏扎实的基础和扎实的心态,高三一开始成绩就开始一落千丈。从之前的第一个年龄,下降到前十,前二十,前三十,最后稳定在三十左右。我们学校按成绩排考号,前30名是一个考场。我开始跌出考场。我开始逐渐感受到周围人的质疑和嘲笑,开始担心以前需要用言语捍卫自尊时不需要担心的文科名额。以前领先我30-40分的人开始领先我30-40分。我尽了最大努力,但我看不到任何改善。

高三下学期,有一个精英班,年级24人。当时我的综合排名已经从原来的第一被拉到了20多名,我就这样挤入了那个班,等着更多的压力加在我身上。一次次考试失利,我的清北梦早已摇摇欲坠。由于缺乏有分量的竞赛奖项,我的自招只能卡在比我的标准差无数倍的交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