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日本的主要产业有哪些?

当今日本的三大支柱产业

(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汽车工业取代钢铁工业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在日本开始普及。

(2)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家用电器。

(3)日本是世界上数字媒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数字媒体产业产值已经超过钢铁制造等传统产业,成为日本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那就是电子科技行业。

战后以来,日本不仅每10年制定一次工业发展规划,提出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支柱产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战后最初10年的经济复兴时期,提高生产率是日本的首要任务。因此,日本不仅把当时对其他产业起基础性作用的煤炭开采作为支柱产业,还把被称为“工业粮食”的钢铁作为第二大支柱产业,并制定了“煤钢超重点计划”,通过“倾斜生产方式”投入大量资金。当煤炭生产率基本接近战前水平时,就努力发展钢铁生产。当时,生铁作为钢铁产品的原料,被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两家钢铁公司垄断。如果这两家公司拒绝供应生铁,其他钢铁公司就无法维持生产,严重制约了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通商产业省通过提供资金、税收优惠、增加外汇额度等方式,积极支持川崎制铁公司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并在千叶县建立了超大型钢铁厂,从而大大提高了日本的钢铁产能和国际竞争力。到1961,钢铁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产品。到1973年,日本粗钢产量达到120万吨,超过美国,仅次于当时的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钢铁工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在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特别是石化工业的同时,提出了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目标。当时有人认为日本钢铁工业虽然实现了赶超世界钢铁强国的目标,但在汽车领域无论怎么努力都赶不上欧美国家,从而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持否定态度。但通商产业省认为,汽车产业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具有带动其他产业向高水平发展的各种要素和巨大的溢出效应,也是反映日本产业水平的一面镜子,因此支撑起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为此,日本派遣大量技术人员出国,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此后不久,日本汽车迅速扩大了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进入70年代后,汽车工业取代钢铁工业,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就像日系车如倾盆大雨冲击欧美市场一样,家电作为日本新一代支柱产业,冲出日本,奔向世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迅速扩张。1997日本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1.1万亿日元,增加值也达到47万亿日元,超过了传统工业建筑业。目前,网民人数已达654.38+07万,企业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总额在654.38+0998年达到8.6万亿日元。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和通信服务的日益多样化,不仅会改变日本的产业结构,创造新的需求,提高社会效益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还会增强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性产业,在日本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