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卷烟厂的历史

1.云烟的发展历程云烟50年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云烟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云”人有过快乐的时刻,也有过彷徨;胜利时有过欢呼,不幸失败时有过不快;推出新品时有兴奋和激动;也有市场萧条的时候,成功之路总是布满荆棘,但凝聚了几代人心血和集体智慧的“云烟”却坚强地走过。90年代初,“云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堪称云南烟草的开创者。

从1994开始,“云烟”品牌开始产品升级,到当年国庆前夕推出“极品云”,引发了当时烟草行业最好和高端品牌的战争,带动全国烟草市场风起云涌。然而,在90年代中期,“云”遇到了一些困难。

“云烟”人从自身寻找原因,致力于从产品的内在品质、外在包装、文化内涵上赋予“云烟”新的生命力。他们提出了“第一烟草车间”的概念,加大了烟草基地的建设。

1997,中烟第一家烟草精加工车间诞生于云烟人,从原料源头保证云烟品质。从65438到0999,“云烟”再次遇到了市场环境的挑战。

当时烟草行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地区封锁加剧。“云烟”再次面临产品销量、利税水平、品牌市场份额一度下滑的相对困难时期。面对问题,云岩人不畏艰难,积极寻找突破口。他们把市场当作“第一车间”——即原料服从生产,生产服从市场,一切为了市场,实现了从“原料第一车间”到“市场第一车间”的转变;在生产过程中,提出了标准化生产、柔性加工、订单生产等新方案。在产品研发方面,提出了“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消费一代”的总体规划。

2001的“软宝云”、2002年的“紫云”等一系列产品成功上市,不仅促进了“云烟”的发展势头,也为“云烟”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使今天的红云集团更加坚定了以“云烟”为主导品牌的决心。“云烟”品牌的竞争力不仅来自50年的历史积淀,更来自行业重组带来的重组优势。

为响应国家烟草专卖局“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的发展战略,2003年,云烟所在的昆明卷烟厂控股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昆明卷烟厂、曲靖卷烟厂、会泽卷烟厂、严昆卷烟厂、乌兰浩特卷烟厂整合组建中国第二大烟草集团鸿运集团,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试点。利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优势,整合了垄断体制下企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计划资源,为“云烟”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为“云烟”成为中国烟草行业最赚钱的品牌之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跪求红云红河集团的烟草发展史从红云集团重组后开始运行,到2008年6月正好两年。

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第一家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工业企业,红云集团实现了效益和品牌的重大突破。2007年,全集团实现利税220亿元,比重组初期增加57.8亿元,同比增长35.6%。

2008年,集团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6月产销卷烟40万箱,45438+10月,实现利税40亿元,进一步显示了重组优势。“红云集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与中国烟草行业的改革政策密切相关。”

集团副总裁徐丽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鸿运集团受益于国家的各项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形成合力,推动中国企业逐步走向联合重组,实现大企业、大品牌战略。

同时,这些改革政策也逐步规范了烟草企业的管理,逐步将工业企业推向市场。对于红云的重组,这是最大的政策推动力。

红云集团的联合重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4年。现阶段,国家烟草专卖局为打破制约中国烟草行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三大战略思路和“深化改革、推进重组、走向联盟、共* * *发展”的主要任务。

2003年初,《654.38+万箱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出台。到2004年底,65438+万盒的小卷烟厂基本关停。2003年,昆明卷烟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出当年三分之一以上的利润,与太原卷烟厂联手,试图共同跨省开拓市场。

当时太原卷烟厂年利润约10万元,但不良资产和坏账却有3亿多。山西烟草局和原太原卷烟厂两级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最终坚定了与昆明烟草共同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

2004年与曲靖卷烟厂重组的会泽卷烟厂,原是一家县属企业,品牌受到市场欢迎,但年产量只有65438+万箱左右,属于国家关闭政策范围内的企业。2004年,云南省实施烟草行业大规模整合,云南从9个卷烟厂变成4个。

