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泰安中考物理试卷答案分析

2018山东省中考时间已定。趁还有时间多做些基础物理论文。有回答分析。我给你提供山东泰安2018物理试卷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C.通过用真空罩覆盖发声体来降低噪音的方法是控制噪音的产生。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以相同的速度传播。

考点9O: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1)音高与频率有关;

(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3)防治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的耳朵;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解决方案:

A、音高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高越高,所以A是错的。

外科医生使用超声波振动来移除人体内的结石,因为声音可以传播能量。因此,B是正确的;

c、用泡沫箱罩住发声器降低噪音是为了降低声音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即阻断噪音的传播。所以,C是错的;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D是错的。

所以选b。

2.下列对物理现象的估计是现实的()

a一本物理教科书的引力大约是10N。

B.这张桌子的高度大约是75厘米。

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60℃左右。

D.中学生100m冲刺成绩7s左右。

考点77:重力估计;13:温度;61:时间的估计;63:长度估计。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个物理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换算或转换,排除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的选项,找出符合实际生活的答案。

解法:A、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00g,所以重力约为2N;所以,a是错的;

B、书桌高度接近1m,约为75cm(0.75m),故B正确;

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40℃左右,达不到60℃;所以,C是错的;

D、中学生100m的冲刺成绩约为15s,故D错误;

所以选b。

3.下列反映景物的成语中,属于光线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钓月b .坐井观天c .被一叶障目d .海市蜃楼

测试点A6:光的反射。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产生针孔成像、激光准直、阴影形成、日食和月食。

(2)光在两种介质表面传播时,光会发生反射,如岸边物体在水面上的反射、平面镜的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的反射都是由光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一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或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光折射,如浅池底、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解决方法:a、水中钓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坐在井里观察天空是指井里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c、一片叶子是瞎的,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不符合问题。

海市蜃楼是光线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折射现象。

所以选a。

4.如图,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 .山是在水中形成的?反思?b、场景在后视镜中成像。

C.日食的形成d .钢勺好像在水面?决裂?

AM:光的折射及其应用。

分析和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清楚地理解折射的定义。当光线斜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光在生活中的不均匀介质中不是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

解法: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平面镜,反射的是一面平面镜做出的影像。这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所以A是错误的。

B、后视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所以B是错的;

C、日食发生时,太阳、月亮、地球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所以C是错的。

D.当水中钢勺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的光与法线相差甚远。当人逆着折射光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钢勺的虚像,高于实际位置,所以感觉碎了,所以D是正确的。

所以选d。

5.2065438+2007年5月5日,C919国产歼击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国家。大飞机加速起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大平面内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大平面在运动。

B.大飞机的动能增加,而机械能不变。

大型飞机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大于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

D.大飞机的重力大于升力。

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变化;52:参照物及其选择;8K:流体压力和流量的关系。

解析(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选择参考标准,即参照物。如果对象的位置相对于参考对象发生变化,它将移动,但如果不发生变化,它将保持静止。

(2)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引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引力势能越大。

(3)机翼上部呈弧形,空气流过时,速度高,压力低;机翼下面是飞机,所以气流速度小,压力大;这种压差使飞机能够获得垂直向上的升力。

(4)根据飞行器的运动状态判断重力与升力的关系。

解决方案:

a、以大平面内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大平面和飞行员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大平面是静止的。所以,A是错的;

b、大飞机加速起飞时,大飞机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其动能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的总量增加。所以,B是错的;

c、因为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同一气流同时从机翼上下通过,上层气流距离远,速度快,压力低;下面的气流通过时,距离小,速度小,压力大,所以机翼下面的压力大于上面的压力,产生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向上的升力,所以C是正确的;

D.当大飞机加速到空中时,大飞机上的重力小于升力。所以,D是错的。

所以选c。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隧道掘进机由激光束引导,该激光束利用光的线性传播。

B.验钞机使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c .自行车的尾灯通过光的折射来吸引后面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力。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A3:光线性传播的应用;A6:光的反射;AA:漫反射;AU:紫外线。

分析了(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紫外线可以验钞;

(3)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4)光线打在光滑的物体上是镜面反射,打在粗糙的物体上是漫反射。主要从观察光的反射规律、反射面的不同、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解决方案:

一、隧道用激光束来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着一条直线前进,就是用光线来沿着一条直线传播。所以A是正确的;

B、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断钞票的真伪,所以B是错误的;

c、自行车的尾灯利用全反射原理,使光线产生180?偏转,属于光的反射,所以C是错的;

D.根据不同反射面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同样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所以D是错误的。

所以选a。

7.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中学习了很多物理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换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使用以下转换方法()。

A.在探索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控制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截面积相同。

B.在探索什么因素与物体的动能有关时,可以通过木块被击中时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我们称距离与时间的比值为速度。

D.在计算泰安到杭州的火车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2Q试验场:物理方法。

分析?转换方法?是指在保证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将不可见的、难以看到的现象转化为可见的、容易看到的现象;把不熟悉复杂的问题变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以测量或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解决方案:

一、阻力与多种因素有关。在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控制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截面积相同,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A不符合题意;

b,动能有多大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在探索什么因素与物体的动能有关时,通过被撞木块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采用了换算的方法。所以B符合题意;

c、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速度等于距离与时间的比值,采用比值定义法。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在计算泰安到杭州的列车平均速度时,忽略列车长度,将列车视为a?粒子?采用了模型法,所以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b。

8.关于镜头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拍照时,场景在镜头焦距的两倍以内。

C.投影仪中的幻灯片超出了镜头焦距的两倍。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变成一个直立的放大的虚像。

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1)近视用凹透镜矫正,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是用凸透镜矫正的,凸透镜可以聚光。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 & gt2f,反转缩小实像,应用于相机,2f >;v & gtf.

2f & gtu & gtf,倒置,放大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 >;2f。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