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创作,高分,好追求!!

1.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这一艺术学科的根本问题的几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客观精神论”。认为艺术是“观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从哲学上探讨艺术本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只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也把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学是道的表现,道是文学的本源。宋代理学家朱认为,“文”只是承载“道”的简单工具,即“车之物”。这样,“道”既是文艺的本质,也是文艺的内容,“文”只是“道”的工具。显然,这种“文以载道”的理论也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第二,“主观精神论”。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达”,是“生命本身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天才创造,这种“自由的艺术”与任何利益无关,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在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和独创性能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意志自由理论成为后来唯意志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了极致。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万物的主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尼采看来,主观意志被说成是支配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尼采从美学问题开始了他的哲学活动。在他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和酒神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甚至生命的意义,这成为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期是文学日益繁荣的时期,注重抒情表达文艺心声的特点。但这一时期的一些文学批评家却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内心和欲望的表达,简单地否定了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吴淼”说、明代袁宏道的“凌星”说,也都把表现和表现主观精神作为文学的艺术本质特征。?

第三,“代表性理论”或“再现理论”。“代表理论”自古希腊以来一直是西方文学思想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后来又认为是“社会生活的再生产”。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在他之前成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进而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的“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模仿”的现象世界更真实。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的“美就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生活的“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不仅包括客观自然,还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使其在社会内容上更加深刻。

中外美术史上有很多有影响的理论,如“意象论”、“情感论”、“表现论”、“形式论”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探讨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而有意义的见解。?

(2)艺术本质的科学理论基础。一般来说,人类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满足这两种生活而分别进行的生产活动,称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其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成果构成了人类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把“艺术”和“生产”放在一起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中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和艺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理论为揭示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艺术的本质和特征,以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等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的奥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和特征。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说,艺术生产本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与物质生产区分开来。最初的艺术作品往往与生产和劳动实践直接相关。它们要么是精美的石器、骨器等劳动工具,要么是用作装饰品的兽皮、牙齿、羽毛等劳动产品。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才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转变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艺术的本质和特征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艺术反映了客观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艺术体现了作家和艺术家的主观审美理想和情感诉求。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它们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交融,通过物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创作主体(作家和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融入到艺术作品中。人类的生产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当然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虽然艺术生产离不开客观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艺术生产离不开主观创造。艺术家只有调动自己强大而丰富的想象力从事创作,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必须是心物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再现与表现结合。?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的艺术发展,从终极原因来说,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相对独立的。19世纪的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积极反映创作客体(社会生活)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视为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欣赏可视为艺术的“消费阶段”,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与欣赏客体(艺术品)相互作用、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于整个艺术体系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与欣赏者、客体与主体、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主导作用,而消费作为需要直接规定了生产。艺术作品是为人们阅读或欣赏而创作的。如果没有人欣赏,那也只是一部有潜力的作品。因此,艺术生产适应了欣赏者对艺术创作的消费需求。同时,艺术欣赏又反过来成为刺激艺术生产、促进艺术生产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在整个艺术体系中,三者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独特的规律是我们艺术研究的核心。?

“艺术的特征”一节阐述了艺术的基本特征,如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

(1)可视化。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化。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每一个具体艺术门类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观众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观众只能通过声音、语言等媒介间接感受到。但无论如何,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艺术形象这个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统一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于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来说,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往往渗透在生活意象的再现中。这种主客观相统一,往往表现为主观因素在客观形象中的消解。其他艺术门类更擅长直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间接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艺术门类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为客观因素对主观因素的消解。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必须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在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影响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打动人、影响人,是因为它生动地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在中外艺术史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轶事,充分说明艺术形象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感染人,打动人。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国艺术大学演讲时,曾拿两幅画作比较。一个是法国画家米勒19世纪的代表作《拾穗者》,一个是当时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商业广告《时尚丽人》。虽然这位时尚界的美女画得非常用心,在色彩和线条上下了很多功夫,但这幅画只是一个广告,几乎不能被贴上艺术品的标签,米勒的《拾穗者》整体色调柔和,构图流畅,没有任何刺激视觉的色彩和动态。画面中,三个弯腰捡耳朵的农妇正在紧张地工作,整个画面朴实自然,但鲁迅先生认为这幅画很美。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正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才使艺术具有令人惊叹和感动的魅力。19年底,当法国文学协会委托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创作雕像时,罗丹决心以崇敬的心情用雕像再现这位伟大作家的英雄气概。为此,罗丹不仅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亲自到巴尔扎克的家乡采访,还找了几个看起来像大作家的模特,甚至还专程找到了当年给巴尔扎克做衣服的老裁缝,从中找到了巴尔扎克准确的体型以供参考。经过这样的努力,几年间手稿改了40多次。罗丹终于找到了创作的灵感,选择了巴尔扎克夜间写作时穿着长袍行走的想法作为雕像的轮廓。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个性的统一。纵观中外艺术宝库中的大量文艺作品,所有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广泛的社会共性。正是由于个性与* * *的高度统一,这些艺术形象才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关于这个问题,中外文论也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艺术形象必须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个性和* * *的统一,而* * *存在于不同的个性中,个性永远是* * *不同的表现方式。任何事物都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着带有必然性的同一本质和规律。所以很多艺术家在总结艺术形象的创作经验时,总是把能否从生活中捕捉到这种具有独特个性特征和普遍意义的东西,作为成败的关键。

