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
A.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c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d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已经结束了()
A.作为“科学的科学”的哲学b .所有唯心主义哲学c .所有唯物主义哲学d .所有思辨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是()
A.掌握基础理论b .亲自参与实践c .理论联系实际d .虚心求教
5.物质的唯一特征是()
A.实际存在b .运动变化c .可感知性d .客观现实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 .想象没有物质的运动c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 .想象没有物质的运动
7.时间和空间()
A.与物质运动无关。b .它是一种先验形式。c .是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d .是运动的物质本身。
8.医学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来源。b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 .健康的人脑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 .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b .实践第一的思想c .联系和发展的思想d .对立统一的思想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越俎代庖”和“发挥不足”。这符合哲学上的()。
A.内外因素关系原则b .量变和质变关系原则c .重点和两点论相统一原则d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则
11.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中已经遇到并将继续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成功。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 .事物的发展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不连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12.真实和幻觉的区别在于()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幻觉是主观想象的。b .真相显示本质,假象不显示。
C.真相深藏于事物之中,假象暴露于事物表面。d .真相从正面直接展现本质,假象从背面扭曲本质。
13.两种根本对立的认知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主动革命反映论与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立
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之,终是浅,不知应而为之。”这里是重点()
A.读书是不能获得真知的。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是知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
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b .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c .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d .从个体到一般,从一般到个体
16.在判断一个观点的对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伟人的是非为是非。b .把自己内心的对与错当成对与错。c .把多数人的意见当成是对的和错的。d .以实践的结果为预期目的。
17.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 .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没有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 .人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但动物不能。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A.简单而丰富的自然条件b .植被茂盛、雨量充沛的热带地区c .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地区d .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多样性
19.人口因素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 .决定国家贫富强弱
20.生产力的范畴反映了()
A.人与自然的关系b .人与社会的关系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 .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1.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b .反映社会存在。c .具有相对独立性。d .有历史传承。
22.下列群体属于技术和社会形态的系列()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b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C.人本位社会、物本位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 .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句话是()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完全一样。b .社会发展不受人们意识形态动机的影响。c .社会发展是一个纯粹自发的过程。d .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
C.创新与因循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6.群众路线属于无产阶级政党()。
A.政治路线b .组织路线c .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d .思想路线
27.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政治民主还是专制b .社会制度先进还是落后c .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d .哲学指导思想对错
28.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
A.社会秩序的稳定b .民主的完善c .生产力的发展d .自然环境的改善
2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b .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多大c .个人的知识和才能有多大d .个人的职业重要吗?
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达的()
A.两个不同的类b .两种不同的路径c .两种不同的结果d .两种不同的状态。
二、选择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
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它的重要观点b .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它结合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它汇集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就。
E.它汇集了现代社会科学的成就。
32.下列说法中正确解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是()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的基础。b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也会搞好。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协调发展。e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A.不幸取决于幸福,幸福在于不幸。b .月晕风吹,地基潮湿多雨。
C.有没有相互的存在,很难相辅相成。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e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34.辩证否定和形而上学否定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否定就是自我否定。b .否定和肯定的区别。c .否定包含肯定。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e .否定就是“扬弃”
35.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的关系包括()
A.改造与转化的实践关系b .反思与反思的认知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e .次要与主要的关系
36.下列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的是()
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系统的性质b .人口的质量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E.人口的结构和分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b .人和生产资料的关系c .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即政治统治和统治的关系
38.以下是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革命道路的基本原则: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的原则b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各国生产党自己决定的原则,反对国际组织的命令d .在任何情况下争取革命和平发展的原则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
39.下列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源是()
A.狭隘的生产规模限制了人们的视野b .剥削阶级的偏见扭曲了历史的发展。
C.科技发展水平不高。d .认知的线性和片面性。e .保守落后思想的负面影响
40.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界观影响很大d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e .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4小题,***26分)
4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7分)
42.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7分)
43.简述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6分)
44.简述人类社会价值与社会分工的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3小题,请选择2小题作答,所有答案只按前2小题打分。12分每道小题,***24分)
45.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说明了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12分)
46.运用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论解释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12分)
4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2分)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D 6。D 7。C 8。B 9。C 10。B11。D 12。D 13。C 14。B 15。A 16。D 17。D 18。D 65438 +09。C 20。A 21。一把22。B 23。D 24。D 25。D 26。C 27。C 28。C 29。一个30。D
二、选择题
31.ABC 32。ACDE 33。王牌34。王牌35。ABCD 36。BD 37。公元前38年。公元前39年。ABD 40。自动呼叫分配系统
三、简答题
41.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真正把握了时代潮流。(2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一切优秀成果,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从而成为完整彻底的唯物主义,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3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基于实践的开放体系。它服务于时代的发展,不断用新的实践经验充实自己,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充满活力。(2分)
42.答:(1)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确定的、绝对的、不确定的、相对的。坚持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即坚持真理标准上的辩证法。(2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的实践,绝对可以检验所有人的知识。(2分)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种条件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已有的知识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实践证明的真理只是相对近似的,需要新的实践来检验。(3分)
43.答案:(1)劳动促进了类人猿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创造了人类的手,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2分)
(2)劳动把猿脑变成人脑,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2分)
(3)劳动形成人类社会关系。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形成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们还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形成其他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人类社会。(2分)
44.回答:(1)社会分工与同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有关。一般来说,一个人职位越高,工作越重要,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就越大,相应地,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2分)
(2)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分工和职位高低的关系不可能是绝对的。不同的职位和工作并不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决定因素。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决定因素在于他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一个身居高位、身居要职的人,如果不能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以权谋私、不择手段地向社会勒索,他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是社会的蛀虫。相反,一个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只要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他的社会价值就高于前者。(4分)
四、论述题
45.答:(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其中一个是占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用的,另一个是从属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4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4分)
(3)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进步。(4分)
46.答:(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交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的改变和改善;第三,传播是科学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第四,交往有益于人的自身发展。
(2)历史进入“世界史”以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特别是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以来,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分)
(3)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上的开放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世界各国的自然资源利用巴基斯坦、南非、南非、美国的自然资源。6分)
47.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论、形而上学和不完全性。实践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显著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而是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它把改造旧世界,改变现有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是通过人的积极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代之以* * *新世界。(4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意味着它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意味着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脱离其他社会实践,也不能脱离科学实践。它产生于科学实践,科学实践又给予科学实践世界观的指导。(4分)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质是按照客观规律改造旧世界;它的科学性是坚持旧世界改造中的客观规律。(2分)
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