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把历史观和历史答案结合起来

历史观点评论题的特点是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不一致,所以需要对历史观点重新“评论”。这类问题很有“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是知古鉴今,历史观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才能起到参考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很可能导致歪理邪说的传播。所以这类题很受命题者欢迎,在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掌握该类型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下面笔者以三个习题为例,分析该类型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1:清代历史学家赵翼在《唐女之灾》中说:“开元之治,几乎够一家人给足了别人,但一个杨贵妃,就足以打败它。”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理解,对赵翼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历史观点评论问题。分析评论赵一的观点,前提是找准目标,搞清楚赵一的观点是什么。根据上面提到的历史观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赵翼对唐朝盛衰原因(客观客体)的认识是杨贵妃导致了唐朝的衰落(主观认识)。提炼意见分两步:第一,评价的客观对象是什么(是“唐朝盛衰原因”而不是杨贵妃)?二、什么是主观认识(杨贵妃导致唐朝衰落)?

找对了角度,就可以判断自己的立场了:赵翼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

既然赵一的主观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顾史实: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末年中央政府腐败,地方经济妄自尊大,导致“安史之乱”和“割据”。战争和割据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在描述史实时,需要注意的是,评论的要求是选取论据(史实),而不是全面描述。

赵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杨贵妃得宠,而唐玄宗纵情声色,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这种表现本身也是唐朝封建皇帝玄宗造成的。赵毅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实际上,赵翼的错误不仅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而且混淆了现象(唐玄宗爱杨贵妃而不顾国事)与本质(唐朝政治腐败)、主要矛盾(唐玄宗应负主要责任)、次要矛盾(杨贵妃应负次要责任)、全面(唐朝兴衰原因复杂)、片面(杨贵妃原因一人独大)的辩证关系。另外,赵翼之所以认为杨贵妃是“女魔咒”,与封建社会歧视女性的大环境(即时代偏见)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归咎于女性(妲己、大嫂、杨贵妃、陈圆圆等。),宦官(魏忠贤等。)和奸臣(秦桧等。),这主要是由于时代的偏见;而且在封建社会,由于三纲五常的制约,人们也不敢把原因归结到皇帝身上。

例二:顾说:“八股之害,相当于焚书坑儒,败坏人才,甚于困于咸阳郊区者,不过四百六十余人。”顾观点述评。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难,关键在于判断是什么样的问题。很多考生错把它当成比较题来答,结果偏离了方向。这主要是因为观点提炼不正确。这个问题的重点是什么?答案如下:顾的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的尖锐批判。很多同学认为顾的观点是八股和焚书坑儒一样坏,甚至更坏。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是,顾对的强调并不是两者之间的比较。顾是明末清初的人。他把明清文人的八股比作秦朝的焚书坑儒,以此来否定明清文人的八股。所以他评价的客观对象是八股文的影响,而不是八股文和葬儒的异同。八股和焚书一样,比埋葬儒家思想更腐蚀人才。这是两个小论点,证明了应该否定八股的总论点。所以我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的真相时,主要是描述八股向学者学习而不是焚书坑儒。如果是比较题,就要焚书坑儒,八股一视同仁。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应该明白,思路的正确提炼决定了整个问题的方向,不可大意。

例三:董仲舒说:“不是秦,而是商鞅之道,改帝制。除了矿场,人们可以买卖,富人的田地与建筑物相连,但穷人没有立足之地。”苏轼在给宋神宗的最后一本书里说:“只有商鞅变法不理人言,突然富强起来,还向世人呼吁...他虽得天下,却立即灭亡。”试以史实说明董仲舒和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哪些方面是客观的。怎么了?并分析他们评价的出发点。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更难。第一个难点是,这个话题的历史观点很多,董仲舒的总论还是一个隐晦的说法。商鞅变法的影响非常复杂,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的。董仲舒只选择了“导致土地兼并严重”的一条,实际上掩盖了对商鞅变法的否定。苏轼直接指出商鞅变法全部(或主要)是其负面效应(因为商鞅变法“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第二个难点是分析两人评价的出发点。董仲舒和苏轼,远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他们都关注和否定商鞅变法?董仲舒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可以推断,董仲舒自然丑化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变法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苏轼属于大地主官僚阶层。同时,北宋王安石变法侵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两人都以古讽今。

题目做完了,要总结经验教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历史观点评价题的解题步骤大概是:

(1)提炼思路。主要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家的主观理解是什么?有几种观点。观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判断位置。这分为四种情况:对,错,对与错,错与对。

(3)客观对象的真实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历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的偏离。从历史观点的根源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社会偏见(例1)、态度倾向(例3)、阶级立场(例3)、方法论(例1)等等。甚至可能混淆事实,颠倒黑白。

在解决这类题型时,要根据这类题型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事实精选。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事,不一定要求全面,但肯定要求精选。

(2)回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评论:历史观点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必然有历史痕迹。所以要学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历史观点。

(3)历史观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由于主观,有可能犯错误。人的主观看法是由社会根源和认知根源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等。

(4)开放性:允许一定程度的发挥,因为历史观评价的最终结果是产生自己的历史观,历史观是人的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这类题的评分标准都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普遍肯定和鼓励在考生中有意义的新观点。

可见,历史观点评论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是由这种题型的特点决定的。

附参考答案:

示例1:

唐朝之所以由盛转衰,是因为唐玄宗末年中央腐败,地方拥兵自重,导致了“安史之乱”和“割据”。战争和割据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杨贵妃得宠,而唐玄宗纵情声色,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不对的。这种表现本身也是唐朝封建皇帝玄宗造成的。赵毅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评分标准:本题目旨在考察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分级时,应注意:

1.能把唐朝的衰落归结于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加1。

2.凡能从全面性和片面性、现象和本质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角度清晰地分析和评论,有道理的,加1分。

示例2:

顾的说法是对科举八股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明朝用科举选官,但政府规定命题仅限于四书五经,答题卡的体例必须按照刻板的形式分为八份,即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严重束缚了考生,导致很多学者沉浸在学习经典中,而不注重实用知识。当了官,就成了服从皇帝的奴隶。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创始人秦始皇为了加强意识形态控制,焚书坑儒。明代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而采用八股,但此时封建制度已经衰落,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不允许有任何“离经叛道”的思想。文人八股就是为了满足这种政治需要而诞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初期的积极意义。所以,文人八股就像秦始皇焚书一样,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比埋葬儒家思想还要恶劣。

评分注意:本问题的答案允许有弹性,不一定局限于上述说法,但请注意:

我们必须肯定顾的观点是正确的。

(2)如果与八股背景没有联系,仅从八股的规定和后果来看,本题总分不超过10(本题总分12)。

③逻辑无条理、混乱扣1分。

示例3:

董与苏讨论的中心内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他们都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

从历史上看,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形成,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董、苏抓住商鞅变法过程中一些非本质、非主流的消极现象,无限夸大,是不对的。

董仲舒指出,商鞅变法后,随着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秦国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悬殊。这是客观的。经过商鞅变法和封建经济发展,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实现统一。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突然富强,这是客观存在的。

董仲舒只强调商鞅变法后农民的贫困,而没有认识到商鞅变法在统一秦国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不正确的。秦统一后,赋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被农民起义推翻。这是秦暴政的结果。苏轼把秦的灭亡归咎于商鞅变法,这是错误的。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达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否定商鞅变法。宋神宗任命王安石推行变法,其变法措施中的青苗法、税收征管法、均税法都侵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苏轼站在大官僚的立场上,说商鞅变法“不理人言”,导致了秦的“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