这种个性与艺术形象* * *的统一,是艺术造型最集中的体现。所谓艺术典型性,是指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方法,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比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就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典范。

艺术形象和艺术造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根本上说,两者都是个体性与* * * *的有机统一,具有* * * *的本质。但相对于艺术形象,艺术模特的个性更强,* * *范围更广。换句话说,典型艺术更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是艺术形象的凝结和升华。典型性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对艺术形象的更高要求,客观存在是对整个形象的要求,也是对形象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细节、情感等因素的要求。所以,只有那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才能在作品中塑造出具有不朽生命力的典型形象。这些典型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往往能非常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2)主观性。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观性。如前所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须具有主体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艺术应该用图像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感情,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征。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这种依赖性表现在:艺术家往往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的动力和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从社会现实生活中获得。但同时,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作家和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创作主体,艺术作品就无法产生。所以我们说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更离不开创作主体,离不开艺术家的创作工作。对于艺术生产这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来说,艺术创作是艺术作为创作主体的对象化过程。而且,与物质生产劳动相比,艺术生产中的这种主体性更加鲜明和突出。艺术创作中的这种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艺术家创作活动的主动性和独创性。面对世界上浩如烟海的生活资料,艺术家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转化,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强烈的主观因素“物化”到艺术作品中,正是艺术创作的这种能动性,使艺术成为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辩证统一。

艺术创作更具原创性。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艺术追求,反映了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造和创新特征。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观性的特点。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带有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中外艺术宝库中之所以涌现出如此之多五花八门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它们凝聚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深刻理解,渗透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现了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原创的。也许这就是艺术生产的产品和材料生产的产品,这是两者完全不同的区别之一。这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更加鲜明的主观性和创造性特征。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征。人们普遍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主观特征没有怀疑,但艺术欣赏也有主观特征,这恐怕很难理解。事实上,美感既有异同,又有社会功利性和个人直觉性,这使得美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同,每个欣赏者的审美感受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这就使得艺术欣赏不得不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这种艺术欣赏上的个性差异,普遍存在于艺术的史实中,“读者一千,哈姆雷特一千”,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

当然,艺术欣赏要以艺术作品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没有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或欣赏对象,自然就不可能有艺术欣赏活动。然而,在艺术欣赏中,欣赏的主体(读者、观众和听众)不是被动的反思或被动的沉思。从表面上看,物理上,观者似乎完全处于“静止”状态。然而,从本质上和心理上来说,欣赏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理解、情感、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自我协调活动。它既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也是对艺术形象的欣赏过程。因此,欣赏主体应始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爱好、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再创造和再评价,从而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作品的审美价值。可见,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互动振荡的关系,一方面,艺术作品总是把欣赏者引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另一方面,欣赏者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改造和加工。总之,艺术欣赏的本质是审美的再创造。

(3)审美。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审美。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物;其次要有审美价值,也就是审美。正是这两点,让艺术区别于其他所有非艺术作品。?

首先,艺术审美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美学理论告诉我们,美的形式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二者的分野在于艺术美直接体现了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所以,虽然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特的黄山、美丽的峨眉,这些名山大川的自然美都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长河中主客体审美关系的建立,但这些自然风光的美毕竟是大自然创造的。艺术美就不一样了。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但同时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都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愉悦和愉悦的人类创造,也就是那些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的创造,才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读一部小说、看一部电影时,都会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获得一种审美上的享受。

艺术审美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终完成了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过渡。正是在这种进化过程中,艺术产生了,并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艺术美作为现实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

第二,艺术的审美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凝结成艺术作品。虽然艺术欣赏的特殊性在于直观的感受力,即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直接引起人的美感,但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真善美的内涵已经融合在这个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中,而是通过艺术美直接体现出来。艺术美应以真善美为基础,艺术中真善美的统一可以通过审美来体现。艺术中的“真”并不是指生活的真,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提炼加工,使生活的真升华为艺术的真,即真转化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同样,艺术中的“善”也不是道德说教,还需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中,即把“善”变成“美”,体现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艺术审美与丑的关系。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生活中的“丑”的东西一旦进入艺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中的“丑”的东西也应该通过审美特征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生活中既有美也有丑的现象,但都是在艺术中审美地表现出来的,生活中的“丑”通过艺术家的积极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事物的丑陋本质没有改变,但作为艺术形象,具有审美意义。

第三,艺术的审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作为艺术的一个特征,讲究形式,但又不脱离内容。这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特殊的形式美。在各种艺术的长期历史发展中,每一个艺术门类都积累了许多运用形式美法则的宝贵经验和规律。但这些形式美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是艺术的关键,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形式美的规律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中选择最恰当的形式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