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
/s/blog _ 62c 3d 0 AE 01011cn 5 . html
二、2012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相关介绍。
目录
前言
一、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二、天津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构成1。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效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4分
模块1言语理解和表达
模块测试情况总结7
第1章选择单词填空8
命题分析和问题总结8
选择单词填空并解决问题8
第一节实词辨析9
第二节16虚词辨析
第三节成语辨析19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24
第二章片段阅读29
命题分析和题型总结29
片段阅读解题技巧29
第一部分:一般主题30
第二节态度和观点35
第三节意图推断问题37
第四节细节判断问题40
第五节句子理解第44题
第六节衔接排序问题46
第七节题目填写问题51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52
模二的数关系
模块测试59总结
第一章数量关系概述60
命题分析和题型总结60
数学运算解题技巧60
第二章数学运算63
第一节计算问题63
第二节方程问题64
第三节行程问题67
第四节比例问题70
第五节几何问题72
第六节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75
第七节排除原则和搁置原则76
第八节边缘问题78
第九节初等数学问题81
第十节其他问题84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88
模块3判断推理
模块测试92总结
第一章图形推理93
命题分析和题型总结93
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93
第一节样式类图形94
第二节数量类图表101
第三节位置图形110
第四节通用图形116
第五节折叠和拆装分类图形123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125
第二章定义判断130
130题的命题分析与总结
明确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技巧130
第一节关键信息类131
在第二个季度,它被代入定义类136。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140
第三章逻辑判断145
命题分析及问题汇总145
逻辑判断解题技巧145
第一节:真理命题146
第二节复合命题150
第三节三段论158
第四节模态命题164
第五节逻辑基本定律166
第六节逻辑论证170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178
模块4常识判断
模块考试总结184
第一章政治常识185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85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87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191
第二章法律常识194
第一节宪法194
第二节刑法和刑事诉讼法199
第三节民法203
第四节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207
第五节公务员法212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217
第三章经济常识220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20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222
第三节宏观经济224
第四节国际经济227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232
第四章人文历史常识236
第一节中国历史236
第二节中国文化242
第三节世界历史与文化248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251
第五章中国的国情
第一节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254
第二节行政区划、人口与社会257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262
第六章自然、科技常识264
第一节自然现象264
第二节高科技及其成就267
第三季度新中国科技成果271。
第四节生活百科274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278
模块5数据分析
模块测试280总结
第一章数据分析汇总281
第一节命题要点281
第二节我经常考统计术语283
第三节实用速算技巧285
第二章题型分类
第一部分文本数据288
第二节表格数据295
第3节图形数据301
第四节混合数据307
本章高分专项训练315
附录
第一章数字推理323
命题分析和题型总结323
数字推理解题技巧323
第一节基本顺序和基本方法324
第二节多级序列326
第三节多重系列327
第四节分数系列329
第五节电源列330
第六节递归序列332
第7节图形编号数组333
第二章类比推理334
命题分析和问题总结334
类比推理解决问题的技巧334
第一部分设置概念类334
第二节逻辑关系类336
第三节其他关系类337
摘要
前言
一、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2011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0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国多省市联考采用的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相当,但在试题顺序和考试内容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突出联考特色,摒弃地方色彩。
2065 438+01 4月24日天津参加上半年全国多省市联考。这是天津连续第三年参加多省市联考。2010天津公务员考试与湖南、江苏、云南、海南、重庆、宁夏、辽宁、内蒙古等13个省、市、自治区联合进行,2009年天津公务员考试与陕西、湖北联合进行。在联考范围越来越广的背景下,天津很有可能会继续进行联考。一般联考试卷中不会有一些地方特色的题目,所以考生可以重点准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个模块的基础题。
2.跟上国考步伐,取消数值推理。
2011联考的数字推理部分,只考查了10的数学运算题,没有出现往年经典题的数字推理。这个变化是延续了去年国考的风格。传统的数值推理更类似于逻辑判断的思维形式,而数学运算侧重于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管中窥豹,可以观察到联考命题趋势的微妙变化。
3.题目设置严格,放弃类比推理。
2011联考的另一大变化是,判断推理部分由原来的四道题缩减为三道题,完全放弃了类比推理的考查。从我们这些年对试题的研究来看,类比推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路的多样化应该说是类比推理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从逻辑和思维的发散性考察考生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题目的多角度,容易导致答案匹配不严谨。所以很多考生认为类比推理的形式虽然简单,但是要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是非常困难的,难度堪比逻辑判断。今年的中考取消了这个题型的考查,可以说是大受欢迎,试题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二、天津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组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和表达。
