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有哪些模块和考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测试地点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在综合题中占8-10分;

65438+26 2005题:地形部分的解释,通视的条件,测量水平距离和方向的解释,山区交通线的选线原则;

65438+26 2004题:测量水平距离,计算相对高度,能见度条件,判读地形部分;

65438+27 2003题:描述地形、地貌特征,判断河流流向,估算长度,描述剖面,描述山区地质灾害;

意义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描述一定区域内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本而重要的地图类型,它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解译内容主要包括高程计算、地形位置解译、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球的运动

测试地点分析

地球运动在综合题中占10-12分;

2004年65438+27题:早晚日出问题,中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昼夜变化;

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成为反映地理高考题难度的重要知识点。与此内容相关的高考题,总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教出奇。高考地理卷有很多好题,尤其是近几年的,都是结合二十四节气的。

(3)气候

测试地点分析

气候在综合题中占10-12分;

65438+27 2005年题:气候类型解释、气候特征描述、降水差异比较、气温变化分析。

14中28题的考查:降水差异的比较,气温变化原因的分析,昼夜温差的分析。

13 (2)调查30题:气候特征成因分析

意义

气候是高考高频点的知识,其重要性从历年高考题出现的频率和分值可见一斑。气候的考察方向一般是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影响等。解题时注意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结合,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推断具体的分布区域。

(4)水

测试地点分析

水在综合题中占10-14分;

65438+2005 28题,29(2)调查:湖泊对河流的影响、源头侵蚀、水利工程建设、水文特征;

14中30题(1):影响盐度的因素;

13中29题(2)和30题(1):洋流对航行的影响及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意义

涉河知识是历年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以等高线、区域、涉河数据、图表为依据,综合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天气系统

测试地点分析

天气系统在综合题中占10分;

65438+28 2003年题:等压线的解释(数值大小和风向变化),天气系统名称和过境特征,气流运动特征。

意义

天气系统既有事实性知识,也有原理性知识。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高考侧重于对风向、降水位置、天气过程、天气系统的判断。试题往往以等压线图和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察解读信息、调用知识和描述解释事物的能力。从试题类型来看,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但多为选择题。

(6)板块运动

测试地点分析

板块运动在综合考试中占2分;

30(2)14年考察:东非大裂谷的起源;

13之29(3)考察: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意义

板块运动的知识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文字描述和图片中较少,但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包括板块范围和分布、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带等等。而且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同时,板块运动还涉及大量的动态和程序性知识,学生理解难度大,最终掌握也不理想,往往需要通过大量试题的反复训练来强化。

(7)自然带

测试地点分析

自然地带在综合题中占4-6分;

65438+29(3)2005年调查:自然地带分布特征及原因;

30(3)14调查:自然地带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

65438+29 2003年(1)调查:分析自然地带差异的原因;

意义

近几年的高考题显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历年高考题中频繁出现,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的许多环境和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资源浪费和枯竭等,都是忽视地理环境完整性的表现,所以今后高考对地理环境完整性的考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