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问答

中文创新问题和回答技巧指导

一、单词的比较(选择单词填空)

1.在比较词的意义时,尤其是意义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区分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的不同。2.选好句子后,要多读几遍相关句子,反复体验。

二、句子功能、意义分析问题

1,该句使用了关联词“虽然……但……不仅”...并且...”都是用来表达递进关系的,两者都是为了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面的部分(即转移到前面)。比如“对不起,你没好处”就是强调“你没好处”的程度是“对不起”。再比如“不好,我觉得”这句话,就是为了明确强调作者对“雷锋夕阳红”这个景点的评价是“不好”。

3、评价、鉴赏一句话: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价其写作特点、语言特点,如有什么修辞、表达,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对称或准确严谨...然后评价思想内涵,即明确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了你什么感受、启示和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意思也可以从分析关键词入手,重点分析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

5.在分析说明段落中的一句话时,重要的是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6.在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一句话时,重要的是要扣准具体的氛围、表达的感情、人物的特点。

7.在分析议论文段落中的句子时,要扣准论点(或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段落的分论点)和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8.关键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指出主题的句子;②描述性、议论性、抒情性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4)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如互相照应的句子、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转折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重复、反语、设问、反问句,特别是引用句)。理解重点句子主要是能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作者字里行间的情绪、态度、思想。同时要了解文中句子的功能、作用和特点。

注明句子使用的写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点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式、常规答题术语和技巧

(一)社会环境描述的主要作用:

1,说明作品背景。

2.回答时一定要结合当时当地的背景,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所揭示的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二)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的主要作用(景物描写):

1,展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环境特征;2.推动剧情发展;

3.渲染气氛;4、对比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和深化主题。

(C)分析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1.对于上面(或全文):参考上面,从头到尾呼应,总结上面(或全文);

2.为下文:引起下文,铺垫,铺路;3.语境:承上启下(过渡)。

(4)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局限于不能被原文中的句子直接回答。在另一个层面上,意味着你在原文中有相关的句子,所以你要先找出原文中的相关句子;

2.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原文中的句子变成我们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概括法,适用于与原文相关的长句;

(2)句子翻译法,适用于文言文段落;

(3)解释关键词,适用于原句中的生僻字;

(4)句子转换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疑问句、反问句、反问意义不明确的句子,题目要求表达清晰的情况。

⑤文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是基于本文的主题。比如:孔乙己——孔乙己。

散文(包括杂文、时事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的人物形象。

(六)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以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观点或经历,再用两三句话说说原因。你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也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七)根据上下文,填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2.我们必须仔细研究具体情况。

(八)根据文中提出的观点补充例句:

1,可以举出名人的例子,更有说服力,更能显示你的学识,但一定要写出准确的人和事,切忌狂妄自大。

2,也可以举人的例子,可以编,但是要注意真实感,不要太夸张,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编的。

3.格式:人物+例子+短评

(9)对文中案例的总结: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份)、地点、环境等,如果有特定的意义,就要总结。

(10)划分段落和层次,总结段落和层次的含义:

要注意整理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表示地点变化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十一)提炼中心和主题:

要注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使用如下:本文叙述…,描述…,介绍…,经过…,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为:表白…,表达…,赞美…,赞美…,揭露…,鞭挞…,揭露…

(12)判断段落的解释中心(解释内容):答题方式:

1,物理描述:描述对象+对象特征。

2.说明文字:原因(理由、方法、原理等。)关于......

3.程序描述:操作、实验或生产过程...

这句话用…的解释方法,生动、具体、直观、简单(科学、准确)地解释…(解释内容),使读者能…

(十三)对说明文中词语功能的理解和辨别:主要有两类问题:

a、哪里有“××”这个词?★答题方法:用“××”这个词来形象地(准确地)说明……的特点

B.“××”这个词可以删掉吗?★回答方式:

①没办法,用“xx”这个词,生动地说明了...,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摆脱这种影响。

②没办法,删除“xx”这个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太绝对了;“××”一词的使用,准确地解释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是科学的。

(14)段落中代词对象的判断(各种文体):

1,常用代词有:这个,那个,这些,那些,其他,上面,所以,这个...;

2、一般向前看;

3.找到后,在代词所在的句子里读一下,看是否合适。

(15)说明文本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主要问题:

1,简洁准确的改写文章内容。如:根据提示定义事物,处理文字图形,使图形文字化,简单总结实例。

2.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补充。如:加标题、结合上下文加句子、按要求补充文章对象等。

3.用实践举例。(满足段落描述中心的要求)

4.对文中所描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想法。(要科学,切忌胡编乱造)

5.论语言的表达特征。(考虑解释文本的顺序、方法和语言特征)

(十六)确定或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论元的形式和位置。

议论文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完整的陈述作者的观点,形式上相对完整的句子。位置:

①标题,②开头,③文章结尾,④讨论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转折句),

⑤表达不集中,需要总结。

2.当文中没有现成的句子来表达论点时,虽然有些困难,但也有办法可循:我们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提取文章的核心,根据题目和论点并参照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3.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比较才能找到最简洁明了的句子。

(十七)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分析:

答: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列出的论点是(事实或理由)来证明这个论点(否定或肯定),…

(十八)识别和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理清几种常见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具体内容。

2.如何回答问题:这段(句子)用……的方法来论证……(论点),是……(好处)。

(19)模仿原文中表达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得独特的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达出来,形成论点(分论点)。

2.这个题目既考察了联想能力,又考察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考察了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关系的把握能力。

(二十)开放性阅读题:

这类试题其实就是测试学生对所选课文或重要句子的感知能力。要求学生将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根据所选材料谈谈看法、感受和感悟;

2.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对所选文本内容的理解;

3.评论文中的人物;

4、根据生活和学习经历,判断优劣,对所选材料谈自己的独到见解;

5.对文中描述的现象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想法。

6、调动知识积累,由内而外考察所选材料的外延和教材内外的联系(如了解重要作家的作品、文学典型和作品中的名句等。);

7.利用联想和想象填写相关内容;

8.欣赏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