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数字推理部分?求经验指导
第一步:整体观察,如果有线性趋势,取思路A,如果没有线性趋势或者线性趋势不明显,取思路b。
注意:线性趋势就是指数级数一般是向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小,数值的变化与项数直接相关(不要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做了一些题就能有这种直觉)。
第二步:想法A:分析趋势
1,增加(包括减少)一般是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一点,但是如果做差了三级还找不到规律,那就要马上改变思路,因为等差数列和他的三级以上的变式,公考都没考。
示例1:-8,15,39,65,94,128,170,()
180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增大一般。考虑到差,你要走23,24,26,29,34,42,再次形成一个小增量的线性序列,然后做差得到1,2,3,5,8,一个明显的和递归序列,下一项是5+8。
总结:差不会超过3级;一些典型系列要背熟。
2,做增幅大的乘除法。
例2: 0.25,0.25,0.5,216,()
64 C.128 D.256
解:观测呈现线性规律,从0.25增加到16,考虑乘除。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1,2,4,8。典型的几何级数,二级数列的下一项是8*2=16,所以原数列的下一项是16 * 655。
总结:做生意不会超过三级。
3,涨幅非常大。考虑幂级数。
例3: 2,5,28,257,()
2006年.1342 C .3503 D .3126
解决方法:观测是线性的,增加量非常大。考虑到幂级数,最大数定律显然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注意,257附近有256的幂数,27,25,28附近有4和8,2附近有1和4。而一个级数的每一项必然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级数有关的幂级数应为1,4,27,256(原级数每一项加1得到),即1 1,2 2,3,4,下一项应为5。
总结:熟悉幂数。
第二步:思路B:找到视觉冲击点。
注:视觉冲击点是指数级数中存在的比较特殊和不寻常的现象,往往是解题的导向。
视觉冲击点1:超过6项的长序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将项目分组或分开。
例4: 1,2,7,13,49,24,343,()
A.35 B .69摄氏度.114 D .238
解决方法:前六项比较小,第七项突然变大,不是线性规律。考虑思路b .对于长系列,考虑分组或分离,尝试两个分离系列:1,7,49,343;2,13,24,()。很明显,第一个分支数列是几何级数,第二个分支数列是等差数列,容差为11,很快得到答案A。
结论:算术与等比数列的间隔混合是一种常见的测验。
视觉冲击点2:摇摆系列,数值波动,呈摇摆状。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分题。
20 5
例5: 64,24,44,34,39,()
10
A.20 B .32摄氏度36.5度.19
解决方法:观察值有小有大,每隔一项立即观察。如果差如上,发现差成了几何级数,下一个差应该是5/2=2.5,容易回答是36.5。
总结:项数不一定有规律,但也有可能像这个问题一样形成综合规律。
视觉冲击点3:双括号。一定是有规律的模式!
例6: 1,3,3,5,7,9,13,15,(),()
A.19,21 B .19,23摄氏度.21.23D .27,30
解决方法:看到双括号直接找规则,用1,3,7,13,();3,5,9,15,(),明显是容差为2的两级等差数列,易答21,23,选C。
例7: 0,9,5,29,8,67,17,(),()
A.125,3 B .129,24摄氏度.84,24天.172,83
解决方法:我注意到这是一个带双括号的摇摆序列,我毫不犹豫地每隔一项寻找规律!有0,5,8,17,();9,29,67,()。分支级数2个数多,规律易显。注意到增加很大。考虑乘除或者幂级数,脑子里闪过8,27,64,发现分支级数2是2 ^ 3+1,3 ^ 3+2,4 ^ 3+3的变体,下一项应该是5 ^ 3+4 = 65438。直接选b。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第一个分支序列可以简化为1-1,4+1,9-1,16+1,25-1。
总结:一般只需确定一个分支数列就可以找到圆括号的规律,另一个分支数列可以忽略,以节省时间。
