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生物竞赛综合学习资料和试卷。

高中生物竞赛资料全复习。

导言2%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物质基础相同。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除外)。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就是病毒结构。

2.所有生物都有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生物体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重音)如:根的向地性,蝴蝶白天活动,用黑光捕捉昆虫,动物躲避敌人。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生物的生长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可以繁衍后代,保证种族的延续。

5、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征。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细胞理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王石提出。内容: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奠定了基础。

1953年,Watson(美国)和Crick(英国)提出了DNA分子的规则双螺旋结构。

4.(a)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微观方面:从细胞层面到分子层面探索生命的本质。生物工程的例子:乙型肝炎疫苗、石油草和超级细菌。

2.宏观方面:生态——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生态农业

第一章生活的物质基础是6-8%

1.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功能

1.常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元素)CHON(基本元素)CHONPS KCaMg(主元素)】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钼、铜、硼、锌、铁、锰(牧童摸新铁门)】。

当植物缺乏硼(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浮华)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体所独有的。

区别:组成一个生物体的元素含量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2.原生质

细胞中的生命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注: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植物特有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3.(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①水(约60-95%,所有活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化合物)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质:③糖类④核酸(* * *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在所有活细胞中有机物含量最高,在干细胞中含量最高)。

(c)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

自由水:(大部分)以自由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5.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学的重要性

1,细胞内一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比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钙含量低就会抽搐。

6.动植物中重要的糖和脂类及其功能

1,糖C、H、O构成重要的生物成分和主要的能量物质。

类别:①单糖:葡萄糖(重要的能量来源)、果糖、核糖&等;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2双糖:蔗糖和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汤圆(动物)

四大能量来源:①重要能量来源:葡萄糖②主要能量来源:糖③直接能量来源:ATP ④基础能量来源:阳光。

2.脂类由C、H和O组成,有的含有N和p。

分类:①脂肪:储存能量,维持体温②脂质: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的重要成分。).

③甾醇: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对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有重要作用;

7、(c)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功能。

蛋白质由C、H、O、N元素组成,有的还含有P、s。

基本单位:20个左右氨基酸的结构特征: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肽键: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分子式。

计算: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n–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数量-水的数量/18。

功能:1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也就是酶。

3运输,如血红蛋白运输氧4调节,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功能,如免疫球蛋白

8.(c)核酸的化学组成和基本单位

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有五种)A、T、C、G和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9.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10,各种化合物只有以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细胞和有机体的生命现象。

11,(b)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菲→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红ⅲ染成橙色;苏丹ⅳ染红。

蛋白质与缩二脲发生紫色反应(注:灼烧试剂和缩二脲试剂的组成和用法)。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2 ~ 15%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霉菌、蘑菇)和动植物。(带真核)

常用检测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注: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才是真核生物。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第22页)

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质分子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为骨架,中间镶嵌,渗透并包裹蛋白质。

特征:结构特征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征是选择性渗透。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2,转运物质交换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糖蛋白)

进出细胞膜的物质:1,自由扩散:高浓度在没有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的情况下被输送到低浓度。

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很重要。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经常测试小肠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系吸收矿物质离子)

4、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里面,细胞核外面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有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并且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动物和植物都有)的主要细胞器,功能丰富。突起呈颗粒状、杆状,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脊”。内膜的基质和颗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线粒体也被称为“发电厂”。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椭球体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底物和基粒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6.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ER):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合成的“车间”,也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核糖体:无膜结构,椭球颗粒体,将氨基酸浓缩成蛋白质。蛋白质的“组装机器”

高尔基体:单膜结构,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形成和植物有丝分裂时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由两个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泡,成熟植物有大液泡。功能:储存(营养、色素等。),维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7、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有核孔)、核仁和染色质。功能:是复制和储存遗传物质的地方。

8、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的核区——伪核)。支原体是原核细胞中最小的。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由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细胞膜类似于真核生物。

9、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征

细胞周期:一个不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特点:有丝分裂间期长。

10,动物和植物的有丝分裂过程和比较

1,过程特征:间期:核膜的核仁可见,染色体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排列紊乱,纺锤体出现,核膜和核仁消失(两缺两现)。

中期: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排列整齐。

晚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核膜和核仁出现(两个存在,两个缺失)。

注:有丝分裂各阶段都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合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异特征:(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通常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后期减少(2N)。

染色单体变化:在间期(0→4N)出现,后期(4N→0)消失,数量与DNA相同。

3、动物和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早期:植物由纺锤丝形成纺锤,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

后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到内凹陷开裂。

11,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有丝分裂:大多数生物细胞和受精卵的分裂。

本质:母细胞的染色体被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意义:维持亲子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形成性生殖细胞的特殊有丝分裂。

本质:染色体一旦被复制,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3、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例如:青蛙的红细胞分裂

12、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同一细胞的后代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稳定性的过程。

差异化的意义:无处不在。分化后,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细胞和组织。

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癌细胞的特性、致癌物

1.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容易扩散和转移)。

2.致癌因素:物理致癌物(辐射)、化学致癌物、病毒致癌物。癌变的内因:原癌基因的激活

14、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下降;色素堆积;呼吸变慢,核体积增大;膜渗透性的变化。

本章实验: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通过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运动来标志。

2有丝分裂装裱: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作。

第三章生物代谢18 ~ 20%

★是HKCEE的重要内容(认真读题、写题)。

1,酶发现的几个实验

2.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三)酶的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讨论题目)酶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4) (B)ATP:三磷酸腺苷的作用: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 ~ P ~ P中间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5.(b)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TP = = = = 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等式从左到右,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当等式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以及为动物呼吸而转移的能量。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进行储能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方程式:CO2+h 2018 —→( CH2O)+o 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都来自于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仅是糖,还有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光合作用的产物应该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和类胡萝卜素1/4;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彻底。

