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复习的分配时间

楼主:一定要看课本!!!我给你一些方案,是我去年考研的时候收集的,呵呵。

总复习天数:31(7月1至31)+30(8月)+31(9月)+30(6月65438+10月)+31(6月16544)。

复习任务:高等数学(一、二卷)60%,概率论30%,线性代数10%。

英语单词短语6178,阅读24本英语名著80%,语法10%,练习10%。

政治:10之后再说。

专业课:10以后再说。

评审计划:

七月、八月和九月

1.概述:7月高数,8月概率论1到20,8月20到30线性代数,9月《2000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7、8、9月,24部名著及其中的单词,随时复习大纲单词。

二、细则:1,数学三。

七月的高等数学

功能,极限,连续4天

一元函数微分学6天

一元函数积分6天

3天常微分方程

多元函数微分学2天

6天多元函数积分

无限系列4天

31天截止日期8月5日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和概率4天

4天的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4天的概率分布

3天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大数定理和中心极值1天

数理统计初赛4天

20天期限8月30日

————————————————

线性代数8月20-30日

行列式1天

矩阵及其运算2天

3天的向量和线性方程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天

二次型2天

10天截止日期9月15日

————————————————

2000年9月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注:考虑到休息时间的使用,上述计划完成的最终截止时间为10+05。

2、英语

阅读

每月8次

4天1部门

9月底前看完24本书。

————————————————

单词和短语

每天210单词或短语,不定期复习。

到9月底* * *记住6178单词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

作息安排:早上8: 30到165438+凌晨0: 30数学三。

中午:11: 30到2: 00。

下午:2点到5点英语

其他时间自由支配。

周日休息

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坚持坚持。如果我今天想完成一件事,我会不做完就不睡觉。

第二,专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尤其是看flash的时候。

第三,专注,不要相信长流的水,就像背单词一样。你一天背50个单词,第二天背50个单词。过了几天,你不记得他们了,但是你忘在前面了。一天背200个单词,五天肯定记得很多。其他评论也是如此。不要一天复习一章,而是一天复习一本书。

第四,不要用太厚的书。每天背着它们很累。读书不薄书是很让人沮丧的。要用厚厚的书拆成几本,一天一本书会有成就感。

5.不要怕累。没有人能轻易考上研究生。不努力是不行的。

六、不要说郁闷,郁闷是懒,不想工作的代名词。

七、不要相信什么宣传,考研辅导班说什么押题,猜题都是假的,你说什么,我就是不去。

八、不要和别人比,人比人受欢迎,一步一步检讨自己,不要受别人影响。

九、上网打游戏,不会玩就别玩了,考上再说吧。

[转载]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南+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学科,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学科。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成绩也高,也就是数字。

学习是提高成绩的科目。只靠一门数学课是比较容易考个十几二十分的,但是十几二十分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考研是一个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如下:a .重视基本概念和定理(就像武术中的驯马一样)

步,必须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b .多做习题(不能光看不写,这里1+1 = 2。

写点简单的)。

1.我的考研之路

我的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为六轮:

1)3月初开学——6月15:读教材一章,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节。

节日(平均四天)。这个时候是最小心最费时间的。整理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答。

以及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你基本上就对数学考试拿高分有信心了,因为很多人甚至参考复习

我没读过《南方》这本书。

2)6月15-8月11:这期间又做了一遍复习指南,同时从上面开始。

我做的是我第一个学长买的《数学大纲解析》。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合,

但是数学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考研数学的信心更加充足。因为很多人第一次复习指南。

还没完呢。

3)8月11——6月10 1:数学做了两遍,基本题都解决了(“复习指

南太熟了,我看着就想吐。这个时候我觉得做的题不多了,渴望练练手,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于是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陈文登问题集》又做了一遍(平均1又2天)

)。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和参加一个比赛,有点分心,所以进度比较慢。

4)65438+10月1——165438+10月1: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是时间短。

其间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做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这一轮就完成了。

