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术语解释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1.现状调查与分析:在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包括空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影响预测:在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

3.制定预防措施: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或缓解措施,包括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

4.公众参与:在评估过程中,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增强公众对评估过程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5.审批和监督:有关部门应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和监测,以确保预防或缓解措施的有效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1.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和缓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预测和评价规划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减少或解决这些不良影响。

2.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使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为项目设计、选址和工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帮助项目更好地规避环境风险,实现优化。

4.合理配置环境资源: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确定规划建设项目对各种环境资源的占用和影响,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5.提高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提高公众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