言语理解和表达主要衡量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能力,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书面材料的内涵,包括根据材料寻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单词和句子的含义;概括阅读材料的中心和主题;判断新形成的句子是否与阅读材料的原意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和目的;用词准确恰当等。
例1 (2011四月-入学考试-1)文化的本质在于创造,它的使命是兼容一切俗套、僵化和千篇一律,创造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力,而同质化、单一化必然会扼杀文化生活。
填下划线部分最合适的项目是()。
A.不拘泥于一种模式b .独一无二
C.推陈出新d .别出心裁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a .文章的主题是文化的创造,强调不拘泥于旧的形式,创造新的格局。“不拘一格”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范、一种模式,这与前面提到的“墨守成规”、“硬性约定”、“千篇一律”的意思是相悖的。“推陈出新”是指对旧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去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新文化。文章没有体现吸收旧文化精华的意思,故排除C项。“独一无二”就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就是你想出来的方法不一样,不符合文化创新的意义。
例2 (2011四月-联考-21)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少,总减少量约为20%,这使得北极熊很难长时间站在浮冰上。此外,一些国家大量捕杀海豹,使得本已为数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在浮冰上捕猎海豹的难度加大。当我们来到北极斯皮茨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的一个海湾时,惊讶地拍下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北极熊已经改变了以捕猎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惯,开始跳入冰冷的海水中抓鱼为食。
这段话充分说明()。
A.北极环境正在恶化。b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C.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d .环境的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习性。
本题正确答案是d,a项明显错误,段落没有反映日益恶劣的北极环境;b项正确,但不是段落主旨,而是推论;C项强加比较,但文章没有体现“更大的适应性”;d项是对原文的总结,所以本题选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考生对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对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算。
每道题都给出一个算术公式或一段表达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规则,运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快速地计算或推导出结果。
例3 (2011四月-联考-41)女士48岁。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妹妹到了现在的年龄,两姐妹年龄之和比我当时的年龄大两岁。“问我姐今年多大了。()
不确定性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c,假设我妹妹今年X岁,妹妹今年Y岁。当姐姐达到X岁时,姐姐是(2x-y)岁,刘女士是(48+x-y)岁,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2x-y)=48+x-y+2,我们可以得到x=25。所以正确答案是c。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事物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事物关系、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题给出一到两组图形,要求考生仔细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择符合规律的一个。
例4(2011四月-联考-51)从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使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素描,看这本书。
本题正确答案是a,本题属于数量范畴。每张图片只包含一个元素,依次是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只有选项A只包含一个元素,其他所有选项都包含至少两个元素。所以选择选项a。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先对每道题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定义选择符合或不符合定义的答案。
例5(2011 4月-联考-65)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要求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是()。
A.交警孙和出租车司机李关系不好。孙诬陷李违反交通法规,吊销其驾驶证。李要求交通管理部门赔偿他的损失。
B.某区政府工作人员王,因公外出途中驾驶区政府车辆回家探亲。因为超速,张某受伤,张某要求区政府赔偿损失。
C.公安局摧毁了一个非法种植的罂粟。种植者刘某认为种植罂粟的目的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公安机关不应销毁,要求公安部门赔偿其损失。
D.某市工商局发现某公司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将其产品扣留备查。公司以有证,工商局查封其财产,给公司造成损失为由要求赔偿。
本题正确答案是a . B项中,王超速违法,但回家探亲不属于行使职权;C、D项中的公安局、工商局是正常的执法行为,没有违法行使职权。A项中,李因违反交通规则被孙某诬陷,孙某违法行使职权,交通管理部门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所以,这个问题应该选a。
第三种题型:逻辑判断。每个问题给一个说法,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一陈述选择最恰当的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陈述一致,并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无需任何额外的解释。
