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评卷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1.疾病诊断,有针对性。老师批改完试卷后必须做详细的分析。如:试卷涉及的知识点;难度;每个分数的学生人数;我们必须清楚哪些题学生得分高,哪些题学生失分多,学生失分的原因是知识缺陷还是数学思维不严谨。只有找出原因,教师在试卷评卷的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2.给它对症下药,授之以渔。
(1)找出“病症”,授之以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试卷评价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卷的时候,因为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多,问题多,所以不能均匀用力。有些问题只需要“摸一下”,而常见的错误和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启发思维的问题则需要“仔细解剖”。所以,找出“病”之后,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
例如,给定直线y=2x+1分别与X轴和Y轴相交于A点和B点,试求坐标轴上的一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这种涉及分类讨论的数学题,如果思维不严谨,往往学生会错过解答。这时老师可以开导学生:要使三角形ABC成为一个没有明确腰底的等腰三角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给出了三个答案:AB=AC或者AB=BC或者BC=AC。但是如何找到符合条件的C点呢?这时,教师在肯定上述三个答案正确的前提下,启发学生:若一个等腰三角形,分别以A、B、C三点为顶点,应满足什么条件?这表示同学们头脑清醒,很快就和之前的回答相对应了。
然后作者乘胜追击。“现在我们知道,以A点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必有AB=AC。怎么才能找到C点呢?”“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与坐标轴的交点为C点..我们这样求三个点,同样的方法BA=BC也求三个点,那么如何使CA=CB呢?学生甲:C点在AB线的垂线上。也就是AB的垂线和两个坐标的交点就是我们要找的点C,也有两个点。三种情况有八分。该题经过仔细解剖,使学生掌握了理解该类题目的基本方法,同时将数学思维方法融入到具体的试卷评价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分类拓展思维。
第一,有些老师在评阅试卷时,往往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讲解,既费时又凌乱,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实我们可以采用分类收集评论的方法。一张试卷总有一些题目是用来考查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的。对于这些问题,要用统一相同知识,比较不同知识的方法进行点评,强化学生的转化意识,使他们对同类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体系。
第二,聚焦形式相似性和异质性的话题。所谓异曲同工的题型,是指教学情景不同,但本质上数学过程相同或处理方法相似的题型。比如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判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看似不同,其本质都是根据判别式的值来判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看题型,还要在不同的情境中找到其遵循的相同本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这类流程相同或处理方法相似的试题,要集中进行评价。“形似与异质”的核心是“质”。抓住了问题的“质”,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根据方法讲评,培养数学思维。一张试卷必然会涉及不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命题的重点。评卷的具体方式是围绕试卷中与某一数学思想方法相关的题目。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可以通过对试卷的点评,加深对某种数学思维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一张试卷中关于数形结合的题上,学生就会觉得什么样的题适合用数形结合,数形结合的关键是什么,怎么解题。
以上三种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通过分类思维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发展数学思维。
(3)利用题目。在评课中,教师不应孤立地讲解题目,而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变式和发散性训练。可以练习“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问题,应该通过教师点评的机会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激发那些“尖子生”的探索兴趣,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好处。
3.正确补偿,加强推广。必须根据讲课后的反馈进行纠正和补偿,这是讲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课和评价的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鼓励收集“错题集”中有典型错误的试题,并对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正确答案。同时,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因为经常跟不上节奏,课堂讲解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措施,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挫伤,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总之,教师要在讲评的过程中,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努力启发新的思路,探索一个问题的巧妙解法、快速解法和多重解法,让学生觉得内容新颖,有所收获,有所收获。通过点评,培养学生从正向思维过渡到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数学思维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