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陵西侧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灰坑”。有哪些灰坑?

考古和盗墓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多数盗墓只注重钱的价值,所以都是针对有大量金银器皿等陪葬品的墓葬。考古更注重文化价值,所以发掘不仅限于墓葬,还包括各类古遗址,有些遗址是灰坑的一部分。比如,近日,秦始皇陵博物馆刚刚发布消息,在秦始皇陵西侧发掘出一组墓葬,包括100多个“灰坑”。

为什么叫灰坑?

灰坑,顾名思义,就是灰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土地所有者是灰色的。当然,其中一部分会混入分解的有机物,所以会呈现棕色。因为灰坑一般都是人工掩埋的,土质比同一地点的其他土壤要软,边界会比较明显,一般呈坑状。色与形,故名灰坑。

灰坑是干什么用的?

现在考古认为,既然大部分都是掩埋的,那么灰坑一般就是垃圾坑,或者地窖、储物坑之类的。比如题目中提到的秦始皇陵西侧的墓葬,很多灰坑都是陶瓷坑,有存放陶罐的储物坑,也有扔残次品的垃圾坑。

当然,有些祭祀坑也可以归为灰坑。甚至,一些私人葬坑,比如古人挖坑藏宝,在我们现在的考古中也可以认为是灰坑。

可以说大部分灰坑都是人工挖掘的。为什么说最?因为还有很多灰坑是自然形成的,比如一些小的干涸的湖泊或者一些下陷的洞穴,所以古人就把它们作为垃圾堆来埋垃圾(古人也很卫生,不会随便乱丢垃圾)。因此,在考古界内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认为所有凹陷的坑状遗迹都可以称为“灰坑”。当然,这只是一个行业名称。

灰坑有什么考古价值?

就像我开头说的,灰坑的价值主要是文化价值,不是货币价值。

大多数灰坑都会保留古人生活的痕迹,甚至生活习惯和生活记录。例如,在一个简单的古代垃圾场,考古学家可以从里面发现的许多物品中推断或直接看到古人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说的陶片堆里,有些陶片是有文字记载的,所以这些陶片比墓葬里的金器更有考古价值;比如,如果在一些贮藏坑里发现了植物的一些种子,我们就可以确定这种植物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或者可以找到一些动物的骨骼,也可以确定它们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年代。

当然,有些想法是不能满足的。毕竟有些东西能保存下来,条件太苛刻了。但我们不得不说,考古学家,几乎都是历史圈内的福尔摩斯,需要有非常敏锐的“变废为宝”的嗅觉和由表及里的考证精神。比如,有专家从海昏侯墓中发现的瓜子推算出,刘贺很可能是因为吃瓜而死于急性肠胃炎。(因为吃的瓜子还没来得及排泄就死了)

文物没有墓葬丰富,但考古难度不亚于墓葬。

虽然我们已经“吹捧”了灰坑的考古价值,但不得不说,灰坑里的文物并没有墓穴里的丰富。毕竟大部分灰坑都是废弃的。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灰坑的考古难度不亚于墓葬,甚至比墓葬更难清理。

首先确定灰坑的大致位置、方向和范围,然后根据这些画出标志线;

其次,灰坑一般分为几层。因为古人不可能马上填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挖掘的时候要做好分层;

还有,因为有很多层,不能猛挖。你应该用一个小的挖掘工具稍微清理一下,甚至用刷子。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灰坑不能一步清理干净,要分几个部分清理,比如先清理一半或四分之一。这是因为,有的灰坑比较大,所以一定要做!但是,有些灰坑非常复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先清理一小部分,然后总结经验,全面清理。

考古哥的最爱

我有个同学,小哥,是学考古的。我曾经问过他对“挖文物”的感受,他直接告诉我,他“不舒服”。调侃之下,他告诉了我具体原因。

首先,在一些坟墓里,味道其实很浓!有的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但还是有腐烂的味道,有的还是有刺鼻的氨味。在这种环境下久了,连人都会坚持这个味道!他告诉我,他以前不喜欢喝白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喝两口尝尝。毕竟酒精的味道比氨水舒服多了。

其次,清理文物需要极大的耐心。经常有人在那里蹲半天,一直盯着附近的地方,很无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也在“屏住呼吸”。我认为这和连续上四节数学课差不多。

所以,我的小弟弟告诉我,他其实更喜欢灰坑而不是坟墓。虽然灰坑里的文物不如墓里的赏心悦目,但墓里有两样东西:嘴和耐心!屏住呼吸就像屏住呼吸一样!灰坑只需要一个,沉住气。

其实文章前半部分基本说的是“什么是灰坑”。后面之所以说这么多,是想告诉你,考古其实没那么有趣。很枯燥很辛苦,就像我们每个人长期坚持的工作一样。各位喜欢文物的朋友,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别忘了你的小哥哥或小姐姐在考古方面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