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解剖学是绘画创作的奴隶和源泉
萨拉在《艺术人体解剖学》中的观念:“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关于各部分的名称和对其功能的理解,更是对我们自己这个奇妙实体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的一种赞美。”(第9页)她呼吁的基本思想是,解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萨拉认为:“在当代艺术家的指导下,这一主题的创作将会像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一样与众不同,丰富多彩。艺术家们也在诠释一种视角和一种观点,用技巧、新技术和创新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用大胆而富有洞察力的双手做出人体,这种人体可能是为了让我们理解,有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在哀叹和惊讶人体必须死亡的两种情况下。”(第27页)萨拉推荐的这些人体解剖学作品向我们揭示了人体本身的非凡构造,也凸显了人体在当今西方艺术界的持久而卓越的地位。
将艺术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严格依靠人体结构的科学理论,善于运用人体结构的理论知识,才能深入真实地描述和建模,解决人体建模中的诸多问题。人体造型解剖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基础艺术教学的必须,而不是医学解剖。他们对人类生物特征的观察和探索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不同。因此,用艺术家的眼光去理解解剖,提高对绘画创作活动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不断锤炼学生绘画的艺术语言,提高艺术表现力,用艺术家的眼光去理解解剖,提高对艺术创作活动和教学实践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剖学就是通过对正常人体组织的分析,获得对人体造型结构、表情、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但不能包括绘画、雕塑、服装设计等人体造型的具体技法,更不能以不同的艺术走向代替人体造型的各种方法。学习解剖学知识必须与观察人体标本和练习造型艺术紧密结合。只有这样,知识才能逐渐转化为人体建模的潜在能力。这说明解剖是绘画创作的奴隶。
列宾在《俄罗斯素描解剖学教程》中明确指出:“人体是自然美最复杂、最完美的形式。学习人体造型可以使艺术家获得各种造型艺术创作中所需的专业知识。所有造型艺术大师的创作生涯都是从学习艺术解剖学开始的。艺术解剖学一直是画家必须掌握的学科,否则无法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所以艺术解剖学是每一个想要掌握绘画技巧的艺术家必备的知识。”
由于中国近代有了自己正规的美术学院,课程也开始注重传授人体结构知识。美术专业开设艺术解剖学必修课是非常必要的。
将人体造型的解剖结构运用到实际绘画中,不仅是为了基础知识,更是为了服务于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没有人体造型的基础知识和造型的训练,所谓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都是空中楼阁,这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实践。艺术离我们如此之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如此之远(艺术创作如此艰难)。就像很多人说艺术创作是一条孤独、艰辛的路,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人体解剖学在西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人体绘画作品。然而,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学发展缓慢。20世纪初,人体解剖学、透视学等西方科学绘画原理传入中国,给中国人物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分析人体解剖学在古今中外优秀人体绘画中的灵活运用,探讨人体解剖学对绘画的意义。研究人体结构的目的是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弄清结构关系中的基本规律,就像石涛在《寻遍奇峰画稿》中对自然山水的深入研究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一样。但对结构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基础的层面,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是要有升华的精神元素和创作感染力。
在艺术人物的造型中,无论是裸体的还是穿着的,造型艺术都要求在造型过程中或在作品形象的内涵中,必须根据需要表现人体客观的、内在的结构性视觉感受。结构的表现不应局限于作品的外在描述,而应是艺术家对其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使作品形成一种含蓄而不显的艺术魅力。可见解剖是绘画创作的源泉。
基于以上探索,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解剖是绘画创作的奴隶和源泉。