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南的《论语》观

不要让权威禁锢了你的思想。

“孔子说:不如与时俱进,不是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无知而不满足,不是君子吗?”

每每看到这些,我就想起小时候上课跟着老师,一丝不苟地读孔子的经典。我很谨慎很听话,大部分同学也是,所以老师翻译了,我们记录了,班级很平和。解释考试中的“孔子”,大家的答案都一样。

读了南《论语》开头的“学”的前几页,发现这三个耳熟能详,一度被人不屑一顾的“子曰”,其实以前从来没有理解过它的真正含义。“时不时的学习,不是吗?”要学习,就要随时随地有思想,有徒弟,有经验,有自省,这就是学习。开始自省并不容易。如果你慢慢取得了一些进步,你就会感兴趣,就会快乐。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可能没有人一辈子都知道,但是孔子说,只要有知识,自然就有知己。于是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我不开心。”在我孤独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音来了,我很开心。而“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不可多得的形容知己的词。第三句,“不知道也不关心的人,不是君子”,也就是说,学了,甚至一辈子都没人知道的人,也是“不关心”,不抱怨。

孔子也说过,“没有朋友的人,不如自己”。中学第一次听到这个的时候,当时很惊讶。我只交了比自己强大的朋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世界上就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先生不是势利眼吗?其实我误会了。主人的意思是“尊重”你的朋友。在你自己眼里,他们都做得比你好。还有,就像民国时期佛教大德篆刻大师说的“众生皆是菩萨,我是唯一的凡夫俗子”。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孔子的智慧有多少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嘲讽了。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辉煌。虽经董仲舒篡改,直至朱注释统一其思想...到今天的大师、教授和专家...大多数人不知道它的真实面目。明朝以后,朱家尖皇帝下令以四书选名,必须采用朱的注释。因此,在过去的六七百年里,所有的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局限于“朱的孔子思想”。换句话说,明朝以后的人都是为了博取功名而在他的思想里打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六十年了。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兴起,留下来的经典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人们开始重新诠释祖先的传承,先贤的智慧,国学之人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以一颗赤子之心尊重每一位学者和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认真研究,社会进步从何而来?但我们不必步他人的后尘。今天是声音,我们崇拜,明天会有人出来反对,我们会迫不及待地追随。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所谓从众,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和迷信权威是对自己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孔子生活在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真正的孔子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他的思想永存。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只能推测和研究。对与错都取决于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交错的芦苇,但即使是芦苇,我们也应该是思维的芦苇。读了南怀瑾先生的《研究心得》,我突然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味道,体会到了诠释传统经典的独特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谁也禁锢不了它,思维可以在碰撞中产生火种。

对《论语》的思考

《论语》是南先生对《论语》的诠释。整本书都在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包括政治还是学习,都是建立在做人的基础上的。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人。我可能对《论及不切》这本书理解不深,只能写下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中经常提到的“君子”和“小人”,有一句话让我有特别大的感触。“小人有错必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洗白错误”。有些人总是喜欢找借口和理由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君子错了就承认自己错了。所谓君子误如日月食。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偶尔会出现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黑影。不过一分钟就过去了,还是会亮的。君子不惧过去,自己也不要隐瞒。错了就老实说错了,大家都看得到。这才是君子风度。但现在我明白了,相反,人们仰望他的光,就像月亮和太阳一样。当我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君子还是小人?我能坦诚面对我的错误吗?不,我没有。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错判了一个同学的时候,因为我是老师,所以不好意思或者说不肯蹲下来跟孩子说对不起。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老师在教育我们的孩子要诚实,不要说谎,但是老师自己却无法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孩子怎么能这样呢?学习当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勇敢地说“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还是孩子尊敬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的“无德无信”。比如看到别人做好事,一定要心存敬畏;看到人家有好画,我也欣赏;我在读书的时候很高兴看到了一些道理,但是我们遵循了吗?不,这才是“缺德”。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我们服从真理,我们敬佩别人做好事,但是我们自己做起来却没有那么积极,发挥不出来。我们的人生阅历,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性格和脾气来了,就不在乎这个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诚”不实际。换句话说,我没有人生观,没有中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缺乏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写的三年计划。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迷茫:我应该如何定位自己,我的目标在哪里?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法国一家报纸曾经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只允许救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据说本报收到了上万个回答,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甚至有人写了上万篇论文解释为什么要选大。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梵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我们的岩石女士。大家相持不下,谁也不肯接纳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了离出口最近的一个。”