例6 (2011四月-联考-71)小刘是环保志愿者组织“拯救地球”的一员。因身患重病,不能赴上海为世博会做志愿者,组织其他成员已取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资格。
由此可以推导出()。
A.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都是“拯救地球”的成员。
b小刘是“拯救地球”的成员,但她没有资格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
C.如果有人是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是“拯救地球”的一员,那他一定不是小刘。
D.如果有人是“拯救地球”的一员,却不是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那他一定是小刘。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c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可能不是“拯救地球”的成员,这是一个错误;小刘本来可以胜任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工作,但是因为重病无法上岗,属于错误B;“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上岗,不包括D项;C项可以用反证来证明。如果有人是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是“拯救地球”的一员,而这个人就是小刘,这与题目中的“小不能当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是矛盾的,所以C项肯定是正确的。所以选c。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衡量考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考察对国情社情的认识和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例7(2011四月-入学考试-81)被称为“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
A.徐志摩b .戴望舒c .胡适d .闻一多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b .我国现代主义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因其著名的诗歌《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雨巷》写于1927,是一首象征性的诗。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篱笆残破、墙壁破碎,被迷茫的风和刺骨的雨所笼罩,可以联想到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息。诗中的“我”带着灵魂的痛苦在思考和追求;梦一般出现又像鬼一样消失的女孩,象征着作者渴望追求却实际上不可能得到的希望。戴望舒,原名戴朝安,又名戴门狗,浙江省杭州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王澍是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离骚》:“王澍前为先锋,费廉后为部属。”王澍是神话中驱赶月亮的神。
第五部分: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衡量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数据的综合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通常由统计图、图表和文字材料组成。
一条信息一般有五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信息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效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个时间紧、题型多、题型灵活、有一定难度的测试,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中很难拿高分。很多考生做不全试题是很正常的。录取分数徘徊在50-65之间,很少能拿到90分。所以很多考生害怕行政职业能力考试。
那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的很难对付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调整心态,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以下将从整体角度为考生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提供有效的复习计划。
(一)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分配
首先,考生对于备考复习的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只做一些试题,临时抱佛脚或者考前突击都是不可取的。可以说,没有精心的准备,努力的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近年来,公务员招考中的岗位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胜利,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复习的准备。
对于考生复习和准备的时间我们不做具体规定,但是我们给出一个建议,考生复习的时间,包括申请考试,应该在考前一年左右开始。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考生长期积累,靠短期复习是不靠谱的。
1.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
我们把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方案准备阶段,也就是初始阶段;第二阶段是具体复习准备阶段;第三阶段是考前冲刺阶段。
(1)规划准备阶段
当你做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决定时,首先要了解考试的整体情况,包括概况、特点、情况等。首先你心里要有底,在实施阶段要对如何开始复习和坚持做一个详细的计划。
然后做1-2套真题,了解各类题型的特点和难度,找出不足,为以后复习掌握重点做准备。
(2)复习准备阶段
复习准备阶段也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认真程度可以直接决定考生应试能力的高低和基本功的强弱。考生要想最终通过考试,一定要持之以恒,打好这个阶段的基础。
具体来说,这一阶段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全面细致地掌握每一种题型,特别是仔细研究题型的特点和答题的规律和方法。二、通过做题巩固答题的规律和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总结自己答题的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节省时间,准确率高。有一点要提醒考生的是,我们并不提倡无休止地、无计划地做大量的练习,而是要做有针对性的、适度的练习,最终目的是掌握一个好的答题方法。第三,考生在任何一个复习阶段都要有意识地积累各科知识,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多关注当地的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大事、政策方针,这对期末考试肯定大有裨益。
