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广东高考综合答案

一、选择题:这个大题是***12小题,每个小题4分,* * * 48分。每个问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一些学者认为牛耕可能早在商朝就出现了。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中有对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的学生冉耿叫伯牛,名字里有两个字:耿和牛。

D.古代文献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文字显示牛拉犁开土的形状。

分析:铭文:商朝和牛耕。A项“牛骨”不等于“牛耕”,故排除;《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不包括B;孔子学生冉庚生于春秋,不包括C;甲骨文写于殷商时期,“牛拉犁开土”这句话表明牛耕可能出现在那个时候,所以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3.“诸侯只得食、衣、税、租,不得政”的现象反映了

A.巩固分封制b .加强集权

C.宗法制度的消亡d .君主专制的削弱

分析:汉武帝设立附利法时,诸侯得到的只是衣食税租,没有政事。这种现象显示了诸侯势力的削弱,反映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14.有人这样评价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度没有废除,宰相早就以古圣先贤之德训诫君主,君主也不会肆无忌惮。据此,他认为

A.限制君权b .削弱相对权力

C.实行君主立宪制d .废除三省六郡制

解析:物质意义:宰相制度条件下,宰相会用古圣先贤之德劝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选择a。

答:答

15.图5是某个时期的海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作者反对袁世凯的独裁和卖国行为。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注意图片下方的标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于1925年8月。源于黄埔军校教导团,是国民政府中央军主力,所以正确答案是c .袁世凯独裁卖国(1912-19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五四运动(1919)、其他。

答案:c

16周恩来说:“* * *国际的领导同志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我说在农村经过长期斗争,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 *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做文章。”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的工人阶级还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B.*** *生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 * *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www.xkb1.com。

解析: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材料中的“经过农村长期斗争的锻炼”指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即中国* * *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择d .中国工人阶级1919五四运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 * *生产国际的领导同志担心革命离工人阶级太远,不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排除B;材料与外交政策无关,C明显错误。

答案:d

17.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夕,动员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口号如下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C.“为在中国成功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

解析:为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政治过渡,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正确答案是c .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夕,即1954年前,B(1956年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D(65438年完成了三次大改造,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确立显然是错的。

答案:c

在18。1521,一位教皇的代表与马丁·路德争论说,信仰不能牢固地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所有人随意扭动或拉扯。“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信仰是必要的吗

C.圣经能成为信仰的基础吗d .信徒能单靠信仰得救吗?

解析: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对圣经和上帝的信仰可以拯救你。教皇宣扬“行为称义”,认为信仰不能牢牢建立在《圣经》上。所以,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信徒能否仅凭信仰得救而选择d,两者都把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排斥c。

答案:新课标d第一网。

19.65438+65438 2008年底+2009年初,西方某文学流派“艺术地描绘了这个特定时代人们躁动、敏感、细腻的精神世界,展现了具有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古典主义d .理性主义

分析:根据“65438+2008年底65438+2009年初”和“个性强”等材料,不难得出他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的结论。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最令人不安的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英国等地的文学思潮,不包括a。

答案:b

20“新生力量和新理论不断涌现,挑战19世纪的正统自由主义。乌托邦和其他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几排小炮,现在该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运动b .生物进化c .科学社会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19世纪挑战正统自由主义》说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当时乌托邦式的社会制度受到批判和改造,其他社会主义者崛起。《炮火》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所以选c。

答案:c

2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鼓励以下行为。

A.资本家提高工人待遇b .外国人去美国就业

C.人们把钱放在家里。d .农民扩大生产规模。

解析:罗斯福新政规范了工业生产和劳动关系,于是政府鼓励资本家提高工人待遇,选择了a .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消灭C;限制农业生产,排除D;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解决失业问题,消灭b。

答:答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意图是让一个极其落后、发展程度极低的国家尽快走上工业化道路...虽然这个系统效率低,浪费大,但还是达到了上述目标。”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学者

A.认为斯大林的模式是合理的

B.同意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客观评价了战时* * *资本主义政策。

D.否认赫鲁晓夫变革的必要性

分析:“(苏联)...这个系统虽然效率低,浪费大,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的。(工业化)”据此,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合理的。

答:答

23 1962法国一家报纸称,戴高乐总统应该随时准备亮出手中握有大量美元的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向美国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反映了这一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挑战以及法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抵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材料中的“法国持有的美元”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开始联合,经济赶超美国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同时在政治上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与法国无关,材料不能反映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排除②、④。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满分52分。

38.(25分)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一种来自美洲的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了新的风味,并大受欢迎,这主要是由于荷兰人——根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晚清)徽商衰落之势愈演愈烈。今天,我试着进入一个家庭,看到那些每天使用它的人,不管它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总是来自其他国家。”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她家里的鞋子、袜子、玩具、灯具等物品都是中国制造,其他大多数美国普通家庭也是如此。Xk b1.co m

——据《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1描述的现象有什么历史背景?(6分)

(2)材料2中的“老行业”是什么意思?简述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系。(9分)

(3)萨拉在材料3中发现的现象在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美国普通家庭的历史原因是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1)新航线开通;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

(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对外扩张,中国被侵略;(4分)机器大量生产的洋货价廉物美,涌入中国,严重冲击传统手工业。(3分)

(3)五六十年代冷战时期,中美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后中美关系正常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强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分数表示如果考生的回答超出要点但合理,可以在每道题的总分内酌情给分。

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索历史提供重要信息。提前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问答。

材料一:在中国,科学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词的变化。在中国古代,“科学”一词原本就存在。比如宋代就有一句话“自科学兴盛以来,在人间做学问的人,往往困于一日之功,甚至老死或不相见”。明末清初,受古代“师事”的影响。当时人们把科学翻译成“格致”。19世纪中期以后,“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人,会继承时间。”“格致”一词被广泛使用。19年底,梁启超等人效仿日本,将科学翻译为“科学”,呼吁“搞科学,讲艺术”。民国初年,学长学姐也将科学音译为“Sains”,以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根据两类现代汉语术语创作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传播,民主的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古代的直接民主是民主,现代的间接民主也是民主。以“民主”二字的日常使用,还不如古代的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等。

(1)材料1中的“科”字与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有关?朱成理学中“向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从“格致”到“塞恩斯”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第二份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球迷”中选择1个词,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迁。(3分)

参考答案

(1)科举制度(2分);“调查正义”(2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性;(3分)开始学习西方政治,推动政治改良;(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但民主政权有名无实;(3分)所以,我们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

(3)建立代议制度;(2)代议制民主有优势,如适用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3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扩大选民范围;并扩展到更多的国家。(3分)

(4)本题总分3分。考生有一分,都可以得分。比如“经”字,在古代是“经世济民”的意思,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今天指的是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粉丝”这个词一直是中国常见的食物之一。如今,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粉丝”往往被用来代表忠实的粉丝、爱好者等发烧友。

分数表示如果考生的回答超出要点但合理,可以在每道题的总分内酌情给分。问题(4),指出一个句号的意义或用法,给1分,指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号的意义或用法,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