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第一册,运动速度,试题。

进入初二,如何在一开始学好物理?你通常如何做练习?不要走开。接下来,你不妨和我一起做一个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运动速度”的测试。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册《运动的速度》试题及答案。

1.汽车行驶在笔直的道路上,其车速表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速度是_ _ _ _ _ _ _ _ km/h,也就是_ _ _ _ _ _ m/s,这就表示汽车在1s内前进的距离是_ _ _ _。

答案:80 22.2 22.2

解析:汽车里程表指示的汽车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其单位为km/h,与标准单位m/s的换算关系为3.6 km/h = 1m/s。

2.图为一个球从A点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图片,如果频闪相机每0.2s闪烁一次,根据照片分析,球从A点到F点已经行进了_ _ _ _ _ _ _ _ _ cm,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 _ _ _ _ _ _ _ _ m/s。

答案:12.50 0.125

解析:这是一种测量速度的方法。频闪相机拍摄的每张照片的间隔是相等的,即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是相等的。距离检验标尺的读数,并注意估计标尺的下一个位置值。在计算速度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秤读出的长度单位是厘米,而速度单位是米/秒,所以我们要把长度单位换算成标准单位。

3.一个学习小组观察并研究了一辆在直路上直线行驶的汽车。他们记录了汽车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的距离和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如图。从图像来看()

A.2s?在5s内,汽车匀速行驶。

B.0?7s内,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C.0?5s内,车的平均速度为0.4m/s

D.5s?在7s内,汽车移动了6m。

答案:c

解析: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运动中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习接触的第一个图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变速直线运动中,由于距离与时间不一定成正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不一样的。这项质询的议案分为三部分。0-2s段,物体匀速直线运动,2-5s段,物体静止,5-7s段,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要用总距离除以总时间来计算。比如0-7s内,时间是7s,距离是6m,平均速度是0.86m/s,虽然物体在2-5s中间是静止的,但是它还在运动,所以这3s不能去掉。

4.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向东作直线运动,其s-t像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A.A的速度比b的速度慢。

B.6s后,A在b前面1.2m。

C.以A为参考,B向东移动。

D.以B为参考,A向东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中,物体A和B都在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速度。6s中A移动了1.2m,B移动了0.6m,所以A的速度比B高,6s后A在B前面0.6m..A和B都在相对地面向东运动,但是A的速度比B快,以B为参照物,A在B的东边,与B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以B为参照物,A在向东运动。

5.2065438+2003年4月20日凌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警备区部队奉命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后50分钟,道路被山体滑坡阻断,2小时后抢通,继续上路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的平均速度应该是

a . 126公里/小时b . 70公里/小时c . 52.5公里/小时d . 30公里/小时

答案:d

解析: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总距离要除以总时间。此题总路程为105km,总时间应由三部分组成,前方50分钟,修路2小时,终点40分钟,共3.5h。

6.球从左向右运动,间隔曝光得到的照片如下,其中球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答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理解为任意相同时间段内行进的距离相等,或者任意相同距离内花费的时间相同。在这个问题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曝光,并记录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距离。只需比较两个相邻球的间隔是否相同。

7.两个物体,A和B,同时从同一个地方直线向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A为参照物,B做直线运动。6s后,A和B之间的距离为m..

答案:东30

解析:本题是利用速度-时间关系来比较物体的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A的速度始终等于15m/s,物体B的速度为10m/s,以物体A为参考,物体B的运动方向与物体A相反..6s中,A移动90m,B移动60m,相距30m。

8.小明一家人周末开车出去郊游。在行驶过程中,小明观察了车速和里程表表盘,如图A所示..此时车速为_ _ _ _ _ _ _ _ _ _,车已行驶半小时后。如图B所示,在此期间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 _ _ _ _ _。

答案:80km/h;80公里/小时

解析:汽车的车速表记录的是汽车在某一时刻的速度,而不是一定距离内的速度。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所以总距离要除以总时间。图A显示此时车速为80km/h,但并不代表以后会一直是这个速度。从表盘底部的里程表可以看到行驶半小时后的距离。原来是13561km。半小时后,指示灯13601km,表示已行驶40km。在此期间,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8.一个学校的学生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0米。A和B两个同学同时出发,A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了一个统一的动作。他出发后,学生B以100秒通过了400米。这时他发现自己比同学A落后100米;然后学生B以每秒6米的速度追赶,50秒后未能追上;然后学生B发起冲刺,最终比学生A提前10秒到达终点,那么学生A在比赛中的速度是_ _ _ _ _ _米/秒,学生B出发后,前100秒的平均速度是米/秒;学生B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是_ _ _ _ _ _米/秒。

答案:5 4 7.5

分析:甲乙双方距离为1000m,时差为10s。学生B分三段,第一段400m,时间100s;第二趟行程是s=vt=6m/s?50s=300m,时间是50s;第三段距离300m m,第一段结束,甲方在乙方前面100m,也就是甲方已经跑了500m,刚好是全程的一半。甲、乙同时出发,他们此时的运行时间是100s,因为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的速度是

。A全程时间为200s,B比A早到10S,B用时190s,最后冲刺时间为190s-100s-50s=40s,B冲刺距离为300m,因此速度可计算为7.5m/s..

9.当某人乘坐出租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右边是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费发票的相关内容。

(1)出租车出行时间;(2)出租车的速度。

答案:(1) 600s (2) 7m/s。

分析:根据出租车发票,可以计算出乘客上下车时间,出租车运动的里程,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10.小华每天步行去上学。他很想知道从他家到学校的距离,于是做了如下的询问。

(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100m的速度学习行走,测量需要80s,所以他的行走速度是_ _ _ _ _ m/s。

(2)小华步行到学校需要20分钟,所以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m,为了保证更准确的测量结果,除了计时准确,走路也必须控制。

答案:1.25 1500速度

11.交通部门经常使用速度计来检测车辆速度。测速原理是车速表前后两次发出和接收被测汽车反射的超声波信号,然后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来测量速度,如图A所示..在某一次测速中,测速仪收发超声波如图B所示,X代表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那么待测汽车速度为(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a . 28.33/秒b . 13.60/秒c . 14.78/秒d . 14.17米/秒。

答案:d

解析:根据发送和接收超声波的时间差,可以求出某一时刻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根据相邻的两次发送和接收超声波,可以知道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移动了多远。第一次发送给汽车的超声波,0.32s后返回,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可以计算为s=vt=340m/s?0.16s = 54.4米.发送给汽车的第二个超声波在0.24s后返回,就可以计算出此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s。=vt?=340m/s?0.12s = 40.8米.这两个时间之间的汽车运动距离为54.4m-40.8m=13.6m,汽车运动时间为1.12s-0.16s = 0.96s..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12.甲方和乙方之间的距离是900公里。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方出发,中途停几站,当天16:30到达乙方。途中列车以144km/h的速度通过长400m的大桥,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25 s,问:

(1)火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00km/h 600m

解析:(1)A到b的列车平均速度。

(2)火车过桥时,就会得到。

(3)-

人教版初二第一册物理“运动速度”试题的人还读到:

1.物理学习方法大全

2.初中物理一定要背知识点

3.初中物理重点知识

4.初中物理一定要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