(3)考前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是复习准备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从时间上看,基本都是考前2-3个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准备工作包括:
一、认真学习考前公布的考试公告和大纲,上面会明确告诉考生考试的具体情况,包括考试的位置、方式、时间、科目、考试题型等。考生尤其要对考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因为这代表了考试最准确的信息。如果考生发现大纲中有平时不太注意的疑问和问题,在这个阶段,内务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直到真正掌握。
二、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近几年的真题,目的是发现问题,填补空白。这些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主要包括做题时间的问题,答题的问题,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
第三,考前几天不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但是要调整心态,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复习了解一些离考试一年内的热点新闻和新颁布的政策法律,让自己轻松从容地走进考场。
另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考试现场会有严格的规则和程序。考生应在考前认真了解相关内容,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2.回答问题的时间分配
由于题量大,时间紧,考题难度大。所以考生在进考场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定什么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做完题拿高分。这样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不必要的紧张。根据历年公务员考试的经验和案例分析,命题专家总结出,要想取胜,做题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先易后难,保证正确率。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对策
想要在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中取得高分,必须从复习阶段就打好基础。下面就从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来说说拿高分的对策。
1.注意回答问题,避免被动。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每一个题型都有自己的答题方法,考生要想得高分必须掌握。比如定义判断,要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其中一个不符合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选项要立即排除;再比如,有些数学运算题看似复杂,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很快选出正确的答案。
2.日积月累,滴水穿石
很多领域的名人最终的成功都是努力和全面准备的结果。任何一个技术高超的人都是经过长期锤炼而成的,一心想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人不可能总是受益。在公务员考试的道路上更是如此。指望临时冲刺,走走停停的人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总之,要想在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你才会在考场上如鱼得水,成为真正的强者。
3.良好的心态是胜算的基石。
从大量的实际案例来看,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这次考试,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心理保障,能够保证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考场上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这种保障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能会影响知识技能的良好发挥和充分展示,进而影响每道试题的答题质量和整个考试效果。
根据多年的考试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在考试过程中保持适度的紧张是有帮助的,可以使人更加专注,态度更加积极。但是,过度紧张或焦虑无疑会导致考试失败。考生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关于考试的心理暗示:就是大家都走同一条路,如果我走不好,别人也不一定能走好。不如放松下来,用积极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给自己定什么遥远的目标,增加压力。
总之,良好的心态能帮助考生最终走向成功,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考生在作业上准备充分,但心理适应能力较弱或者忽视了对心态的调整,那么最初的努力就白费了。
4.细看真相
在掌握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后,如果考生能够对一些细节有更好的把握,对取得高分也有很大的帮助。
(1)考前认真阅读考试大纲。
每年考试开始前,都会出台一个法定文件,即《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大纲》,这是描述考试信息最准确的文件,一切以考试大纲为准。考生要记住这一点。
考试大纲内容公布后不会改变。考生要深入学习考试大纲的内容,认真掌握考试大纲中的考试题型和特点。这样有助于考生把握一个正确的方向,不偏离考试要求。
(2)答题原则——先易后难。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特点,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可以保证成功率。一定要坚持解出一道难题,耽误很多时间,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可取的,往往会导致剩下的大部分题都做不完;反过来,如果你先做完容易的题,然后在剩下的时间里再回头做比较难的题,会大大提高你的分数。
另外,考生在这一点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答题的关键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不管他们做哪道题,明智的做法是先保证题目的正确率,而不是急于做完。
(3)注意考场要求,把握考试时间。
考场有严格的规则和程序。考生必须在考前了解相关要求,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否则考试成绩会受到影响。
考试时间是考生考前要统筹安排的问题。如果完全没有计划和安排,考试时因为时间紧,答不上题而心慌是很正常的。考生应根据自身特点提前分配答题顺序和每道题所需的大致时间。如果过了这个时间还是不能做出答案,那么考生就要果断的填一个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马上转到下一题,顾全考试大局,不被壁垒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