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真题考
有网友调侃:山东“巡视组”的存在,形象地诠释了“宇宙尽头是编制,编制尽头是公务员”,“巡视组”从山东一路传到广东。
对于网友的嘲讽,我只想说,你们还是太年轻了。你知道我们山东人有多在乎“编制”吗?
“不孝有三,无编为大”绝对是我们山东人的专属执念。
在山东人眼里,工作只有两种:一种是公务员,事业编;一个是没有工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在我爸妈眼里,什么都不像“铁饭碗”,就是你必须在单位的编制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收入度过旱涝保收,哪怕你的月薪只有两三千元,那也叫“正经工作”。
如果你自己创业,他们会认为你吃了上顿没下顿;就算你是年薪百万的老板,开着宝马奔驰,也不如一个月入三千的基层公务员开着单位配发的帕萨特。
山东人找对象也喜欢有编制。
都说上海人排外,找对象不找外地人。山东人虽然不排外,但在找对象上和上海人一样苛刻。山东人最喜欢的职业:公务员、医生、教师。很多人把山东人的这种执念归结于“儒家文化”的影响。
山东人为什么喜欢考公务员职业考试?
具有系统规模的现代产业太少了。
尽管如此,就业机会还是太少。我们家有旧粗布,远处有藤编。比如山东寿光有蔬菜,属于农业。大部分是当地农民做的,也有一部分是村集体产业。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参加。
农村孩子不只是想通过读书找到出路,没有区域性的大产业,没有读书就打工,有的创业成功,但是辛苦的风险谁能说得清?所以,摆在大多数大学生面前的只有老公的考试。
阅读考试成了身边唯一的能力。
山东很多小伙伴考试比别人强,通过考试带来的收益比付出其他能力带来的收益高,所以最终走上了公考的道路。
我不是很久没有奋斗过,但是最后我发现,没有产业支撑的考省出来后,只有考能力才能让我袖手旁观。
家长批公考编。
农村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考公考。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即使赚到了钱,也不敢享受生活。他们认为有了编制就稳定了,也就是不用吃苦了。他们不懂大城市的高科技工作,所以感觉不好。
虽然在我看来,公务员或事业编这种看似稳定、令人羡慕的工作,必然有不完美的一面;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给别人打工,只要自己开心,收入未必不稳定。但说实话,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个人安全感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