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会计真实问题

苗文武大郎

出产牛道财经(牛道财经)

上市一周年,贝壳神话彻底破灭。

就在Ke Holdings Inc .发布2021第二季度财报的前一周,其股价跌破每股20美元的发行价。

财报发布后,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股价低开17.17美元,收于19.66美元,仍低于去年上市时的发行价。

而科控股公司的上市,正是在2020年8月13日。

上市一年,如梦如幻。

科控股公司是国内首家住宅服务平台。凭借房产交易的巨大GTV和互联网科技股光鲜亮丽的外衣,市场一度给出了极高的估值。

不仅上市当天股价涨幅高达87%,Ke Holdings Inc .股价一度达到每股79.4美元,总市值超过900亿美元。

8月11日晚间,科控股公司公布2021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科控股公司2021第二季度交易总额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二手房总成交量6520亿元,同比上涨11.7%;新房成交总额4983亿元,同比增长32.3%。

营收方面,科控股公司2021第二季度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二手房收入94亿元,同比仅增长4.9%。新房交易收入6543.8+0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543.8+05亿元增长3654.38+0.9%,增速远高于二手房交易。

财报发布后,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股价大幅低开,主要原因是业绩不如分析师预期。

Ke Holdings Inc .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116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8.39亿美元,同比下降61%;调整后净利润为65,438元+0.638亿元,去年同期为29,554.38元+0亿元。

此前,五位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第二季度Ke Holdings Inc .每股美国存托股票的收益将达到0.25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财报显示,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净利润为人民币65,438元+0.37元,不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及分析师预期。

早在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上市之初,市场就对其披着“科技”外衣的身份产生了质疑。脱胎于链家体系的科控股公司,实际上是把线下的一整套门店和其他业务,放到了基于链家的线上的科控股公司体系中。

但由于其披着“科技”外衣,市场给予了极高的估值。900多亿美元的高市值,超过万科等房企。即使是现在,40多倍的市盈率也处于高位。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GTV在科控股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仍在增长。此外,今年年初有消息称,在科控股公司买卖房屋的交易服务费由买方的2%调整为买方的2%+65438+卖方的0%。意味着一套200万成交的二手房需要4万元的中介费。费率上调后,同一套房子的中介费涨到6万元。

GTV的增长,加上更高的交易服务费,科控股公司的利润实际上下降了。

财报还披露,2021第三季度,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营收将在145亿元至155元之间,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4.6%-29.4%。

自壳上市以来,业内一直负面。

其中,科控股公司是否对行业形成实质性垄断成为隐患。

尤其是年初重庆贝壳、链家将交易服务费上调至3%,更让市场担心其垄断地位控制行业价格。

首先,在数据方面,科控股公司以其对房地产的深厚知识为基础,构建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出了引起业界轰动的房地产词典。房产字典是房源信息的数据库,也是链家引以为豪的核心资产。

此外,依托“房产字典”底层基础数据,结合业主、客户、经纪人、平台深度连接产生的海量交互数据,科控股公司构建并升级了全生命周期的房产核验系统,分步进行动态实时核验,提升了买卖双方的房产搜索体验和交易效率。

要知道,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房产中介都在做小数据,而不是大数据。

其次,在流量方面,科控股公司目前占据了很多平台的所有搜索入口,也就是说科控股公司已经占据了所有在线用户。与竞争对手相比,科控股公司拥有:线上大数据和云计算,众多线下门店人脉(德佑+自营链家),线上线下高频互动。

线上抢流量,线下抢门店,内部抓管理,用技术赢得核心竞争力,这可能是科控股公司发展迅速,让对手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将线上线下的东西结合起来,凭借其强大的融资能力,他们在中介领域击败了所有的对手。

据了解,科控股公司分三个体系,平台本身靠向中介品牌收取平台费。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科控股有限公司共有52,868家门店和548,600家代理商..

用左晖的话说,“我们正在建造一个体育场,我们希望在这里踢越来越多的足球,每个人踢足球的规则也越来越好。我们的利益实际上符合市场的利益。一个公平公正的协议和规则,让壳平台利益最大化。”

“我希望未来这个平台上的品牌达到65,438+000个,有一个链家,其他99个。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游戏,受益最大的应该是游戏规则。如果行业的效率总是这么低,我们就永远没有成长的空间;我们的业务基础设施正在发生变化,要么对抗,要么共同前进。但该行业必须走出信用受损的囚徒困境,这是一个负面循环。每个人都受到损害,但我们没有感觉到。”

自推出以来,关于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的争议和质疑就从未停止过,该公司一度遭到同行的“围攻”。

科控股公司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平台,不同于连锁店的直销。科控股公司以* * *享受房产信息为号召,吸引中小房产中介、经纪人、经纪公司入驻,在看一看、成交等各方面获得回报,* * *分享同等收益。

创始人左晖曾表示,希望把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打造成一个平台,让包括链家在内的房产中介入驻,大家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然而,科控股公司的这种模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业界的质疑和反对。

同事认为,科控股公司原本属于链家系统。链家入驻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后,贝壳和链家将既是平台又是商家,同时也是游戏制作者和中介行业的参与者。

虽然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定位于互联网平台,但最终的交易仍依赖于链家等线下门店。

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谢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表示:“我们做线上线下平台,做裁判,做运动员,在商业道德和运营逻辑上,都是不可接受的。这个行业需要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

事实上,链家联合中介抵制开发商的同时,也在被行业抵制。2018,58集团牵头组建“反链”联盟;金华100家房产中介代表签署反壳联盟条约。

抵制科控股公司、链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行为。

这可能是贝壳被质疑垄断的原因。

什么是垄断?指只有一家公司(或卖家)交易产品或服务的行业。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在具体案件中,如果直接事实证据充分,只能依靠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行为持续时间长,损害效果明显。准确界定相关市场条件不足或者非常困难,可以在不界定相关市场的情况下,直接认定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实施了垄断行为。

真正的蓝色永远不会染色。科控股公司是否真的垄断了市场,取决于相关市场部门是否有一双“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