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概率题:结构主题题
题目是阅读部分的重点题型,题型中带有“主题”、“主要”、“主题”、“中心”、“总结”等字样的题目通常就是题目。结构主题题是最符合考生阅读规律,更容易掌握的题型。
解决结构性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汉语中的层次划分法,根据层次组织找出核心点或重点。考生需要掌握历年真题中主要考查的结构类型和主题句。
高频考点列表:
1.“除→总”结构
2.“总→分”结构
3.“总→次→总”结构
4.“多层并列”结构
(A)"小计"结构
问题1: 2005年国考试卷(一)问题15:
15.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有很多人性的光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世俗化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是,它没有提供一种包含最低限度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个起码的道德底线。
这段话的大意是()。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b .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学d .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这一段的结构明显分为一般结构。第一句论述了传统文化中底线文明的缺失,第二句得出了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即道德底线要确立。a项是主旨。b,C,D都属于扩展概括。
问题2:2009年国考试卷第47题:
47.经济理论或模型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描述,比它所描述的现实要简单。理论应该抛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就看经济学家的假设了。不同的假设产生不同的理论。经济学家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多种理论解释,主要是侧重点往往不同。所以,理论不等于真理,真理是可以论证的,是错误的,是可以批判的。
这段话意在说明()。
A.如何发展经济理论
B.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
C.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
D.如何看待经济理论
解析d这个问题属于典型的分总结构。“因此”作为总结陈述中的提示性词语,表明后面的话是作者经过一系列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段落的核心,即“理论不等于真理,可以论证,可以错,可以*。”显然,d项最符合这个主句的观点。
(B)“总计→子”结构
问题3: 2006年国考试卷(一)第24题:
24.应该辩证地看待逆差和顺差,贸易平衡永远是相对的、动态的。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而非零和,经济互补性决定了美国对华逆差将是一个长期问题。未来,中美两国将继续深化参与全球化和产品内分工。只要不改变目前的统计方法,美国对华逆差还会继续,中美经贸关系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这段话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中美经济是互补的。
B.赤字或盈余取决于所用的统计方法。
C.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会改变。
D.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应影响中美经贸关系。
分析D是典型的“总-分”结构。第一句从辩证的角度提出了逆差和顺差的贸易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观点。以下段落阐述上述观点。结合中美经贸实际情况,分析逆差情况不会影响两国经贸关系。
第四题:2003年国考(B卷)第88题:
88.做一件事往往有利有弊,几乎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淮南子?人间训曰:“人皆知利为病因,惟圣人知病为利因,利为病因。”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了利弊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符合文中意思的是()。
A.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优点和缺点。b .善于分析,力求利大于弊。
C.利弊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有利有弊。
解析C段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总分结构。第一句总结观点,后两句举例说明论点观点。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讲的是利弊关系,所以答案是c。
问题5:2009年国考试卷第48题:
48.与电影中以导演为中心的创意不同,电视行业的创意中心是编剧。编剧在电视行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小画框给不了多少视觉展示的空间,所以语言艺术尤为重要。情景喜剧也有故事情节作为吸引人的地方,而喜剧节目讲究的是演员的表演和语言的魅力;都是在棚子里拍的。从拍摄的角度来说,纯粹是技术活,创意在于对话和表演。
对这段话主题最标准的概括是()。
A.比较电视和电影行业的创意差异
B.强调语言魅力对电视行业的重要性
C.电视产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D.解释为什么电视行业的创造力是以编剧为中心的。
解析d这个问题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提出“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的观点,第二句“原因”作为提示解释原因。下面一句围绕这个论点分析原因,第三句从情景喜剧和喜剧节目的不同角度以及拍摄的定位分析原因。
问题6:2009年国考试卷第50题: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出现在拍卖会上时,考虑到手稿不完整,只有一章,拍卖行保守给出了60万到90万美元的估价,但最终成交价高达654.38+0.5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文学的国宝,但它最初是在巴黎出版的,手稿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一直是爱尔兰人的遗憾。爱尔兰国家图书馆接到手稿拍卖的消息后,决定不惜任何代价将手稿买回柏林,最终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平分。
这段话主要解释了()。
A.《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能拍出高价?
B.爱尔兰人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C.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很难估计。
D.《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民的喜爱。
分析a本题属于主题概括型。结合文章的语境,干材料属于因果结构。第一句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拍出了654.38美元+0.5万美元的高价”,以下内容解释了《尤利西斯》手稿拍出高价的原因。因此,文章的主旨是a项,“最后价格高,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说明BC是对文意的片面概括,而D过于笼统,未能抓住段落的核心。
(三)“总计→分项→总计”结构
第七题:2006年国考试卷(一)第13题:
13.这是城际竞技场。每一次申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对于新来的达官贵人来说,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绝佳入座台阶。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不仅仅是在每一张选票上打勾,他们还在绘制世界城市排行榜的上升和下降趋势。这段话意在说明()。
A.国际奥委会成员投票决定主办奥运会的城市。
B.公共关系是申办和举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
申办和举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竞争实力的体现。
d申办和举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登上国际舞台的绝佳机会。
分析C的第一句话并提出“城际竞技场”的概念,然后说明奥运会对城市的巨大促进作用,最后重申上述观点,即“城际兴衰趋势”是通过申办和接受奥运会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即C. A的表述过于绝对化,这不是本段的主旨;b强调公关工作的作用,在段落中没有用它来描述,所以不正确;D中“新兴城市”范围缩小,段末为“城际”,即所有城市。
问题8:2009年国考第57题:
57.时至今日,人们往往认为老虎一直生活在山里,不知道它们退出平原的历史。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华南虎彻底退出平原地区。后来“引虎出山”、“放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说明当时人们误以为老虎是山地物种,不知道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而“被迫上山”的。
对这段话主题最准确的概括是()。
描述老虎撤退到有人类活动的山区的历史。
B.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误解
c解释老虎“被逼上山”的背景
D.分析人类活动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影响。
材料B的结构非常清晰,第一句话就确立了核心点,就是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误解。第二句陈述了华南虎退守山林前生活在平原的事实。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老虎是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把生活区域搬到了山上,而不是原来的山地物种。
“多层平行”结构
问题9:2009年国考第60题:
60.从客观基础上看,西方学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做出的理论和现实回应。这种回应的出现,既是客观现实对理论的要求,也是西方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段话意在说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
A.它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B.得到了各方的广泛认可。
C.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D.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分析A材料结构清晰,两个句子并列,所以要概括整个材料的内容,两个句子的内容都要涵盖。第一句话讲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客观基础,即时代背景。第二句话讲的是这个理论的理论基础,即“西方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