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哪些剧种?

以长沙、湘潭为主要中心的湖南省地方剧种之一,曾被称为“长沙湘剧”,也唱出高音、低音、昆曲、乱弹四种曲调。

湘剧剧目丰富。有1155播放。其中声音高且乱的剧占98%以上。湘剧的传统剧目很多来源于宋末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是艺术家创作改编的。曲调高亢的《四大故事》、《六大故事》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剧目。“四大戏台”是《神仙传》、《目连传》、《西游记》和《仲晶传》,每个戏台都可以演出五到七天。六大记录是金印,笔记,白兔,月亮崇拜,柴静和琵琶。随机剧《八大连台》、《十八江湖书》、《三十六院》是经常演出的剧目,观众耳熟能详。

湘剧传统剧目有清代王船山的《端午》、杨恩寿的《袁谭六首》,其中《桂芝香》和《再来》受到清代剧评家吴梅的高度评价。《桃花源记》、《马坦帖》、《醴陵坡》取材于湖南当地历史和民俗,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建国后,依靠老艺术家和新艺术家的合作,湘剧丰富的遗产得到挖掘和整理,上演剧目从200多部增加到400多部,及时抢救了320多部即将失传的剧目。主要加工整理了《拜月》、《追鱼》、《扑克》、《记水》、《金丸》、《玉簪记》、《黄反五关》、《金沙滩》、《六郎斩》、《百花公主》等60余部剧目。

湘剧的高腔源于益阳腔。早在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徐渭的《南词概论》就记载了益阳调在北京、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广泛使用。益阳戏传入长沙后,通过“误用地方方言”、“沿袭地方风俗”,并融合了龚戏等地方音乐,转化为湘剧高腔。从《仲晶传奇》等老牌连台剧高低杠合演的情况来看,后者出现的年代和前者差不多。

昆曲传入长沙的时间稍晚。据《长沙老狼庙班排》记载,康熙三年(1664)、清六年先后成立了既唱高腔又唱昆曲的长沙府秀班、老任班。蒋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至二十八年的《潇湘听雨记》中,记载了湖南调遣使杨为官,表演昆曲《三多》。这一时期正是昆曲传入长沙的时期。高与昆的同台演出,直接影响了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其从一部强调大锣大鼓的武侠剧,转变为一部也唱小锣小鼓的文艺剧。当年,老任和班保、杜三等唱高腔戏,如《赶泼粥》、《猎回书》等,也吸收了昆曲表演中许多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在当时一度名声大噪。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昆曲逐渐衰落,退出湘剧舞台。光绪三十一年,长沙人叶德辉在《鹤门观剧诗》中写下“昆山近,无人能及,故寻白石翁之源”一句,道出了当时湘剧中昆曲的处境。

随机弹也叫“南北路”。其起源尚无定论,但湘剧吸收了徽班的《大场乐圣》、《偷鸡》等一系列剧目,称其曲调为安庆调。其他则属于花部的安庆,如水淹七军、龙虎斗、路遥知马力、王湘哀、李达庚和被困的曹福。

徽班起源于秦腔的如意钩锁云囊,后传至湘剧班。此外,湘剧还吸收了汉剧的《杨勇》等剧目,这说明湘剧的早期起源与徽剧、汉剧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南北路调的传入,湘剧中开始出现高亢混乱的剧目,如《金丸记》中的“盘盒”唱高亢调,“考扣”唱乱调。因为高和栾同台,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高强吸收了导演的作品和武功;随机弹受高音唱法影响,形成了长时间的行云流水,如《斩李广》中的48首《不再》,以及《季承开着车》中的24首《穷老爷》,使湘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都向前迈进了一步。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京剧已流入长沙。4年后,又有18位京剧艺术家参加了长沙湘剧班,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借鉴了难度较大的京剧,在演唱中吸收了一些花腔。

纵观湘剧四种声腔的演变,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湘剧起源于明代,至清代中叶,逐渐形成多声腔剧种,历经变迁,形成以高腔、乱弹为主调。康熙年间,其班社多唱高亢曲调,或兼高、,如伏秀班、老任班、仁和班等。乾隆年间,班社逐渐增多,如以唱昆曲为主的打浦青班,浏阳、醴陵等地出现了由九人组成的“案班”(见《乾隆醴陵县志》“风俗”篇)。那时候。长沙、湘潭等地建有老狼庙,乾隆末年设立了九麟科班。道光年间建立仁和班,以乱弹为主。同治、光绪年间,阶级社团兴盛。到宣彤元年(1909),长沙有仁和、清华、春台、仁寿、同春五个班,湘潭有永和、清河,浏阳有庆生,宁乡、益阳有大观、福林。到建国前夕,湖南湘剧共有21个班社。从道光年间到建国前夕,共办了28个班,开设了60多门课程,分布在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始于道光后期的五云理学班,课程最长,历经数十年,培养了400多名艺人。后来又有了三原、华兴等比较有影响力的阶层。1920之后成立的福禄、九如、伏羲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机构,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

