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要追求“细节”、“真实”、“丰富”
作者/王永良
编者按:本题目对应江苏教育版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3》中的“寻找文言文、津、良”题目。
主题解释
有哪些细节?细节指的是小情节,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心理和语言。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细节就是树上特有的“伤痕”,是会说话的“眼睛”。一篇文章中没有详细的描写,人物显得枯燥无味。所以,要想把人物写得惟妙惟肖,就要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找到自己独特的、吸引眼球的细节。
鲁迅先生在《三闲集略(现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中有一句精辟的话:“窥一斑而知全豹,一目传神。”这句话本来是关于鲁迅短篇小说特点的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用这两句话来概括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极其微妙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那么,如何才能在平时的写作中打磨细节呢?
首先要追求一个“精”字。“细”字的意思是小巧精致。微小,即描写的对象小,是人、事、环境、事件的一小部分。想要细腻地描写事物,刻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必须从小的地方入手。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以大处着眼,以小处落笔。如下端写祥林嫂的筐、破碗、裂竹竿;老栓打满补丁的被子,阿q的毡帽,六斤托着的十八铜钉的饭碗……这些东西看似极小,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仿佛是作家随手扔掉的,但它们都适应了特定情境下不同性格的特点,渲染了这些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再比如,医学上对围观者的描述是“脖子伸得很长,好像很多鸭子被看不见的手捏着向上抬”。这种“伸”和“举”,生动地表现了人的神态和姿态,把人的无知和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正做到了细节中的精神展现。
其次,要追求一个字“真”。好的细节要追求语言的真实,表现人物的真实气质。在这个专题《烛火武功闭关秦时》中,人物描写主要采用对话描写,包括烛火武功的牢骚语(“我不如人强;现在我老了,什么也干不了了”),还有秦伯的智慧(“秦,...阙秦益晋,唯君能算”)。这些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生动、真实、立体的老部长形象。
先来看看孙俪《聊斋志异》里我和老婆相亲的一个片段:
她村里有个我的远房姑姑,专门约我去看戏,说可以当媳妇。看戏那天,我去了,阿姨在台下等我。她拉着我的手,走向一条长板凳。长椅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盛装打扮,留着大辫子。我姑姑叫了我的名字,说:“你可以在这里看着。戏演完了,我给你家打电话吃饭。”
阿姨的话还没说完,我就看到站在板凳中间的女孩,狠狠地看了我一眼,跳下板凳,走到演播室外面,上了一辆车。
作者用一系列的动词,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细微动作,生动地写出了一个未婚女子特有的矜持、羞涩、紧张的表情,栩栩如生,展现了人物的真实气质。
第三,要追求“丰”字。是追求写作手法的多样性,达到塑造人物形象丰富多变的目的。我们可以用动态的方法写,静态的方法写,还有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如《孔乙己》里,孔乙己吃茴香豆。首先,他写道,他给孩子们吃茴香豆,“一人一粒”。孩子们吃完后,眼睛还在看着他的盘子。孔乙己“慌了,五指遮盘”。”他直起身子,又看了看豆子,摇摇头说:“不能再吃了,不能再吃了!多少钱?“不多。”“这种动态的细节描写,不仅描写了孔乙己的动作,还描写了他的语言和心理,非常生动。静态的细节,如鲁先生在《福思书房》中“朱拓的大‘寿’字挂在墙上”对联的一面已经脱落,松散地卷在长桌上,另一面还在。方式是:讲道理,和为贵”;书桌上有“一堆看似不全的康熙字典”...这些环境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封建势力的代表陆四爷的陈腐和虚伪。
真正的锻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一本书叫《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有一首歌唱的是《唤醒你的耳朵》。我们唤醒了别人,也被别人唤醒。更多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叫醒。你有什么关于睡醒的故事或经历?请以《醒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技巧
题目很明确但是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化。
1.“醒来”的主题可以是:
(1)特定的声音,如天籁、鸟鸣、鸡鸣、秋声...
(2)人:自己、他人(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时代社会中的人、历史文化名人...)
