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快题08的设计灵感被分解成几个部分。

设计从一开始就从整个校园审视建筑学院的设计,使之成为校园的“城市客厅”,服务于全体师生,而不仅仅是建筑与设计学院;因此,建筑内公共空间的交流和享受成为设计的重点,而如何在满足两个学院日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服务于全校师生是设计理念的出发点。

设计用“微社区”的隐喻来包容和丰富这一过程,将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一个小“社区”。鱼骨平面布局通过植入建筑中部的五层中庭空间作为社区中心,将公共空间从中庭延伸到建筑的各个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 * *享受空间网络。

入口中庭作为整个校园的“城市客厅”,面向全体师生开放。观光电梯和悬梯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可以自由出入教室和活动场所。

三层大台阶不仅满足大量人群日常生活的垂直交通,还可作为高校公共讲座和报告的开放式“多功能厅”,可同时容纳800人进行活动。顶部的玻璃天窗经过铝方过滤,将柔和明亮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正门的轴线通过南北两端的透明玻璃幕墙延续,成为一条视觉走廊。

建筑被校园核心绿化景观包围,比较空旷。借鉴中国传统弄堂空间尺度,营造宜人的室内外交往空间。两层条形建筑之间形成6米宽、10米高的弄堂空间。黑色花岗岩平行外墙的横向肌理延伸到整个地块的场地和景观设计,交流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相对于下面两层比较厚重。

上面两层采用纯白铝板,以轻质高强度的白色UHPC作为东西方向的竖向外遮阳,形成悬浮式的轻质条形体。六个大型柱廊从顶层垂直向南校区的主入口倾斜,加强了建筑体量,并与主入口的视觉形象相呼应。

建筑位于校园核心绿地,本身就是校园南北轴线景观的组成部分。景观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建筑“隐藏”在整体景观中,成为校园南北与东西的连接枢纽。南北方向的师生通过中央入口中庭——城市客厅,紧密连接南面的中央绿地和北面的景观湖。

东西向由三条“小巷”直接相连,室内外无缝衔接;通过南北入口的室外大台阶,可以直接到达二楼的弄堂景观屋顶,通过室外穿越整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