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和《北京市2017年级高中地理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提出2020年普通高中年级分级考试地理试题,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方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落实立德庶人根本任务。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实施学业水平分级考试的第一年,地理由文科综合考试向地理单科考试转变,实现了平稳过渡。试题紧密结合北京市地理教学实际,兼顾疫情期间学生网上学习的真实情况。试题难度设置科学,体现首都特色。试题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突出考查地理的思路和方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选拔和教育功能,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一、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关注国家发展,彰显立德庶人的价值取向。

考题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决策,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和悠久历史的结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1号选择题,以“一位同学创作了一幅我祖国的粮画”为背景素材,渗透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体现农业生产与艺术的融合,提升审美体验,激发爱国情怀。第五、六道选择题,以“中国初秋某地晴天时太阳辐射日变化”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将二十四节气与地理学习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6题选项涉及钓鱼岛,引导学生增强家国意识,培养家国情怀。选择题没有。11、12以银西高铁(银川-Xi安北)建设为依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脱贫攻坚战,树立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综合题19题以“2020年5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 -2022年)》为测试材料,从地理角度论述“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同等优势条件”和“园区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家乡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成就。

(二)走进生动的情境,考察地理核心素养。

试题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建构情境;深挖社会生活现象,形成情境;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不同的图形材料来呈现情况。利用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结合自身经历、社会生活和地理学习,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地理方面的核心素养。

如选择题第3、4题,以“某同学参与了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为情境,呈现该同学绘制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地图中化石最可能的位置,考察自己的地理实践。选择题没有。11以2020年6月银西高铁陕西段(银川-Xi安北)顺利贯通为情境,让学生分析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河流、地质灾害等特征,考察地域认知。14号选择题以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乌干达国庆日”为背景,让学生看地图推断乌干达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湿地面积等自然特征,考察区域认知。

16题以“一名中学生去了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情境,通过绘制统计图的练习,强化获取和解释地理图形信息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解释流域侵蚀与输沙量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地理练习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简述了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强调了“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

第17期综合题以“中国对孟加拉国产品的优惠进口政策”为背景,论述了当地农民采用“漂浮菜园”种植方式的自然原因,分析了吉大港北岸当地拆船业聚集区的主要情况,列举了拆船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该地区包括孟加拉国的不同地区。通过考察学生在不同尺度下的区域认知素养,分析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渗透人地和谐的理念。综合题第20题以一个奥地利村落从65438+1960年到2001年的发展故事为学习探索情境,设计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突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地和谐的理念。

(三)呈现丰富的形象,突出地理的思维方法。

全卷共有14组地理图像,图像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区域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手绘地图、手机信号定位图等。,充分体现了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地理图像为构建生动的地理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从不同角度提供地理信息,激发学生的体验,激活地理知识。突出地理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围绕图形信息的设计,有效考查学生整合图形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选择题第7题呈现的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36小时内的实际降水分布图。这张图像是学生熟悉的等值线分布图,但叠加了时间“36小时”、空间“中国东部沿海”等具体信息,需要学生在正确解读图像内容、理解图像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深刻理解沉淀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原理,另一方面。

综合题16从地理角度考查学生获取的信息,判断地形类型,从河流流向推断地形特征,总结流域主要地形特征。综合题第20题重点是奥地利的一个村庄,“附近森林线海拔约2070米”。信息来自景观图、温度曲线和降水直方图,以及森林植被的类型、大致的生长月份等。进行了讨论,并考察了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问题设计,注重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问题设计有较好的水平。一方面在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查上有很好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不同的学生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水平。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地理的性质,突出了地理的特点。问题与题目材料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问题情境,充分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问亲切平和,符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重点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相结合的考试思路,符合等级考试的考试要求。

如选择题10呈现了一个国家在1998和2018的主要社会经济数据表,从就业人口、城市化率、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等方面客观描述了区域发展和变化,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效提取和处理数据,客观分析区域发展现状,形成。这种对人文地理思维过程的考查新颖且不难,但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综合题第17题以热带风暴“安盘”登陆前的位置和中心气压示意图为基础,多角度提问,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考察学生对地质现象时空变化的分析和解释能力。综合题18以莱州湾及其周边地区地图为测试材料,多角度、多层次提问,推断莱州湾口宽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通过“二选一”的开放性问题,评价交通方式的优劣,考察学生运用因子分析、综合比较、区域相关等方法,阐述区域管理形象的变化趋势和过程。综合题第20题重点是“冻土层”,图文结合。要求比较两地冻土层的差异,并说明原因。先问结果,再问原因,考察学生时空整合的地理思维过程。

(五)依托教学改革,展示地理教育的魅力。

整卷材料丰富,生动活泼。试题从学生学习和了解地理环境的角度设计,体现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 *引导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真实反映自己对生活现象和课堂学习过程的体验。从自然规律到社会热点,从生活环境到国家发展,再到人地和谐,都与生活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感受自然之美、发展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体现了育人的独特魅力。

如选择题9和15,命题材料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自觉与所学地理知识建立联系,呼应了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突出了地理知识的趣味性,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展现了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问题9:利用中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手机信息号定位功能,展示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情况。面对昼夜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的情况,学生需要掌握“工作日”这一关键信息,在区域内找到昼夜差异的区域,运用城市功能区划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从地理角度思考现实问题的兴趣。题目15贴近全球能源危机的热点,提出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引导学生对比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生产和使用中的特点,辩证思考新材料生产和消费中可能仍然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从地理角度思考区域发展的独特价值,为提高学生对现实中复杂问题的思考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题19以宏达路两侧的泡桐花景观为素材,创设生活情境,探讨泡桐花景观的旅游资源价值和观赏方法。配合北京的课堂教学改革,贴近北京学生的生活兴趣点,将地理中所学的旅游相关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总之,今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家国情怀,突出德育价值取向;注重联系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创设真实情境,考察地理核心素养;呈现丰富多样的地理图像,引导学生获取图形信息,展示地理学的思维方法;创新设计开放性、多层次的问题,展示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二、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1)关注生产生活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

从整体上把握地理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审视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发挥地理的教育价值。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落实地理主体知识。

教学应关注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建构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解释和预测地理的发展演变规律。

(3)重视地理图像的教学,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及有效利用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简洁、全面地呈现各种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从要素、时空、区域的角度解读地理图像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水平。

(四)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探索情境化、问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地理实验再现或模拟地理过程,通过考察和调查分析地理图像的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将地理实践活动的素材运用到课堂中,或选择生活、生产、学术研究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围绕问题开展互动、启发式、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落地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评论员:

洪辰焦焱院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究所教研员

赵君丽研究员北京市东城区教师培训中心

古老师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