(3)自然界的一切,如阳光、月光和春天...
(4)抽象事物:语言、文字、行为...
2.被“唤醒”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也可以是其他事物,如国家、民族。
3.被“唤醒”前的状态:
(1)睡眠(早梦,上课睡觉...)
(2)(个人)混乱、困惑、迷茫、犹豫、沉沦、懈怠、自卑、堕落...
(3)(民族或国家)精神抑郁,身体虚弱,处境危险...
4.被“唤醒”后的状态:
(1)头脑清醒,神清气爽。
(2)觉醒。
优秀作品点评
叫醒翟沂蒙,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他翕动着干燥苍白的嘴唇,穿着一件蓝灰色的大病号服躺在床上,没有焦点地盯着天花板。
人生是不是就像那脆弱的墙皮,一不小心就掉下来了,碎成碎片?
他闭上眼睛,固执地以为自己要死了。
病房的门被推开了,是母亲。她红着眼睛坐在床上,苦苦哀求;“到外面去,空气好。”见他一动不动,毫无反应,他低声抽泣道:“医生说,你的病有希望治好...先别把自己崩了……”
父亲拿来一个鸟笼,说:“让它陪着他吧。”拉着憔悴的母亲离开。
当笼中鸟看到新的环境时,它们高兴地叽叽喳喳,跳上跳下。他仍然闭着眼睛,但是他的耳朵在动。
“你好。”笼子里的鸟原来是一只鹦鹉,说着一种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方言,在尖叫。
他终于歪着头看了看。
这是一只还没长大的小鹦鹉,滴着豆子一样的小眼睛,嘴巴张开,伸出粉红色的小舌头;头顶有一撮黄色细毛,其他部位长满蓝色羽毛。不太好看,翅膀毛躁,好像是自己啄的。
他心里叹了口气:妈妈想太多了。虽然医生对他的病情只字不提,但他是知道的,她再怎么包扎调养也没用。还送来了一只鸟。有什么用?可笑!
他不需要这种东西。苦笑着,他打开笼子,把那只腾跃的鸟放在窗外。
手指碰到小鸟的那一刻,它的体温传递到了他身上,柔软而温暖,有点舒服。
他躺下继续睡觉,眼睫毛颤抖,房间里静悄悄的。刚才的欢乐似乎只是一场梦。
第二天早上,一阵沙沙声把他吵醒了——鹦鹉自己飞回了窗前。
“卖烧饼的好吃。”突然蹦出一句让他觉得好笑的话,让他忍不住弯下了嘴。
算了,等死的时候有个伴真好。如果它想待在这里,就待在这里。
那只鸟像多动症一样左右扑腾,最后用爪子缠住他的大拇指站在他的手上,鼓着喉咙,伸着舌头,叽里咕噜地说着南京话。他只是听着,笑着,却不说话。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天,直到我妈推开门,看到一人一鸟对视的奇怪景象:“你……”
“妈妈,什么事?”他面带微笑脱口而出。
“明天就要手术了……”母亲淡淡地说。
已近黄昏,窗外晚霞如血。手里的小鸟开心地咕咕叫,不停地啄他的手掌,让他觉得痒痒的,很舒服。他突然感到莫名的高兴,觉得有这么多陪伴真好。
他的脸变得明亮,变得不那么死气沉沉。
“伯德,你认为明天的手术会成功吗?”“恭喜发财,恭喜发财。”这只鸟用它最大的声音回答,用一根蓝色的羽毛碰了碰他的手指。
左心房突然一跳,好像有什么东西孵化了,他感觉有什么温暖的东西醒了过来...
评论文章的美在于细节描写,美在于作者对细节描写的追求,真正做到了“精”、“真”、“丰”。没有这些细节,人物的变化就会失去支撑,剧情的合理性也会大打折扣。
模拟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对手之间有竞争,也有友谊。它们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详细描述。
2.有句诗叫:“很多人在找他,那个人却在昏黄的灯光下。”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以“偶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细节精彩。
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并注意人物刻画方法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