视觉冲击点4:分数。
Type (1):整数和分数混搭,提示乘除。
例8: 1200,200,40,(),10/3
10 .20摄氏度.三十天.五
解法:将整数和分数混合搭配,立即与商相关联,很容易得到10的答案。
类型(2):满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可以降分的第一分;能统一的,就先统一;突破的是不该改的分数,叫做基准数;分子或分母必须与项数有关。
例9: 3/15,1/3,3/7,1/2,()
A.5/8 B .4月9日C .15/27 D .-3
解:第一个可约分数是3/15 = 1/5;分母公倍数比较大,不适合统一;突破点是3/7,因为分母大,所以不适合乘法,所以作为基准数,其他分数围绕它变化;寻找项数的关系,3/7的分子正好是它的项数,1/5的分子也正好是它的项数,于是很快发现,分数列可以转化为1/5,2/6,3/7,4/8,下一项就是5/9,即15/27。
例如10:-4/9,10/9,4/3,7/9,1/9。
B 10/9 C -5/18 D -2
解:没有不可约性;但是分母可以统一,分子序列是-4,10,12,7,1,前一项减去后一项。
14,2,-5,-6,(-3.5),(-0.5)与分子序列相比,下一项应为7/(-2)=-3.5,所以分子序列的下一项为1+(-3.5)= -2.5。因此(-2.5)/9= -5/18。
视觉冲击点5:正负重叠。基本思路是做生意。
例如:11: 8/9,-2/3,1/2,-3/8,()
A 9/32 B 5/72 C 8/32 D 9/23
解决方法:正负重叠,马上做业务,发现是几何级数,很容易得a。
视觉冲击点6:激进。
type (1)系列中混合了根和整数。基本思想是把整数变成根,把根外的数移入根。
例12:0 3 1 6√2 12()()2 48
A.√3 24 b√3 36 c . 2 24d . 2 36
解:双括号前有0,1,√2,(),2;3, 6, 12, (), 48.分支数一是根号和整数的混搭型,以√2为基准数,其他数围绕其变形,整数为√0 √1 √2 ()√4,很容易知道。第二个分支数列是一个明显公比为2的几何级数,所以答案是a。
式(2)的加减法公式的基本思想是用平方差公式:A 2-B 2 = (A+B) (A-B)。
例13: √ 2-1,1/(√ 3+1),1/3,()
a(√5-1)/4 B 2 C 1/(√5-1)D√3
解:形式一:√2-1 =(√2-1)(√2+1)=(2-1)/(√2+65438)同时,1/3 = 1/(1+2)= 1/(1+√4),所以很容易知道
视觉冲击点7:第一项或前两项小且接近,第二项或第三项突然变大。基本思想是分组递归,用第一项或前两项进行五次运算(包括幂)得到下一个数。
示例14: 2,3,13,175,()
30625 B .30651摄氏度.30759 D .30952
解:观察到,2,3很接近,13突然变大。考虑用2,3算出13有2*5+3=3,3 2+2 * 2 = 13等等。才能做出31365438。
总结:有时候递归运算规则很难找到,但是不要动摇。这是这类题目的一般规律。
视觉冲击点8:纯小数系列,即系列中所有项目都是小数。基本思路是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考虑,或者用相同的规律形成单独的数列或* * *式。
例如15: 1.01.02,2.03,3.05,5.08,()
A.8.13 B .8.013摄氏度.7.12
解法:整数部分用1,1,2,3,5,()提取,这是一个明显的和递归序列,下一项是8,不包括C和D;提取小数部分,有1,2,3,5,8,()也是和递归序列,下一项是13,所以选a。
总结:此题属于整数和小数部分的独立定律。
例16: 0.1,1.2,3.5,8.13,()
a 21.34 B 21.17 C 11.34D 11.17
解法: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还是分开考虑,但是在观察数列的整体特征时,发现该数很像一个典型的和递归数列,于是把整数部分和小树部分一起考虑,发现有新的数列0,1,1,2,3,5,8,13,(),()。
总结:这个问题属于整数和小数部分是* * * *的规律。
视觉冲击点9:很像一个连续的自然系列但不连贯。考虑质数或复合数列。
例17: 1,5,11,19,28,(),50。
A.29 B .38摄氏度.47天.四十九个
解决方法:观测值逐渐线性增加,增加一般。考虑差是4,6,8,9,...,与连续自然数列非常相似但缺少5,7,联想和数列。接下来应该是10,12,代入验证28+10=38,38+。
视觉冲击点10:自然数,序列中出现3位数以上的自然数。因为数列问题的运算强度不强,不太可能用自然数做运算,所以这类问题一般都是考察微观的数结构。
示例18: 763951,59367,7695,967,()
公元5936年.69摄氏度.公元769年.76
