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备案管理办法2023

2065438+2009年5月,诊所备案制度在全国十个城市试点。2021年7月,诊所备案系统在全国铺开。5438年6月+2022年10月,《诊所备案制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至此,诊所备案制度已经规范,诊所基本标准也相应调整。

01诊所备案制管理办法开诊所有两个条件。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注:本办法所指的诊所不包括按照《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备案的中医诊所。

诊所备案制意见稿指出,举办诊所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个人开办诊所,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相同专业临床工作满5年。2.两人以上合伙开办诊所的,所有合伙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诊所的,诊所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此外,文件还明确了门诊备案应提交的材料及其他管理要求,最终取得《门诊备案证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临床执业医师不再要求主治医师及以上。意见稿指出,每个临床学科至少有1名医师需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同专业临床工作满5年。

在诊所医生资质方面,可以说是降低了门槛或者保留了门槛。

降低是指:2019备案制试点地区要求执业医师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但备案制管理意见稿中取消了这一要求。

预约的意思是:这个诊所的准入比试点版低,但就像现在的标准一样,执业医师有5年临床工作经验。

医改研究专家许玉才分析,这应该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也符合国家鼓励医生专职或兼职开设专科门诊的初衷。

03?备案制其实就是:宽进严出?备案制意在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诊所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和关键领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所以对其监管的力度并没有降低。相反,由于各种风险的逐渐凸显,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诊所纳入当地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诊所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此外,还有“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新方式——随机选择检查对象,随机选择执法检查人员,抽查结果及时公开。

对于守法者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违法失信者来说,政府监管资源的最优配置却是“时刻等待”,可谓一把高悬的利剑。

04?2022年,在诊所基本标准中增加三类诊所。诊所的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与旧标准有很大不同。虽然只是意见稿,但已经基本成型,也就是说正式版很快就会出台。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诊所和口腔诊所两类,分为普通诊所、口腔诊所、医疗美容诊所、中医(综合)诊所、中西医结合诊所五类。

对此,许玉才告诉基层医生公社,增加的三类诊所其实并不是新的,而是从原来的诊所细分出来的,本身就很独特。而且随着备案制的傻瓜式部署,诊所数量可能会井喷,细分是为了便于备案制的推广和监管。

《意见稿》也基本敲定了上述五类诊所的开设标准,明确了诊疗科目、人员配备、设备配置、使用面积、诊所人员岗位职责等。

以下是五类诊所基本标准图(2022年修订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