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自考00043

《经济法概论》重点学习材料考试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经济法律制度。

一、法律的产生和类型

1、法的起源:法是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划分的出现以及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3,*法律是阶级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4.@法的前三种历史类型与最后一种社会主义法有本质区别: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社会主义法是最新、最高、最后一种类型,真正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二、法律的性质和定义

1,法律的本质:阶级性、社会性和社会功能。

法律的特点: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由国家强制执行。

3)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在规范性文件中,是人们颁布和遵守的行为准则。

2、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行,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一切行为规则。

3,*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但也具有社会性和社会功能。

第三,法律的起源和结构

1,中国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

法律规范的三要素:假设、处理和制裁

3、法律规范的类型:按形式分类:a .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

4、*有关言论、观点、法律著作、判例、习惯等。法律来源之外的其他个人的权利不是法律。

5、@现行经济法某一条款中的法律规范有哪些?

第四,法律、政策和道德的关系

1,法律与政策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

密切联系: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法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时候,就更需要用政策了。同时,政策执行也要靠法律。

区别:法律具有国家意志、规范和稳定的性质。有国家强制保障,违反会受到国家制裁。政策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修改。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和区别:

一致性:两者都是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在基本精神、任务和功能上是一致的。

区别:剥削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阶级道德,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和存在、调整的对象和范围、表现形式和强制力都是不同的。

3,*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本质上是国家与党的关系。(见第九册)

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有不同的表现:

动词 (verb的缩写)法人和法人制度

1,法人——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人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资金;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法人的权利能力——企业法人具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能力——企业法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4、*法人和法人制度

5,*中国必须用法人制度。

6,*法人的独立性

不及物动词代理制度

1、代理——代理人在代理授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的,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建立某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

2、代理的特征:a .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即代替被代理人进行的法律行为。代理人有权在代理权限内独立行事。c .代理是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d .代理人的代理后果由被代理人接受,从而确立了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3,*代理关系也是法律关系。

4.*委托人和代理人按照委托代理协议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所有制(所有制——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经济制度。)

1,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属于上层建筑。

所有权的性质:绝对性;排他性。

2、所有权的内容:所有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分配和处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