原因很简单。万一着火了,到处都是浓烟,根本看不清挂在那里的是哪幅画。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相信的那一个,很可能在你找到那幅画之前,你就已经葬身火海了。而抢离出口最近的,虽然不是最值钱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了,只要一幅画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差不了多少,尤其是当别的画化为灰烬的时候,这幅就算再普通也变得不一般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一定是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个要走的方向,努力做到贤惠博学。

对《论语》的思考

读南怀瑾的《论语》,让我想起汉纳兹阿尔文的名言:“人类要想在21年实际生存,就必须回头看2540年,学习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与人的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做一个详细而精炼的透视。《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明确告诉我们:《论语》讲究的是做人,怎样做人。南先生用自己的理解翻译了《论语》,展示了孔子的人生态度,教给了我们一些道理。

在我之前的概念里,“读书就是学习”,有学问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学者。我从《论语》上看,找到了答案。我之前说的是错的。至于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应该说只能是“见多识广”;至于那些写得好的文章,这个人文学不错,也不能说博学。至于学习,即使你一个字都不认识,你也可能是有学问的——做好人,把事情做对,绝对正确,绝对优秀,这就是学习。

从学习中,我能感受到孔子屹立于世的态度。“子曰:弟子进则孝,出则幼。他们真诚而信,他们爱大众,但他们善良而有余力,所以他们可以学文学。”

我懂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孝子,“做弟弟”就是在外面可以对朋友,对社会,对普通人友好,对国家,对世界展开全面的爱...记得有人说过,看一个人能不能和你交朋友,首先要看他在家里是不是孝子。这就是“入时孝”。如果你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做不到,更别说在外面,你怎么能做到?和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也是如此。同事也应该是“兄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教师要讲友爱团结,才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爱学生,教书育人。

《真心相信》也提到了人做事要非常谨慎。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要守信,为人处事也要谨慎。人和社会之间的一切都要守信用,要答应别人怎么做。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好老师。同时又是“包罗万象”。拥有伟大的心灵,一个人就能爱别人。在学校里,对学生的情分和爱是可以扩大和填充的,他可以像爱自己一样爱整个世界。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他就能“与人为善”,亲近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与人和谐相处,他就能“有余力则博采众长”。也就是说,你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一个好人,你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心情和精力去“研究文学”。热爱文学的人会是作家,热爱科学的人会是科学家,热爱艺术的人会是艺术家,以此类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了第七篇《舒儿》,有一句:“富可求,虽是挥鞭之人,我也行;你要不到,就按我说的做。”进一步,我可以理解孔子当时对财富和金钱的理解。

孔子告诉我们要追求财富,这非常符合我们的现实思维。如果人人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按照孔子的说法,只要能挣钱,做什么都可以,但是要有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我们应该有信心赚到钱,但我们不应该害怕艰苦或努力工作。现实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更上一层楼。这个时候,我们要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守住道德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他的房子下面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掉,他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些青铜器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把青铜器交给了国家。用孔子的话和这个小故事,我觉得一定要对财富保持清醒的认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教师的工资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与金钱的关系,为社会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理念相似、志同道合的人,排斥其他异类。如果你想和善良大方的人交朋友,你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可能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的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文明人是不容易的。正因为这是一个很高很难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一直在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还小,但我们也要为他们着想。当你要求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想,你做了吗?然后要求要孩子,所以你要自己示范。俗话说,“播种一个行动,你将获得一个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你将获得一种人格;播种一种人格,你将获得一种命运;播种一件好事,你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播种邪恶的行为,你将得到一个坏的结果。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争物”。“狮子是百兽之王。为什么狮子能成为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非常尊重和认真,所以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他会用尽全力,绝不放松。当狮子抓到一只小老鼠时,他也会用尽全力。狮子的这种精神就是,无论大小,他都不敢慢下来。不要以为做一件事很容易,不管这件事是大是小。如果你觉得容易出问题,也就是说,你怎么能太狂妄呢?”这就是狮子,认真对待一切。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事实上,大多数事业有成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小事。所以对于脾气暴躁的我来说,我要做一只“狮子”,把每一件事都当成大事来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最后南先生说:“一切从做人开始。人生无论做什么——做官、经商、做学问、做平民,都得做人。事业的成败有不同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永远做个男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有时候,为了在工作中贯彻计划,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一个哲学家会出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要说服他。所以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一些哲学,这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的粗浅看法。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他们,但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是一种状态,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