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3.★光反应阶段

设置: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膜上进行的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和结合酶。

步骤:①水的光解,即水在光照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的氢气H2O-→2[h]+1/2 O2。

②ATP生成,ADP和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成ATP活性化学能。

4、★黑暗反应阶段

设置:叶绿体底物条件:有光或无光、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1)固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种三碳化合物。

(2)二氧化碳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氢气、酶和ATP的还原,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活性化学能转化为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换和储存太阳能;③保持大气中CO2和O2的相对稳定。

7、渗透作用、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渗透吸水: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是选择性渗透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收(失去)水分。原理:谁浓度高,谁就有水。

3.植物吸水模式:①吸胀吸水:无液泡细胞吸水模式(干种子、根分生组织细胞)

②渗透吸水:成熟植物(有大液泡)细胞的吸水方式。

8.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损失

从根到茎叶,1-5%留在植物体内,95-99%用于蒸腾作用。

9.植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

矿质元素是指除碳、氢和氧以外,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13种。

10,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物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呼吸作用。

2.利用:①重复利用:K离子、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元素不重复利用时损伤老组织)。

②只有一次:利用钙、铁、锰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新组织在缺失时受损)

第六节人体和动物体内三种营养素的代谢

名词:1。食物的消化:一般是大分子有机物,结构复杂,不溶于水。消化后成为结构简单、易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指包括水和无机盐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化: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上,形成新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作用分解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无氮部分:氨基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无氮部分可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也可合成糖和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和动物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人体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以及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 mg/dl时,就会发生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是由于糖的利用障碍引起的。患者消瘦虚弱,有多尿、多饮、多食等“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至50 ~ 80 mg/dl,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缩糖水;低于45mg/dL时,会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因为能量供应不足,必须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声明:

1,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课本上都有图解。

2.糖、脂类、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它们是有条件的,相互制约的。三类营养素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第一,转化量不同。比如糖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二是对要转化的成分有限制,比如糖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化成氨基酸。

3.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就会发生糖尿病;血糖下降(50-60mg/dL),有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有迟发性低血糖症状;吃得太多,运动太少,会导致肥胖。

4.消化:消化后,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和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次合成脂肪,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它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6.糖没有N元素可以转化成氨基酸,然后形成蛋白质。只有得到N元素才能通过氨基转化形成。蛋白质会转化成糖。

氮元素必须通过脱氨作用从脂类和脂质中除去。

7.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来消化淀粉;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消化的淀粉、麦芽糖、脂肪和蛋白质);肠液中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和肠脂肪酶(可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和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及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以上均添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能吸收的有: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面向肠腔的一侧细胞膜上有许多小突起,称为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6,(c)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关系,(d)三大营养素的代谢与人体健康。

18,(c)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

2.单位:细胞质基质中的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

3、无氧呼吸:

2c 2 H5 oh+2 CO2+能量(植物细胞、酵母)

1分子葡萄糖2分子丙酮酸2 C3 h6 o 3+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茎)

厌氧呼吸对有机物的分解并不完全,所有的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没有氧气参与的条件。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中)。

第二步:丙酮酸与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在线粒体中)。

第三步:前两步中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在线粒体中)。

有氧呼吸完全分解有机物,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 kJ,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ATP,其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b)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将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的成分并储存能量。

(1)自养(光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和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直接摄入有机物)人、动物、寄生和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分解自身成分的一部分,释放能量。

①有氧(有氧呼吸)人,大部分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2)厌氧(厌氧呼吸)寄生虫、厌氧菌如乳酸菌、兼性厌氧菌(厌氧和好氧均可存活)酵母菌。

第四章生活活动的调整8 ~ 10%

1,(a)植物的定向运动:外界刺激引起的单一方向的定向运动。

2.(a)发现生长素:根据向性实验,植物顶端是光敏的。单面光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较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输送,使背光一侧生长较快,植物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或无光都可以产生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3.(a)生长激素的产生(嫩叶、发育中的种子)、分布(广泛)和运输(从上端到下端的形态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生长素的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的最适浓度为10-10摩尔/升,芽的最适浓度为10-8摩尔/升,茎的最适浓度为10-4摩尔/升..

2.顶芽优势:植物顶芽先生长,侧芽被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中,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打顶活去核可以减少侧芽的生长素,打破顶端优势。

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促进插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很快就会长出大量的根来促进果实发育。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施加到未抛光的芽上,可以长出无籽果实。

5.(a)其他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烯:促进水果成熟。

6.(c)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递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的调节。

7.(c)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第85页表4-1)

8.激素调节

下丘脑(不仅能传递兴奋,还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脑垂体,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9.(c)同一生理的调节: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影响(增强效应)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作用相反)。

10,(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包括受体(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11,(b)兴奋性传导:由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的膜内和膜外电位)传导。

兴奋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的。(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12,(b)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中央前回和语言区(S区和H区)

13,(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表4-2)

14、(a)动物行为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向性:动物对环境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本能:是以一定顺序发生的一系列无条件反射。

第五章生物的繁殖和发育10 ~ 12%

1,(b)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常见途径:①裂变繁殖(阿米巴、草履虫)②出芽繁殖(水螅、酵母)芽——小生物个体。

③孢子繁殖(青霉菌和根霉)产生无性生殖细胞。

④营养繁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是靠营养器官繁殖的。

⑤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次分化⑤克隆。

2.(二)有性生殖:生殖细胞(配子)由双亲产生,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合子发育成新的个体。意义:由于后代具有亲代遗传物质,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可变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独特的受精方式。指成熟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同时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以后分别发育成胚胎和胚乳。

3.(四)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具有有性生殖的生物是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育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进行的。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