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所以很容易占便宜。海外华裔学生参加联考真的可行吗?

脑洞大开的教育移民,只为孩子更好的明天!在这篇帖子里,明无意中提到了海外中国留学生和海外高考移民这两个词。没想到很多家长问它的操作和可行性。

说实话,我们家孩子刚进初二,离高三还有几年。我不太关注关于高考的信息。但是海外移民和华侨学生的入学考试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我也怀疑它的可操作性是不是几何。是日出还是日落?

百度还是能找到一些华侨生入学考试的资料,也对华侨生的全貌有所了解。但是我发现百度出来的都是一些移民机构的一定比例的信息。可见华侨学生联考已经被商家做成了一条产业链。

侨生联考制度自不必说,由来已久,绝对真实。系统本身绝不是骗局。

华侨学生入学考试全称是中国人和普通华侨学生在中国的入学考试,高等学校华侨和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它是中国教育部专门为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学生设立的一种特殊考试,以满足这些学生返回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并为他们提供进入内地大学的机会。

符合国家华侨学生定义的学生均可参加。

考生及其父母一方须在居住国拥有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在居住国连续居住满两年(截至报名结束),两年内累计居住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两年内在居住国实际居住不少于18个月。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算落户。

考生本人或父母一方未取得该国长期或永久居留资格,但取得在该国连续居住五年以上(含五年)的合法居留资格,且五年内在该国居住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五年内在该国实际居住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考试科目,分为文史和理、工、农、医,满分150,满分750?。文史(***5科):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理、工、农、医(***5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考试时间:每年5月第三个周末两天。

考试地点: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香港、澳门,由各报名点高校招生办安排。

每年7月初开始学校录取,由联招办组织网上录取。

录取批次按照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预科第一批、预科第二批的顺序进行。招生学校在最低录取控制线以上,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选择。

以上信息是公开的,可以在官网查到。

既然华侨生制度真的存在,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否适合走这条路?先看看它的优缺点,再做判断。

华侨学生联考的优势;

一是考试科目少,题目简单。华侨生入学考试科目较少。没有政治和生物。文史类5门,理工类5门。

二是录取分数低。一本录取线400分,二本录取线300分,艺术类专业200分。总分750分真的不高。假设考试分数低,也可以上预科。

第三,报名人数少,几乎没有竞争。近年来,港澳台侨联考报名人数一直在5000人左右,不占国内高考招生指标。

第四,招生机构多。华侨、港澳台高校300多所,其中985、265、438+065、438+0高校。

优点那么多,不是很好吗?其实仔细分析,还是有一些弊端的:

第一,国内名校分数还是比较高的,国内名校也没那么好。虽然400分可以看一本书,但是具体学校具体分析。2065438+2007年国内名校录取分数线北京大学文科630分,理科665分;清华大学理科661;复旦大学文科601,理科620;浙大文理科均600分。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不招生,往届成绩不低于600分。但是400分还是可以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样的院校的。

二、2018最新政策,留学人员资格不容错过。新出台的华侨留学生资格定义自2019开始实施,要求所有学生在国外居住数年以上。特别强调不接受菲律宾特别退休居留签证和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学生不得申请。最容易得到身份的泄露被堵住了。

虽然资格定义和往年略有不同,但是孩子还是要出国留学才能符合资格认证条件。而国外身份最快的办理周期是半年到1年。孩子一定要在初二之前把这个做完,才能通过考试。也就是说,孩子还是需要出国读高中。

孩子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了。万一孩子考不上华侨生的入学考试,这种投机路径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竞争力比国内的高考生弱很多。选择这条路,其实是孤注一掷。

三是选择华联学生联考,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这种充足的财政资源包括移民或获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费用,以及子女在国外上高中的费用。获得国外长期居留权大概需要50万人民币,孩子在国外读高中大概需要40万人民币,生活费20万人民币,所以总花费肯定不会少于654.38+0万人民币,这还是最低的计算,还不包括移民代理费。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来选择这条道路。

第四,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华侨生联考政策变化的风险。随着制度的完善,钻政策空子的空间越来越小。比如之前没有要求在国外居住几年,但是随着考生的增多,这些漏洞也逐渐完善。政策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华侨生联考政策受益群体不多,政策随时可能调整。最后孩子不仅没有报考华侨生入学考试,还错过了普通高考,真的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说了这么多,不考虑政策风险,对于本地家庭来说,华侨生入学考试确实指出了一条国内名校的捷径。虽然北青复交等名校录取分数线很高,但是400分的录取线还是可以被很多985,211的院校录取,这也是国内孩子想去的学校。关键是家长敢不敢冒政策变化的风险。

海外中国留学生获得学历的主要途径是移民或获得国外长期居留权。此前,最容易获得长期居留权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已被取消。不过如果真的想获得这个身份,还是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一些途径,主要是一些和我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小国,但是风险比较大。关键是要愿意让孩子去那些国家读高中。

毕竟侨生联考的受益者是那些真正出生在国外或者长期在国外生活学习的侨生。如果不是自己的,最终也会水土不服。

有足够经济来源,想尝试这个政策的家长,只要认识到风险,愿意承担风险,我觉得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市场上移民中介的炒作所迷惑。认识清楚,自己判断,苦尽甘来,自己买单。就算给孩子找到了捷径,还是要自己走出来。

归根结底,孩子不辜负自己的期望,好好努力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创造再好的条件,也需要孩子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