解决方法:计算自然数不太现实。微观上发现最后一项比上一项少一位数,最少是1,3,5,下一个默认数应该是7;另外,默认一位数后,数字顺序也是反过来的,所以967除以7后要反过来。应该是69,选了B。
示例19: 1807,2716,3625,()
5149 .4534摄氏度.4231 D .5847
解法:四个自然数,直接用显微镜看数字之间的关系,发现每个四位数的前两位数之和是9,后两位数之和是7。观察选项,迅速得到选项b。
第三步:另想办法。
一般来说是后两步,大部分题型都能找到思路,但不排除有些规律不好直接找到。这时候如果把原来的系列稍微改动一下,可能更容易看出规律。
变式1:公因数降低。级数的数值较大,有公约数,可以先去掉公约数,变换成新的级数,找到规律后再恢复。
例20: 0,6,24,60,120,()
A.186 .210摄氏度.220天.226
解法:因为这个数列的每个数值都很大,所以我们不确定增加的幅度是大还是小,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个公约数是6,四舍五入后得到0,1,4,10,20。很容易发现涨幅一般。考虑加减法,我们很容易发现它是一个二阶等差数列,下一项应该是20+10+。
变式2:因式分解。序列中的每一项都没有* * *相同的除数,但相邻项有* * *相同的除数。此时对原数列中的数字进行因式分解,有助于找到规律。
例21: 2,12,36,80,()
100 .125 C 150 D .175
解决方法:因式分解包括1*2,2*2*3,2*2*3,2 * 2 * 2 * 5,稍加改动很容易得到1*1*2,2 * 2 * 3,3 *。
变式3:一般评分法。适用于分数列中每一项的分母没有多少最小公倍数。
例22: 1/6,2/3,3/2,8/3,()
10/3 B.25/6 C.5 D.35/6
解决方法:发现分母很容易除,马上除分母得到单个分子序列1,4,9,16,()。涨幅一般,先差3,5,7,下一项应该是16+9=25。与还原成分6母的分数为b。
第四步:瞎猜法不是正道。
有些题目莫名其妙,有时候只剩一两分钟了,该放弃吗?当然不是!一分钱一分货,有针对性的猜测往往能救急,而且正确率不低。下面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几个猜测。
第一蒙古:选项中有整数和小数,小数多为答案。
见例5: 64,24,44,34,39,()
A.20 B .32摄氏度36.5度.19
就猜c!
例23: 2,2,6,12,27,()
A.42 B 50 C 58.5 D 63.5
猜测:如果发现选项包括整数和小数,可以直接从C和d中选择,小数“. 5”表示运算中可能有乘除运算。如果观察到数列中最后一项被前一项除的次数不超过3次,猜c。
正解:差为0,4,6,15。(0+4) * 1.5 = 6 (2+6) * 1.5 = 12 (4+6) * 1.5 = 15 (6+15) * 65443.
第二个蒙古:数列有负数,选项有负数。负数大多是答案。
例24:-4/9,10/9,4/3,7/9,1/9,()
B.10/9 C -5/18 D.-2
猜测:数列中有负数,选项中也有负数。在C/D中猜测,在观察原数列的同时,分母应该与9有关。猜c。
第三个蒙古:猜最接近的值。有时候看似找到了一个规律,但是算出来的答案不在选项里,却很接近一个选项。不要浪费时间去找另一个规则,只要猜最接近的一项,就接近十项了!
例25: 1,2,6,16,44,()
A.66 B .84摄氏度.88 D .120
猜测:涨幅一般,下意识的差是1,4,10,28。如果差是3,6,18,下一项可能是(6+18)*2=42,也可能是6*18=108。不管是哪种,原数列的下一项大于100,直接猜D。
例26: 0。, 0,1,5,23, ()
A.119 B .79 C 63 D 47
猜:前两项相同,明显是递归序列,需要乘法才能从1,5推到25,而5*23=115,猜最接近的选项119。
第四个遮罩: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遮罩。
例27: 0,9,5,29,8,67,17,(),()
24 C 84,24 D172 83
猜测:首先我注意到B和C的值都是24,我立刻笑了,知道这是阴险的提问者故意设置的障碍,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线索。第二个括号必须是24!根据之前总结的规律,双括号每隔一项必须是正则的。我们发现偶数项9,29,67和()都是上一项的两倍左右,所以我们猜测129,选择b。
例28: 0,3,1,6,√ 2,12,(),(),2,48。
A.√3.24磅.√3.36 C 2.24D√2.36
猜测:如上,第一个括号一定是√3!不过双括号是正规的,3,6,12。很容易知道第二个括号是24,马上就要选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