会泽卷烟厂并入曲靖卷烟厂。即在此期间,呼和浩特卷烟厂和程春卷烟厂分别与昆明卷烟厂合并重组,乌兰浩特卷烟厂和瞿岩烟草重组。

这些企业有的面临倒闭压力,有的面临经营和市场压力。虽然情况不同,但都是在中国烟草改革的大背景下,与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严昆、瞿岩实现了联合重组。第二阶段,两个昆曲厂的压力来自更高的层面。

截至2005年底,中国烟草行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卷烟工业企业已减少到44家。其中,15家卷烟工业企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万箱,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随后,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两个10重点品牌、10重点企业”的目标。国内烟草行业的重组已经进入大企业之间的重组阶段,时间不等人决心做大做强的两家昆曲厂。

尽管不断重组,但就昆曲厂单个企业而言,行业优势并不明显。依靠昆曲厂和昆曲厂各自的力量,实现中国烟草行业“两个10以上”的理想是不现实的。

重组是双方的必由之路。曲靖卷烟厂原厂长、红云集团副总裁余瑞芳说,重组前,曲靖卷烟厂年产量超百万盒,利税近50亿元。为什么要重组?大家* *的知识是,与严昆联合成立鸿运集团的目的是做强企业,扩大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5年6月8日,165438+10月8日,由程春卷烟厂、山昆公司、蒙昆公司全资拥有的昆明卷烟厂和由会泽卷烟厂、乌兰浩特卷烟厂全资拥有的曲靖卷烟厂进行重组,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第一个实现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红云集团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奏响了。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认为,红云集团的成功组建,是中国烟草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烟草改革的方向,是中国烟草行业的希望。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联合重组,鸿运集团完成了外延扩张,形成了规模、品牌、原料三大优势。从规模来看,鸿运以每年250多万箱的计划资源,300多万箱的品牌市场规模,位居全国第四。

宏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绍明坦言,“重组的过程并不容易。”回顾红云集团近两年的发展,有两项改革措施影响最为深远。

“核定基数、确定比例、集中申报、统一纳税、跨区域分配”是鸿运集团在改革中的独创。烟草财税是各省区向中央负责的体制。烟草税上缴中央和地方后,如果处理不当,是不会成功的。

鸿运重组企业涉及昆明市、昆明市五华区、曲靖市、会泽县、呼和浩特市、乌兰浩特市、太原市,因此如何保证当地* * *的财税分配利益是重组的前提。在云南省* * *和相关各级* * *的支持下,鸿运集团在全省实现了既定目标。

通过统一纳税,对于重组企业所在地来说,先保证原有基数,再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成果;对于鸿运集团来说,真正实现了各厂商生产计划和任务的统一调度,以及品牌的享受,为成为大品牌奠定了基础。对于烟草企业合并带来的变化,长期在云南曲靖市分管烟草工作的CPPCC国检委主席赵建华说,“大钱增加了,小钱减少了。”

“大钱”自然是财税体系中的增长,“小钱”指的是过去。

3.谁知道鸿运集团的具体发展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云岩走过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1958年,“云烟”成功投放市场,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云南烟叶制成的一级烟叶。

1959,“云烟”商标正式向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商标注册。

1977无嘴“云烟”卷烟成功改为过滤嘴卷烟。

1994年,“云烟”系列产品“极品云烟”上市。

从65438到0997,云烟系列产品“云烟(红)”和“云烟(醇)”相继推出。

2001年,专场“云烟(宝)”问世,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200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到昆明卷烟厂考察,希望将“云烟”培育成为“中国卷烟”的代表品牌。

2004年,在云南烟草行业引起广泛关注的云烟系列高端产品云烟(印象)上市,被誉为云南烟草复兴的代表品牌。

2005年,“云烟”年产量达62万箱,创税收利润80亿元。

2006年,云烟系列最新产品云烟(如意)在昆明上市,很快在全国67个城市推出。预计年产销量将超过4万箱,有望成为中国卷烟行业推出新低档卷烟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品牌。

2006年,预计“云烟”单品牌产量将超过70万箱,利税90亿元。将是中国中高档卷烟中极具增长潜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品牌。

鸿运集团计划到2007年将“云烟”打造成为一个品牌单一、年税收利润6543.8+00亿元的强势品牌。

自1958创立品牌以来,“云烟”总产量超过600万箱,累计为国家税收超过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