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是“多元化”的必由之路
?
“一分为二”是“多元化”的必由之路
在开始写议论文时,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回顾和讨论话题。审题时,只看到问题的一面,看不到两面,更谈不上多面;讨论的只是正面,想不到事情的反面。他们大多想不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简而言之,对观点或真理的解释不深入也不广泛。
比如题目“诚实”,学生在讨论时可以考虑它的意义或价值;但不考虑不诚信的危害和诚实与虚假的转化关系。就像描述一张A4纸,有的同学只从视角出发,单调乏味;有的同学,除了视觉,还从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入手,全面具体,思维不单一。
为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学生首先要从两方面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可以分为对立统一的两部分。就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而言,“一分为二”具有普遍性,但不能机械地理解。我们应该看到,事物可分性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训练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根据单元主题拟出三对相对的概念: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坚持与放弃。将题目起草成易于辩证地“一分为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对立或相关的方面展开讨论,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
比如苗彦多写的《理想与现实》的片段:
“一个萝卜重千斤,稻子长得比人高”的理想,不仅背离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产力,也侵犯了人类的劳动能力。可以说理想和现实是完全割裂的。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带来的只是让人发笑的“豪言壮语”吗?我们可以看到,在砸铁锅、砍伐森林、夷平山头的行为下,是人们物质极度匮乏的现实。如果当时多理性思考现实,把当时的建设规划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就不会让国家经济瘫痪,让人民陷入出门乞讨,饿死几千万人的困境。因此,理想不能脱离现实。我们要脚踏实地,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树立准确的理想。
这段论述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可分割。引用历史教科书上记载的那个时代的理想——“一个萝卜重千斤,稻子长得比人高”,不考虑“现实”而提出“理想”,是不现实的,也是可笑的。然后讨论物质极度匮乏的生活“现实”,却离“理想”越来越远。由此,学生们得出结论:理想不能脱离现实,现实制约理想。这个学生能辩证地看问题——“理想与现实”,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写《理想与现实》的时候,很少有学生能像苗延多这样写得投机。于是我们接着提出了“情与理”和“坚持与放弃”两个题目,训练学生在矛盾与统一中看待问题。逐渐地,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建构两个关系概念的大致演示过程。
这三个题目是根据山东教育出版社五个必考单元的主题设计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课文讲解和写作,学生审题也不难;初衷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让他们形成“一分为二”辩证看问题的意识。通过这三个题目的训练,大部分同学都能有这种意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复习思路的难度。
人的心里总有一些硬的东西,也有一些软的东西。如何看待他们,将关系到我们能否创造一个和谐的自我。
这是2015的上海卷。材料中,就是“人的心里总有一些硬的部分,也有一些软的部分”。材料中的“硬部”和“软部”都是比喻性的词语,要先还原本体。学生还原的“硬部”和“软部”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人所具备的某些品质,为人处事的原则,还是关于社会层次的观念?这比直接从材料中找关键词写更难。思维拓展,立意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内心,会触及到别人,触及到自己之外的社会层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还有一句话不可忽视。打造一个和谐的自己,并不只是把自己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关键是“如何看待”。所以这是我们应该拓展的,也是我们在设定思路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可以体现创新。
对于“二元”关系作文写作,我们发现学生可以习惯性地谈论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想”是基于“现实”的理想,“现实”必须有“理想的现实”,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刚”与“柔”在情与理中,在自身气质中,在与人交往中,都是缺一不可的,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还发现,学生受到关系构成的束缚。讨论“软硬”的时候,老生常谈就出来了:“人不能软硬;既不太硬也不太软;人要软硬兼施,软硬兼施……”(余党旭的推理与思辨)这种写法虽然看似“一分为二”,但内容空洞,思维苍白,是典型的教条主义。“二元性”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它绝对不仅是一个对立的二元性,也是一个相关的二元性。“在社会实践中,一分为二往往演变成模棱两可,变成骑墙派,变成这个对和错,那个对和错。”(余党旭《推理与思辨》)
虽然学生的写作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培养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也是引导学生多元化看问题的必由之路。
周六(165438+10月24日)我用新材料写了一篇故事作文如下:
