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用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加上“着”、“之”、“所”等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用“着”结构将定语后置。

这种定语后面有一个特殊的标志,总是以助词“着”结尾。例如:

①而大势可拒操,长江。(赤壁之战)

——况且,将军可以依靠有利的形势来抵御曹操,那就是长江。(“大势”是中心词的补充功能,使属性更加突出。以“着”结尾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大势可拒操作”的意思是“大势可拒操作”)

②在今天的成都-高淳、陕西-大建,大地屹立,移步百尺,巍然屹立,却也具体而渺小。(雁荡山)

——“具体而含蓄”是“雁荡”的定语。“雁具体而微小”的意思是“雁具体而微小”。

③求助可以报给秦朝,不可以。(《廉颇蔺相如传》)

——我想找一个能回秦的人,没找到。(“求人可报秦”就是“求人可报秦”)

(四)四方之人,必行殿礼。(《勾践灭吴》)

——“四面八方的人来”,也就是“四面八方的人来”,意思是全国各地的人来投奔越王,都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

(2)借助结构助词“之”,将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比如:

(1)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如果你远离江湖,你会担心你的丈夫。(岳阳楼的故事)

——即“高庙”,远离江湖。“身在高庙,忧国忧民;远居江湖,忧国忧民。

(2)蚯蚓相对于它们的爪牙没有优势,但是它们的骨骼和肌肉都很强壮。(《荀子劝导》)

——即“蚯蚓无利之爪牙,强筋骨”,译为“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3)用“着…着”或“儿…着”的结构表示定语的后置。比如:

①石头是响亮的,哪里也是。(《石钟山的故事》)

——到处都是这样因为撞上了一块发出铿锵声的石头。(头字“石”后加“之”字,稍作停顿后进一步强调属性“响亮”,“声音响亮的石”即“响亮的石”)

(2)四、天下穷人无告。(《孟子·惠亮·王霞》)

——这四种人都是无处申诉的穷人。在中心词“穷人”和定语“无控告”之间插入“和”,以突出“无控告”。“世界上没有抱怨的穷人”是指“世界上没有抱怨的穷人”)

(三)全国听话的游客,都乳房也。(《勾践灭吴》)

——没有一个出国旅游的年轻人不给他吃的。在中心词“国家听话的儿子”和定语“你”之间插入“之”,突出“你”。“国家的听话的旅行者”的意思是“国家的听话的旅行者”)

(4)大阉割之乱,讨好士绅却不易实现其野心,四海之大,有多少人?(《五墓铭文》)

——用“不能轻易确定”修改“士绅”;“大”修饰“海斯”,都是定语后置。“君子能抗其志”,就是“君子能抗其志”,“四海之大”,就是“四海之大”。

上面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能后置。一般来说,有些修饰性定语是有这个后置的,领属属性的定语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比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是“咸阳之秦”;《蛇鳗之洞》不能说是《洞中蛇鳗》。

(3)量词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量词或数词可以前置作定语,这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也可以后置,和现代汉语相反。例如:

①取魏县,牛十二头。(《菜肴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头礼,再用十二头牛犒赏军队。(乘:四,数字,不是后置,“十二”放在奶牛后面)

(二)比至陈,车六七百,骑一千余,卒数万人。(《陈涉家族》)

句中“车”、“骑”、“卒”都是中心词,量词“六七百次”、“一千多人”、“数万人”都是后置的,以突出属性。

(4)“所”字的结构用作定语。例如:

积怨如怒浪(序)

长期积累的(对清朝统治者的)怨恨和愤怒,就像洪水冲出沟壑。

(“怨”是中心词,“积”是“所”字的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