清同治、光绪年间,湘剧有1000多个剧目,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方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打虎》、《指路归途》;有早期益阳调的剧目,如《目连传》。有益阳、庆阳的剧目,如琵琶、白兔、金印等。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三十六院》等大量南北路剧。经过演出实践的风风雨雨,传统剧目682部,其中以羌戏为主的剧目有500多部,以高戏为主的剧目有近百部,以联台大为主的低牌剧目有200多部,但独立的只有少数,以昆曲和杂调为主的剧目也很少。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大量宣传革命、抵抗侵略的创作剧目。最具代表性的有《慈恩铭》、《广州血》、《东北角》、《血溅沈阳城》、《新会乔媛》、《旅伴》等。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增加了许多新的戏剧。来源如下:1 .移植剧,如《白毛女》、《血泪复仇》、《陈三五娘》、《生死卡》;第二,改编整理传统剧目,如《拜月》、《追鱼》、《花公主》、《金丸》;三、新编古装剧和现代戏剧目,如《文天祥》、《巴蛮子》、《园丁之歌》、《郭亮》、《相超》、《黄金家族三凤》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65438年至0938年,田汉在长沙举办战时戏曲训练班,曾组建7支湘剧抗敌宣传队,活动于湘南、广西桂林等地。抗日战争时期,罗玉婷、吴绍之、陈少艺等一大批湘剧著名演员在战争中牺牲。湘剧中的业余组织叫“社”,又称“票房”,成立于清朝光绪初年的长沙。后来“闲歌会”更加完善。出版了《湘剧考》和《复兴戏源》两种刊物,收集和校订了30多集湘剧传统剧本,400多部剧目。湘潭还有如意堂等业余演出组织。新中国成立之初,湖南省军区洞庭湘剧工作组成立。1960年转制为湖南湘剧院,长沙、湘潭、益阳、茶陵、株洲等地也成立了湘剧专业演出团体。湖南湘剧院于1969年并入湖南湘剧团,1980年恢复原建制。

由于湘剧长期在省会长沙演出,视野相对开阔,艺术交流也相对多于本省其他兄弟剧种,所以在表演艺术上的创新是走在潮流前面的。另外,省会长沙人文气息浓郁,观众文化水平较高。清同治、光绪以后,王先谦、王嫣芸、杨恩寿等知识分子对湘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对戏剧和演出进行了评论。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长沙湘剧艺人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影响,艺术保守思想相对较少。因此,出现了一批经常在湘剧中表演的剧目,其表演水平提高很快,达到了精雕细刻的水平。

目前,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湘剧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弱。再加上资金匮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湘剧生存面临严峻形势,值得有关方面重视。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湘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古画戏邵阳古画戏起源于清乾隆、嘉庆...云南花灯源于中原,起源于明代或更早的民间“社火”活动...赣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于赣南客家的摇篮,是客家先贤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湖南古画戏是古画、花灯戏等湖南地方剧种的总称。湖南古画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民间歌舞到对古画,直至能演完整部戏剧。湖南古画戏曲声腔的发展是以地方民歌、山歌、哼歌为基础,发展成几种基本声腔,用于情节简单的戏剧。后来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性和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原来的曲调变成了节奏不同的曲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适合男声或女声。从音乐发展的角度看,古画资深戏曲艺术家(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多曲调。也有说是用一些生动的语言总结出一套曲调发展的技法,如“变技法”、“变尾”、“变骨”、“上翻”、“下翻”、“撕或挤板眼”,实际上是通过变调、变调、调式变换、音程移位、节奏扩大或压缩等手段创造出来的。所谓“变术”,就是调制和变奏的结合;“换尾”和“换骨”就是换调式和骨干音;“向上转”和“向下转”是向上和向下的区间移位;“将板眼一起撕裂或挤压”是节奏的扩张或压缩。同时,他们还吸收了外省或外省的其他民间音乐和其他戏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古画戏曲的早期,只有半职业的阶级俱乐部在农村进行季节性的演出,他们在农忙之余从事艺术。过去,由于古画戏受到封建迂腐势力的歧视和取缔,古画地方剧团都以演出地方流行剧目为幌子,被称为“半戏班”或“半戏半调”、“阴阳队”。各地有400多个古画戏曲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花鼓戏蓬勃发展,不仅整理出《刘海劈柴》、《打鸟》等传统剧种,还创作了《双食送》、《忙嫂》、《三里湾》等多部现代剧种。《打锣》、《灌锅》、《送外卖路上》、《野鸭岛》等都被拍成了电影。

湖南古画戏共有300多个曲牌,根据曲牌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1、川调、2。锣调,3。洞调(即石弓调)和4。小调。川调起源于民歌和民谣。按调式可分为宫调式和于调式两种。宫调式重六声,于调式重七声,带有特别浓厚的戏曲气息。锣腔起源于哼歌和劳动号子。原来只有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助唱尾腔,故名锣腔。现在这种扶腔形式已经基本取消了。洞腔,起源于师道之乐,也叫师腔。川调、锣调、窑洞调统称为正统调,正统调的结构比较方正,多以“对仗”或“连合”的形式反复使用。小调是一些原始的民歌、民谣、都市小调、弦乐小调,表达的是朴素的情感。一些小调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表达多种情绪,并被纳入正常的曲调中。

古画戏曲的表演艺术朴实、生动、活泼,小丑、肖丹、萧声的表演仍是最具特色的。大多是为了表达劳动生活。湖南花鼓戏来源于劳动人民,丰富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娱乐。

它的特点是将多种艺术形式聚合在一个标准中,体现在* * * *的共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