农民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的时候,他总会大声唱:“我的雪白的羊,多可爱啊……”但有一件事让他觉得有点遗憾——他的羊群里有一只害群之马。汤姆打算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就会充满可爱的白羊。”
现在是冬天。一天,在暴风雪中,汤姆和羊群走散了。暴风雪停了,群山和平原被银装素裹,汤姆环顾四周。羊的影子在哪里?这时,汤姆看见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了过去。是害群之马!其他白羊座也在。
这个素材讲的是一个故事,没有论点,也没有抒情的句子,字里行间也没有表明观点的文字或句子。学生要根据内容分析总结故事,要么从“农夫”的角度,要么从“害群之马”的角度。
这个故事的内容很复杂。农夫通过歌声表达对白羊座的偏爱,这是农夫的个体情感。按理说没有对错之分,但他把害群之马当“异类”看待,他不包容,不接受。但是在冬天的暴风雪中,汤姆和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止时,群山和平原都被银装素裹,汤姆到处寻找,但他根本找不到他的羊。如果农民在冬天把黑羊卖了,农民在哪里可以找到他的白羊?正因为有黑羊,和别的羊颜色不一样,和雪颜色不一样,那时候就能表现出来,让农民发现。这时候,害群之马的个人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不被喜欢不代表优点不值钱。有时候我们就像害群之马。我们不必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我们要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许这在关键时刻会起到不一般的作用。农民要反思自己的喜好,过度追求完美,思考问题。我们不必苛责农民,有时也可能像农民一样。这个材料需要我们多角度去理解,从农民和害群之马的角度去思考和反思。
检查学生的作文,并将其想法总结如下: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
①接受差异,包容差异,承认差异的价值。
2心态会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
3过分追求完美会带来真正的“遗憾”。(不完美是最完美的)
4容忍“异类”。(尊重个性)
⑤换个角度看问题。
6.求同存异。
⑦一分为二,辩证思考。
从害群之马的角度来看:
①有时候“优点”也可以变成“缺点”,有时候“缺点”就是“优点”。(尺短,寸长)
2事物要丰富多彩。(世界应该是多彩的)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存在就是合理的。(价值,生命的理由)
4和而不同,成就大美。
(5)无用,却大有用处。
⑥发展个性,独树一帜。
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部分同学从审题的构思到对课文的具体分析,都辩证地思考了“一分为二”。
影子。但同时我们发现,从“害群之马”的角度出发的想法比较多,从“农民”的角度出发的比较少;可以推测,学生的思维分析并没有上升到很高的水平。
比如“农民”不喜欢“害群之马”,存在“差异、异质、后悔”的态度问题;同时也要看到,“农民”找不到“害群之马”的价值,缺乏发现“千里马”和“识才用人”的潜质。古往今来,许多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才在显露出来之前,他们巨大的“潜力”往往迷失在平凡之中,难以被捕捉,其独特的个性往往被排斥甚至被扼杀。就像韩愈笔下的千里马,虽然有千里马的能力和志气,但如果伯乐没有“识货”,就只能“被奴才羞辱,死在沟里”。“铁打的人可以被天气磨平,不会嫉妒平庸”。“害群之马”人才不被埋没,关键是要有“农民”。
人才可能就在那些像“害群之马”一样有争议的人当中。战国时期,“四王”之首孟尝君有三千食客,是一个巨大的智囊团。其中有一位儒雅的学者,名叫冯谖,戴着长长的发簪,披着蓬乱的披肩,举止非常奇怪。他不得不出门拉着车马干活,每天都有鱼吃。如果他不满意,他就威胁说“带着长长的发夹回家。”他的“坏作风”让孟尝君“左右都是恶”,他们都提出要罢免。而孟尝君则相当慷慨,以诚相待,尽量满足冯谖的“过分”要求。果然,冯谖后来给孟尝君出谋划策,利用诸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巩固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农民”孟尝君发现了人才冯谖;对冯谖来说,这是幸运的。但是在历史上乃至现代,又有几个“孟尝君”!
同学们,不从这方面去想,大概也没遇到过“害群之马”这种情况,不能感同身受。
在学生的作文中,有些片段充满了二元思维甚至多元思维的火花。
王对一分为二的辩证思考:
农民爱白羊,恨黑羊;但正是黑羊帮助农民在茫茫大雪中找到了他们的羊。可见,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些看似对我们有利的,并不总是对我们有利,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甚至阻碍我们的,也不一定对我们无用。只有辩证地思考,才能拓宽思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王园园同学《不完美是最完美》片段:
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蓄”为办学宗旨,主张思想自由。于是,各派高手云集燕园。北京大学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学术中心。蔡元培先生并没有一味地否定某一学派,而是把各种花朵都收集起来,任其自由生长。从物质农民的角度来看,思想多元要么统一成“白羊”,要么不完美,但真的是“不完美”吗?就思想贡献而言,多元学派的激烈对抗和相互促进,不也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活跃吗?如果一味地自行压制“害群之马”的异己,排挤与“正统”不符的所谓“异己”思想,那就如同西欧天主教会压制异己,明朝封杀李贽的“民主”著作一样,思想不会被热议,社会不会进步。
苗彦铎《有用与无用之间,需要抛弃》片段:
有没有发现,北京古城墙被拆成了“没用的东西”,现在喊“没用”很可惜,“有用”的思想导致了北京永远的失败;有没有发现,很多劳动者都在努力学习其他技能,培养自己对“无用”的兴趣,争取失业一天就可以凭借“无用”谋生。一时无用不代表永远无用;一时有用的东西,代替不了无用的东西的价值。我们要正确对待“有用”和“无用”。
开学以来,学生已经写了六遍了,很了不起。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批判性写作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提高的过程。总之,深刻的体会是,这是带领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