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一中宜城一中概况
1943,搬到城关北街的学校。
1945年3月更名为资中县初级中学。
1948 65438+10月,搬到北邱家岩。
1949年7月更名为翼城县初级中学,同年夏迁至翼城县西大街25号。
1958,高中开班。
1981年7月,学校一分为二,形成翼城一中(高级中学)和县城关中学。
1993,成了单高中制。
2005年8月,宜城一中整体搬迁至中华路388号,2015高考成绩公布。宜城一中高考再创佳绩,516人,比2014年的460人增长12%,创历史新高。
2015高考成绩公布。我校高三(3)班孙仙鸥同学以662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宜城市理科状元,在襄阳市各县(市)高中排名第一。(语文119,数学129,英语140,理科274)高三(18)班郑庆杰以595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宜城市文科一等奖。(语文132,数学133,英语144,文综186)2015-2016学年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2014-2015学年教研工作总结2014-2015学年,教育部紧紧依托中央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建立“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自己教学中的疑惑,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结构。”通过“聚焦课堂、研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一师一课制度、中心发言制度、循环听课制度、评价制度、教师能力测试制度”活动,重新审视并合理构建课堂存在的各类问题,找出有效的教研。既提高了学科教研的凝聚力,又提高了日常教研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2015高考在线人数跨过530大关奠定了有益有益的基础。2014-2015学年,教育部在各学科教研组和各年级备课组的支持下,开展了272次循环听评课,其中“一师一课”58次,录播13次。实施循环听评课的学科教研组如下。2014-2015学年,9个学科218人参加,以“我做高考题,我研究高考题”为主体。教师能力测试90分以上的有212人,其余均在80分以上。不仅实现了全员参与的活动设计目标,也为全体员工创造了一个绝佳的舞台。其中,储汉华等32名教师在本次教师能力测试中获得“高考测试”先进个人一等奖。* * *收到高考主题研究论文222篇。经过初评、复评、网上比对、确认,由曹明宝等29名教师撰写的高考主题研究论文获得本次测试一等奖。2014-2015学年,各学科教研组高度关注教研质量,尽力丰富教研内容,提高教研时效性,均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物理组和生物组完成13周教研活动,其他学科组完成14周教研活动。2014-2015学年,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教育部确立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建立了“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每学期工作流程表。不仅完成了上级12次大检查,还通过“经济、学分、课时、报名、签名、拍照、录像、月总结、月宣传、月结账”等10种有机方式,有效把握了学科教学核心工作的推送,确保了我校有效备考的可持续发展。2014-2015学年教育部存在的问题:1。教育部承担了过多的各种迎接或专项督导验收工作,极大地冲击了教育部的核心工作。2.如何评价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事先并没有科学的量化。3.学科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学年基本信息2014-2015本学期全校共有52个行政班,3730人,其中高一18班1056人,高二19班19人。高三补习部有18个班,1296人(14门课,4篇文章),4个班,162人(3门课,1篇文章),但学生质量和人数不足200人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在职教师254人,其中35岁及以下教师74人,占30.1%。全校有“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文化、卫生、政治、历史、地理、体乐”等10个教研组。各年级系都成立了相应的备课小组。在一师一课、国家远程教育学分认定和课时认定的强力推进下,各年级系、学科组要继续继承我校传统,构建“一个平台,坚持两种制度,引领教学工作深入开展”的常规工作重点。教育部将加强服务和督导,将联合各年级部门和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师能力测试、每位教师一节课、优质课竞赛、循环听课评课”,引导我们在我校现有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在过去的四年里,在32名免费教师、高材生的参与下,我们学校迅速成长,成为我们新课程理念和新教研的中坚力量,成为我们新发展的新动力。三、基本思路2015-2016学年1、立足现有学生实际情况,精细化指导,提高师生发展质量。2、狠抓常规,督促落实,及时反馈,完善激励措施。3、科学规划,周密安排,推进五大发展。(1)高考备考的传承研究与教师能力测试。(2)魅力班级展示、优质班级大赛、循环班级评比、一师一课、工作合一等四种活动。(3)学科教学研究。(4)学科发展与学科竞争。(5)介绍蓝篮子工程的特点。四。2015-2016学年的基础工作(一)教研基础工作1。搞好“中心教研”活动。计划今年召开两次中心教研会,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评价量化标准。2.搞好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改进教研活动的内容、结构和形式。(如: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理论指导或建议,学科研讨等。(3)坚持开放“三室”,完善教辅工作规章制度,强化教辅工作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主动协调意识。4.组织秋季田径运动会。计划于65438年10月22日至65438年10月30日举行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5.做好2015-2016学年四校联考工作。(2)师资培训1,完善“蓝色工程”等相关制度,弘扬师徒特色。2.改进教师能力测试的方式和评价方案。3、完善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监管。自2014年9月起,非集中培训学时学分由教师自行“一师一课”、“循环听课、评课”、教研会发言材料、学科论文等材料量化积累,集中教育学时学分由省继续教育中心指导整合的“远程教育平台”直接统计完成。(三)教辅材料管理为全面贯彻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学科核心能力和品格,加强学科群质量建设,学校党委建议:1。学科教辅材料订阅要求:除英语外,可增加一门“英语听力”,所有学科一学期最多只能订阅一门教辅材料。因学术原因确需订购一套教辅教材或读本的,应报学校党委讨论决定。2.学科配套试卷征订要求:除高三学科外,一学期允许征订一份配套试卷,高一、高二学科不得征订任何配套试卷。因学业原因确需订一套试卷的,须报学校党委讨论决定。3.各年级订阅资料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由教育部核定并上报。(四)学科建设1。加强学科群教研活动质量建设,争创先进教研组。各科循环听评课组平均每周进行1次循环听评课或每位教师一节课。2.建立学科教研数据库,解决教学中的“真、小、精、尖”问题,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学科教研的凝聚力。3.各学科都着手编写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的、能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练”。4.2015—2016学年期间,全力办好“四校期中联考”,举办了质量分析会、交流评优活动。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全国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湖北省平安文明校园”、“湖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5年,学校被宜城市委授予“教育工作红旗单位”、“全市平安校园”,被共青团襄樊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被襄樊市教育局授予“教研工作先进单位”,被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