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的衍生工具——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和商业场景的区别
一、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
1.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是使用最广泛的术语。商业模式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目前这个名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谈到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时候都会用到商业模式。目前,商业模式的定义仍然没有权威版本。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定义,包括国内创新商业模式理论体系创始人李振勇先生的《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一书,国外商业模式画布法创始人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尔德(Alexander Osterwald)都试图给出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生成中的定义。
目前公认的定义是: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能够使企业运行的内外部因素,形成完整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体系,通过最优的实施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该体系达到持续盈利的目标。
一般来说,商业模式是描述一个公司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理论模型。用最直白的话解释商业模式,就是描述企业如何赚钱。
2.商业模式的作用
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如何赚钱,在企业众多管理模式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出现,价值链的拆分重组,新的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的出现,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新的商业方式。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企业的商业模式都差不多,一般知道是什么行业就知道怎么做。现在企业的商业模式千差万别,同样的餐饮、快餐或者高端商业模式必然不同。一个企业已经不可能靠单一的产品或领先的技术来盈利,更不可能靠单一的理念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一个企业要能生产并持续盈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和整体的力量,这就是商业模式的作用。因此,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这也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
3.商业模式的本质
试想一下,生产IPhone的苹果根本不生产手机。垄断打车市场的滴滴没有专车;最大的餐饮平台是饿了么?没有餐馆。这些商业模式都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每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都意味着一种创新和新商业机会的出现。谁能先抓住这个商机,谁就能在商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即把握企业面临的机遇,满足客户的需求,明确企业的盈利模式。所以商业模式是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的核心本质。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需要准备一份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本质上是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描述,需要交代清楚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需要的投资等等。只有清晰合理的商业模式描述,才能真正打动投资人去投资。
4.商业模式的描述
描述商业模型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最流行的是通过模型来描述商业模型。用模型描述业务模型,主要是将企业中涉及的业务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模型,即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概念化和抽象化。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勾画出商业模式的整体和系统的视图,还可以将商业模式中涉及的所有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理清元素之间的关系。
目前主流的商业模式是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尔德(Alexander Osterwalder)和伊夫·皮涅尔(Yves Pigneur)在《商业模式生成与价值主张设计》中提出的商业模式画布理论(business model canvas theory),用9个不同的模块描述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
业务模型画布的九个模块定义如下。各模块关系见图1。
图1业务模型画布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模式的目的是让企业盈利,但也有一些组织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是盈利。比如红十字会,对于这类组织或企业,仍然可以进行商业模式分析,但此时价值侧重于实现组织和企业的使命和愿景。红十字会的核心价值大致可以概括为:尽可能安全、快捷、方便地将收到的捐款送到最合适的人手中。所以对红会商业模式的分析,包括客户、合作伙伴、渠道,都要围绕这个核心价值。
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
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在一些文献资料中的另一种表述,其定义和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更准确地说,英语中多使用“商业模式”这一短语,从字面上翻译成“商业模式”更准确,但汉语中的大多数词汇都翻译成“商业模式”,所以我们只需要知道“商业模式”=“商业模式”。
三、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
商业模式是企业从全局和整体上对所有商业要素及其关系的定义和分析方法。商业模式是局部的、单一的,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商业要素的分析。比如企业的采购模式,有些企业采用的是集中采购模式,量大要求招标,量小要求比价。这些措施对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质量有很大作用,但不能决定企业的整体收入、支出和利润,所以我们称之为“采购业务模式”而不是采购业务模式。
类似的商业模式还有很多,比如研发领域的集中研发,和很多地方的研发机构协同研发;采购领域的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生产领域的自主生产和外包生产;销售领域的直销和分销;财务领域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IT领域的外包和集中化都是不同的商业模式。
第四,商业场景(business scenario)
业务场景是一种针对具体业务或流程的分析方法,主要关注某一类业务或某一组流程在特定环境下的运行逻辑。
之所以采用业务场景分析流程,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产品类型,甚至同一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例如,对于同一产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或时期,制造过程可能分为按订单生产、按库存生产等。因此,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不同场景的分析,以便验证流程的合理性,并结合业务场景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架构设计中,业务场景还可以验证业务架构中业务组件(CBM)的粒度和准确性。通过定义业务组件的服务和接口,将不同的业务组件通过接口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业务组件运行的业务场景。业务场景首先描述所有相关业务组件的大图像;其次,如果存在无法连接的业务组件,或者业务组件的连接跨越了不同的层级,说明业务组件的范围或定义不够准确,从而对业务组件进行校对和验证。
对于业务组件的业务场景设计,首先要明确定义业务组件的要素,即目的、活动、资源、治理和服务。在准确描述业务服务中的输入输出数据内容、接口形式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接口将不同的业务组件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业务组件运行逻辑关系的场景图。业务场景连接图见图2。
图二。业务场景级联图
特别是业务场景,主要目的是分析企业业务运营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验证业务组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允许业务场景的串联过程带有TO-BE的颜色,便于标记问题和提出差距。
往期精彩回顾:
企业建模理论与方法
建筑建模的十三个基本原则
数字化转型的六个关键成功因素
如何设计从“0”到“1”的业务架构
让大象变得敏捷
系统设计的一些原则
用企业架构的战略关系模型把组织的战略目标从“口号”变成“干货”
TOGAF9.2升级点简介
建筑应用实践——数字化组织(企业)建模的思考
企业架构的建模过程
业务应用数据技术架构的正向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