很顺利。但由于要去外地参加那场比赛的答辩,还要准备期末考试,所以进度还是不快。

5)165438+10月11-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建模

准题和真题。买的李永乐的《400问》我连续做了两遍,又做了十年(留着吧

考前一周做真题)。这时候,我充满了信心。

6)考前一周——考试:发现时间有点紧。我赶紧扫了一下复习指南,时间卡住了。

做去年的真题(无论好坏,不要忘记),留一两天时间在笔记本上总结之前的。

我看了公式和解题方法,感觉效果不错。

参考快捷方式

我是数学专业的(今年考状元),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比如我的第一轮复习。

其实速度比较快,一般人很难做到(当然数二、三、四的内容很少,努力学习完全可以。

可能),有些就不用做了。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究朋友讨论的一条路。根据这条路,

走完之后,如果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到140分左右。你可以参考:

1)三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李永乐,陈文登,别人的也是。

好的。如果用陈的指导,再做一遍李的《现代心理咨询讲义》的现代部分。可以先把教材看完。

做复习指导,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的做。关键是完成它(后面数一个,但是

假期后不超过两周)。当然这时候也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看完一章又回头看。

我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因为刚开始问题很少。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要看到整个森林,你必须一棵一棵地种树。目标: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的基本要求。

2)暑假-9月开学1:复习说明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并加以完善。

深入掌握所有知识点。

3)9月1-6月165438+10月初:找到这个习题集再做一遍。有时间再做复习指导,时间

如果很短,就看课本。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165438+10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和真题(保留一套)各至少做一遍。有时间再扫一遍课本。

全身都是。目的:联系考研,探索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做一套真题。目的:检查和填补空白,并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考试。

每一次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看看这次和上次有什么不同。

现在赶紧写下来,如果没有变化,这个时候就相当于白读了。

3.书评

1)陈文登的复习指南★★★:强烈推荐。这本书模仿了很多东西,优点是条理清晰。

解题步骤清晰,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有些活题和新题没跟上变化,不及时。

复习,尤其是线代,所以我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的来说,这本书挺好的。

2)的书评★★:人们一直把《书评》与李的书评相提并论。一般

看完所有的意见,是李的简单,是陈的困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和复杂来判断。李的书更多的是分知识点。

对于细化来说,应用的方法比较基础,或者说比较容易想到,这一点在400题中体现的比较多。

很明显。同时因为太薄,有点笨重。总的来说,这本书不错。

3)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强烈推荐。这本书我没做过,做过的人都说没有。

错,而正好弥补了陈复习指导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有些方法比较经典,有归纳性。

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太细。

4)《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参考,不一定非要做。上面有一个错误解法的解释,可以看一个。

下去。凡与说明书不同的地方,以本书为准(如数理统计的区间估计量、括号等。).

5)陈文登《问题的本质》★★: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练习本不多。相比较而言,还不错

是的,你可以。做完之后,基本就可以达到练手的目的了。和复习指南一样,难度更大。总结更多

公式和技巧,但是考研一般不考。

6)李永乐的400个问题★★★:强烈推荐。不同于陈的书式,是一道创新的模拟题。

。有一定难度。把陈的复习指导做完再做这本书,效果挺好的。做这本书的目的是不要读太多。

得分少,但是看看自己从每套题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这个时候发。

现在比考试时发现的好多了。建议每套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李永乐《历年考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更好的真本。好处是有错误

误解,书厚,分析还可以。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问题解决。

分析方法不完整。选真题书要慎重,分析一定要详细,也就是选一本“厚”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

2003年前后题型的变化,也就是2003年及以后的重点研究(各科都是这样)。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我以高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过去一年的备考过程中,

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什么捷径吗?”(其实不走弯路是捷径)。“怎么复习?

能被录取?“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在考研的路上。

走了的弟弟妹妹帮忙。本文由五篇文章组成,写作目的是尽我所能。

尽量帮助想继续深造的人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