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构思技巧

高考作文构思的实用技巧

作者/焦文林

“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由于考场作文的特殊性,立意必须符合命题人的生活要求。这就需要考生抓住作文题的精髓和作文材料的核心,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文章的主旨。

下面,我就结合实例谈一些构思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实用技巧1抓住关键

测试材料的关键词是揭示材料中心、包含命题人设定的思路范围的词语。记叙文材料中的比喻句、议论文、开篇和结尾句、议论文材料的观点句、抒情材料的结尾句,往往是我们要搜索的关键词。

应用示例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2高考大纲卷)

周末,我放学回家帮忙干农活。今天春雨下得很大,路上泥泞不堪。我挑了一担秧苗,在湿滑的田埂上走了几步。我心跳加速,双腿颤抖,担子摇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我妈在地里种水稻,看到我的尴尬。她大声喊道:“儿子,把你的外套和鞋子脱下来,再试一次!”"

我脱下外套、鞋袜,卷起裤腿,再次扛起担子。咦,我突然觉得脚下有了安全感,担子轻了,就赶紧把小苗捡起来给妈妈看。

妈妈说:“不是你挑不动这个担子。你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下外套和鞋袜,你就摆脱了不必要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文体,拟好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不要抄袭,也不要照搬。

概念示例

担心摔倒,担心弄脏衣服,不注意,自然就摘不好苗了。脱下外套和鞋子,你会少一些烦恼。自然你的脚就稳了。可见,只有放下重担,轻装上阵,人生才能成功。

(广西考生“放下包袱,收获成功”)

技术欣赏

记叙文材料和议论文句子往往是关键。“议论文”可能是故事中人物对现象和人物的评论和看法,也可能是命题人对现象和人物的评论和看法。一般出现在叙事材料的结尾。在材料的最后一段,妈妈的话“去掉不必要的顾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考生可以用这个思路写出契合题意的文章。

考生作文巧妙地引用了材料的关键句子,提出了“放下重担轻装上阵,人生才能成功”的观点,抓住了题目考查的关键。

实用技巧2净化人格

讲故事的材料,如果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或者其他人物的评价,提出者的提示等来净化其人格精神。,可以是诚实、善良、慷慨等高尚的人格,也可以是虚伪、自私、嫉妒等人格缺陷。考生作文意在表达对某一人格的看法,主要目的是符合题意。

应用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历尽艰辛寻找宝藏,终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一种可以散发香味的植物,却沉入了水底。他想这一定是个宝藏,于是信心满满地把香木运到市场上去卖,但是没人管。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完。一开始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最后改变了主意,把香木烧成了炭,很快就被抢空了。他很高兴,回去了。(高考作文)父亲泪流满面。原来,年轻人烧成炭的香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沉香。只要你切一块,磨成粉,它的价值就会超过一车木炭。

需要对素材有全面的了解,但是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构思构图。独立确定概念、风格和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意思,也不要照搬。不要抄袭。

概念示例

明代泰莎中,胡有联日:“你有恒,为何要夜睡夜起?”最没用的就是受冻十天。”其中,真意溢于言表: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坚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坚持的力量来自信念和意志。正是对目标的坚持,才有了默默走过第一步漫漫征途的动力。”不积小流,不成河海”是坚持的果实。(李晓伟《因为坚持,所以收获》)

技术欣赏

材料具有讽喻性,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如果用“净化人格”的方法,会更直接,更符合材料的精神。这个原本拥有价值不菲的沉香的年轻人,因为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而抛弃了自己的沉香,表现出“没有自信”、“无法坚持既定的信仰……”“浮躁”、“急功近利”等性格缺陷。正是通过材料,李晓伟的文章从积极的角度看到了年轻人“不能坚持自己既定的信念……做事轻率”,树立了“因为坚持,所以有收获”的观点。

实用技巧3破解隐喻

确定比喻意义是比喻材料构成的首要任务。而要确认它的比喻意义,就必须联系材料的内容。

应用示例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己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诗)。(2012高考上海卷)

人往往会放弃心中闪现的微光,只因为那是自己的东西。然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认识到了他们已经抛弃的那一丝曙光。

概念示例

不经意的奇思妙想往往比深思熟虑更有创意,更新颖。人们并不在乎脑海中闪烁的光芒,甚至不去关注这个看似“不劳而获”的产品:人们看重的是那些谦虚的想法和观点,以为这才是社会进步的正道,但事实是什么呢?

(上海考生《把握黄昏,勇敢行动》)

技术欣赏

材料是说明性的,关键词是“心中的微光”和“放弃”,但材料本身并没有指出“微光”的含义,所以立意的任务就集中在“微光”的含义上。

根据下面这篇文章“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认识到被自己抛弃的微光”,说明“微光”是已经在头脑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东西——无足轻重的、微小的、美好的、独特的灵感、精神、品质、美好的思想、理想等等。由此可以确定以下意图——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珍惜独立的精神,放大心中的善念。

考生们一门心思把“微光”理解为“奇思妙想”,批评人们忽视了这种有价值的“奇思妙想”。第一段明确提出了契合问题意思的观点。

实用技巧4辨别关系

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用“他”、“他”等词连接。要着眼于概念之间的关系,辩证地思考分析。

应用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高考江苏卷2012)

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长途跋涉的儿子赶制衣服。出发前,缝了一针,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破损。——孟郊

为什么我经常流泪?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中,有一种清晰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洪流一样飞泻而出。你甚至不需要听他们的声音。从他们的眼神和行为中,你可以看到,生活从来没有像你身处困境时那么伟大,那么充实,那么快乐。-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主决定;2角度选择;(3)除诗歌外,文体可选。

概念示例

生活的蜘蛛网是由两条紧密交织的丝线编织而成的:担忧和爱。它经过时间的沙漏,不带一丝灰尘。.....当悲伤和爱携手并进时,那是世界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因为担心因为爱而深沉,爱因为担心而温暖!

(江苏考生《烦恼与爱》)

技术欣赏

写这个题目最基本的要求是,文章内容必须涉及“忧”和“爱”两个方面,并能把两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坚守这两点,明白“忧”是由“爱”而生,“爱”是因“忧”而更强。

考生在笔头提到了“烦恼”与“爱情”的关系,故事之后有了更明确的抒情阐述。

另外,单字组成的作文题要按照字典解释或者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意思来写;在由带修饰语和限制性词语的短语组成的作文题中,在注意中心词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修饰语和限制性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